文化扶贫扶出幸福感
近年来,我市先后完善了全市县区、镇(街道)、村(社区)各类文化配套设施,乡镇、街道文化站覆盖率达到98%,各级公共电子阅览室覆盖率达60%以上,构建了覆盖城乡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体系——
文化扶贫关键是以文化人,扶志又扶智,拔掉穷根,激发贫困地区百姓的精神动力。
随着脱贫攻坚战工作的深入,文化扶贫也不断彰显力量,保障贫困地区群众享受文化事业发展成果,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将立德立志与产业发展结合,让扶贫工作扶出群众的幸福感。
完善硬件,为文化扶贫打好基础
眼下虽然不是农闲时节,但西夏区同阳新村的文化大院里还是很热闹,白天人们出去打工,晚上回来就在广场上跳跳广场舞,打打球,时不时还搞一场演出。村民高吉军是2013年搬来的,在彭阳老家的时候,他是个秦腔迷,没事的时候常和村民聚在一起唱一唱。“之前条件不好,我们几个今天去你家练,明天来我家练。现在广场、排练厅、舞台样样俱全,还有服装和设备,有时还被请去别的地方演出。”高吉军说,逢年过节参加一些演出,还能有一些收入。
这些变化得益于我市在推进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标准化建设上,给每个示范性农民文化大院2万元的资金补助。同时,每年对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项目给予5万元到10万元的扶持奖励。
近年来,我市在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将重心下移,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向基层倾斜,先后完善了全市县区、镇(街道)、村(社区)各类文化配套设施,乡镇、街道文化站覆盖率达到98%,各级公共电子阅览室覆盖率达60%以上。全市344个农家书屋中有277个已经升级改造成为卫星数字化农家书屋,构建了覆盖城乡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体系。
打通最后一公里,种下文化的种子
6年前,兴庆区掌政镇镇河村成立了自己的草根文艺团,经常自编自演为村民们带来精彩的文艺节目。几年里,文艺团从村里演到村外,名气也越来越大,如今每年参加全市的演出多达五六十场。演出多,草根文艺团的排练也不断,团员们经常忙完家里的活,就赶紧往排练厅赶。村党支部书记曹忠林说:“我们这个艺术团都是人才,所有的节目都是文艺骨干带着大家排的,我们还有专门的编剧,把村里的事改编成小品,大伙最爱看。”曹忠林说,草根文艺团成立至今已经创排80多个节目,舞蹈、演唱、快板、小品都有,大家越排越来劲,如今村里刮起一阵“文艺风”,除了唱唱跳跳的,设在商店里的农家书屋也经常有人光顾。
“扶贫先扶志,通过文化引领,把送文化和种文化结合起来,为贫困地区搭建文化活动平台,培养当地人才,就是要让贫困地区自身增强造血功能。”银川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刘涛说。
据了解,我市不断扶持基层乡镇自发组织民间文艺团队,促进当地文艺事业发展。此外,“情系乡村·文化扶贫”三下乡、美丽乡村文化大集、文化惠民“四送六进”等活动的开展,将演出、图书、培训、电影,及文化、科技、卫生、法治宣传教育送到百姓身边,营造出一个除陋习、树新风的良好氛围。去年我市各类文化惠民活动50场,开展非遗技艺培训班18场次,完善扶贫攻坚舞台剧《圆梦》创排,在全区完成巡演8场,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把扶贫工作渗透到群众生产生活中。
发展产业,让文化成为富民工程
“很多农村妇女没有工作,通过引入文化产业项目,带着大家培训学点手艺,不仅给家里增加了收益,妇女的腰杆也硬了,家庭更加和睦了。”兴庆区月牙湖乡滨河家园四村第一书记柳普君说,月牙湖乡在滨河家园四村开展了麻编、皮具等工艺品制作培训班,吸引了数百人参加,他们中有留守妇女、建档立卡户家庭、老人及残疾人。
去年,月牙湖乡滨河家园四村成立了月牙湖手工工坊,带着大家通过学手工技艺赚点收益。然而起初的路并不好走,村民做的串珠、刺绣等工艺品卖不掉,后来经过不断摸索,还是找到了赚钱的项目。“做得好的学员平均一个月能拿800元到1000元,一年下来的收入能为家庭减轻不少负担。”柳普君说。
发挥自身优势,发展订单产业,这套摸索出来的“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合作模式日渐成熟,加上网络电商销售渠道的开拓,增加合作社产业产值,吸引更多劳动力,形成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产业链。
“非遗+”助力精准扶贫
丁和平是家中第四代二毛皮制作技艺传人,也是二毛皮制作技艺项目国家级非遗传承人,2009年在西夏区兴泾镇经营起一家皮毛厂,最好的时候年产两万张毛皮,产值380多万元,利润100多万元,销售渠道包括展会和网络电商,产品销往北京、山东、广西等省市区。丁和平说,现在技艺传给了儿子和徒弟们,很多人都能够独当一面了。
把发展特色传统工艺产业作为专项扶贫的重点,以市场为平台充分发挥“手艺人”的原创作用,民间非遗技艺也可以成为农村群众致富的助推器。记者从银川市非遗保护中心了解到,近年来,我市通过毗邻城市推介交流、文博会等形式,扶持帮助一批非遗项目走向市场。目前我市贺兰砚雕刻、传统医药等非遗项目已经形成链条较为完整的非遗产业集群,出现了宁夏汤瓶八诊康复理疗国际连锁机构等一批代表性企业。
在大力发展特色非遗文化产业中,相继涌现出一批具有传统文化特色和现代创意的非遗产品。自2012年起,我市开始整合各类资源,利用非遗保护传承体系开展非遗培训,并将培训订单化,实现培训成果到实际效益的转化。截至去年,全市参与培训的非遗项目涵盖了剪纸、刺绣、编结、软陶、柳编、贺兰砚雕刻、麻编、景泰蓝金丝沙画、宁夏小曲等。据不完全统计,全市非遗传承人现已在近10个村镇培训移民妇女30多期,培训人数近千人,已有200多人实现了增收,人均月收入800元左右。
记者 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