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共谋发展 并肩同创未来
7月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政代表团在宁夏考察。在自治区党委书记李建华等自治区领导陪同下,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主席陈武率领的广西党政代表团在永宁县闽宁镇昌盛光伏扶贫农业科技大棚园区等地考察。记者 宋克强 摄
7月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政代表团在宁夏考察。在自治区主席刘慧等自治区领导陪同下,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主席陈武率领的广西党政代表团在吴忠市利通区古城镇古城社区等地考察。记者 宋克强 摄
宁夏,借助举办中阿博览会的契机,正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
广西,利用东盟博览会的这一平台,正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打造“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
盛夏七月,宁夏和广西,跨越山海之远,在美丽的塞上江南再次携手。
7月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主席陈武率领广西党政代表团来宁夏考察。
在自治区党委书记李建华、自治区主席刘慧,以及蔡国英、徐广国、李锐、王和山等自治区领导陪同下,广西党政代表团深入银川、吴忠等地,对我区扶贫开发、产业发展、民族团结、生态建设等工作进行考察,并就深化两地合作、共谋发展进行深入交流。
(一)
宁夏贺兰山东麓,得益于绝佳的自然生态条件,昔日无人问津的戈壁荒滩,成为中国葡萄酒的明星产区,也成为世界上优质葡萄酒的一匹“黑马”。
在德龙葡萄种植基地和酒庄,广西党政代表团成员详细了解葡萄种植和酿酒工艺等情况。
“种葡萄以前,这里的土地是什么用途?”在酿酒葡萄种植基地,看着挂满枝头的葡萄,彭清华问。
“以前都是戈壁荒滩,总规划10万亩,通过开发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还带动了当地移民群众的增收。”德龙酒业董事长陈德启回答。
了解到宁夏总规模达百万亩的葡萄长廊正在形成,贺兰山产区葡萄酒在国际上屡屡斩获大奖时,广西党政代表团成员非常看好宁夏酿酒葡萄产业的发展前景,并祝愿宁夏的紫色梦想早日成真。
同属西部省区、少数民族地区,宁夏和广西扶贫开发的任务都很重。近年来,我区对生活在宁南山区人居条件恶劣、不适宜生存发展的35万群众实施移民搬迁,目前这项工程已接近尾声。
闽宁镇原隆村是自治区“十二五”生态移民安置点之一,已建成移民安置房2000套,安置回、汉移民1万余人。彭清华、陈武和代表团成员来到原隆村民生服务大厅、老年饭桌和农户家中,了解移民群众生产生活情况。
走进移民群众邵东礼家中,农家小院干净清爽,屋内各种家用电器一应俱全。“从哪里搬过来?家庭收入怎么样?”彭清华亲切询问搬迁后的生活状况。
“我们是从离这里三百公里的隆德山里搬来的。现在在附近的光伏电厂打工,媳妇开了一个小卖部,一年家庭收入能有5、6万元。”邵东礼说。
“收入不错,快到小康了。”彭清华笑着说。
听到这个村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人均纯收入从搬迁前的2000多元钱增加至现在的近6000元,代表团成员表示将借鉴宁夏在生态移民开发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
位于闽宁镇原隆村的昌盛光伏扶贫农业科技大棚园区规划面积12000亩,大棚以农村合作社大户带动、家庭承包等模式,配套专业的农业经营公司,为农民在家门口提供就业、创业平台。目前,一期工程占地1245亩的30兆瓦光伏电站正在建设。
“企业从哪里来?”彭清华问。
“我们从山东青岛过来。目前主要以光伏农业科技大棚为载体,种植黑枸杞、绿植等,实现设施农业种植和发电两不误、双受益。”企业总经理周绍辉说。
当得知园区在特色农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方面已形成产业链时,彭清华感叹道:“将来这里的农业发展效益将超过光伏发电效益。”
(二)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规划总面积3484平方公里,是国家规划的大型煤炭基地、西电东送火电基地、煤化工产业基地和循环经济示范区,在开发建设中创造的多个第一引起了代表团的兴趣:第一个以煤为原料生产聚丙烯的大型煤化工项目、首个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空冷电站、首个年产400万吨煤炭间接液化项目……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有煤炭资源、水资源和交通优势,国家将宁夏宁东、内蒙古鄂尔多斯、陕西榆林为核心的能源化工‘金三角’纳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目前,宁东基地煤炭产能达7720万吨,煤化工产能达1357万吨,完成投资3110亿元。”在宁东能源化工基地规划展示馆,听到这些介绍,彭清华、陈武和代表团成员详细询问项目的技术、水资源利用、气体排放和煤制油项目运行成本等情况。
了解到宁夏通过水权转化为工业发展提供丰富的水资源、煤制油项目的环保标准完全可以达到新环保法标准时,彭清华、陈武叮嘱广西相关部门负责人,要充分学习借鉴宁东基地高起点规划、高起点建设的发展理念。
占地面积816公顷、总投资550亿元的神华宁煤集团4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项目是世界上最大的煤制油项目,仅铺设的管道总长就达2920公里。
站在高处望去,只见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酣建如潮。目前,土建工程已基本完成,钢结构、工艺管道铺设已进入安装阶段。项目建成后,将推动中国煤制油技术再上新台阶。彭清华不禁赞叹:“太壮观了!宁夏人口总量相对较小,一个大项目就可以带动经济较快发展。你们的发展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三)
宁夏和广西,同为少数民族自治区。
在吴忠市古城社区广场,回族姑娘敬上盖碗茶,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她们把美好的祝愿融入到一杯杯浓香的茶水中。
回族民间艺术家将一幅写有阿拉伯文“海纳百川”的字画赠给代表团。这“海纳百川”,正是远隔山海的两地人民开阔胸襟和开放包容的生动写照。
民族团结是宁夏的一张靓丽名片,社区是民族团结的根基。古城社区现有回、汉居民3938人,以壮大村集体经济为抓手,呈现出民族团结、宗教和顺、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代表团一行走进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都是这附近的吗?是回族还是汉族的?”彭清华问。
“大部分都是这个村子的,回汉都有。”社区负责人王艳回答。
在社区服务中心的兰花热心小组志愿服务工作室,了解到王兰花老人近十年的志愿服务,使“兰花开遍了利通区”时,彭清华说:“你的工作做得很好,我们要向你学习。”
社区二楼,民族大讲堂座无虚席。阿訇结合《古兰经》,向回族群众宣讲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代表团一行对这种寓教于日常生活的做法表示赞赏。
天下黄河富宁夏,黄河文化汇宁夏。广西代表团一行还来到青铜峡市,考察了宁夏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和沿黄城市带建设情况。
广西壮族自治区领导唐仁健、范晓莉、杨道喜、沈北海和党政代表团全体成员参加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