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跑道想问题

13.08.2015  11:57

  有经验的司机都知道,高速公路常会出现一些弯道,这往往是设计者有意为之。因为直道开久了,司机很容易精神松懈,易出现交通事故。

  我们上学考试时,老有那么几道题总让自己栽跟头;火车站进站口,有的入口前队伍排得很长,有的却没有多少人,就是由于很多人习惯于跟在人后;大学毕业,很多学生去考研,问问为啥考?有人竟说身边的同学都考了,自己就跟着考了,谈到将来却一脸茫然……这样的思维定势跟高速公路上的直道是一个道理,容易让人不动脑筋、缺乏独立思考。它往往会束缚思维,让人习惯于用旧有的、常规的模式去想当然地处理问题,有时难免就会误了事、坏了事。

  当然,这种思维方式有益无益,也要分情况来看。比如,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思维定势使人能够用已掌握的方法和经验迅速解决问题,提高效率。但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会妨碍人们另辟蹊径、打开脑洞。

  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瞬息变化的时代,停留在陈旧僵化的思维模式里面,只会让自己止步不前。尤其对于一个地区发展来说,要改革、要开放、要发展,唯有打破固有思维,跳出条条框框,敢想敢闯,有试错的勇气,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披荆斩棘,更进一步。

  打破思维定势,首先要认清形势。目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速由高速转向中高速,不少行业和企业面临新的挑战,调整、转型势在必行;对于很多地方政府来说,由于经济下行、土地财政受限、优惠政策取消等一系列变化,地方经济面临换个跑道拼发展的挑战。这些是挑战,但更是机遇。

  打破思维定势,要有敢为人先的精神。常言道“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面对机遇与挑战,谁率先发力,谁才能占得发展的先机。这就要求我们敢于冲破“条件论”束缚,讲条件而不唯条件;冲破“程序论”禁锢,讲程序但不唯程序;走出“是非论”重围,既明辨是非,又不畏首畏尾。以创新撬动转型,走出一条发展的新路。

  打破思维定势,需要用逆向、横向、多维度想问题。如今是一个高度开放的时代,国际与国内、此地与彼地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密切,我们要主动走出去请进来,多学习多交流多借鉴,不断更新观念,开拓思维,在逆向思考、横向比较、发散想象中实现新的发现与创造。

  换个跑道想问题,天地更宽广。

  有经验的司机都知道,高速公路常会出现一些弯道,这往往是设计者有意为之。因为直道开久了,司机很容易精神松懈,易出现交通事故。

  我们上学考试时,老有那么几道题总让自己栽跟头;火车站进站口,有的入口前队伍排得很长,有的却没有多少人,就是由于很多人习惯于跟在人后;大学毕业,很多学生去考研,问问为啥考?有人竟说身边的同学都考了,自己就跟着考了,谈到将来却一脸茫然……这样的思维定势跟高速公路上的直道是一个道理,容易让人不动脑筋、缺乏独立思考。它往往会束缚思维,让人习惯于用旧有的、常规的模式去想当然地处理问题,有时难免就会误了事、坏了事。

  当然,这种思维方式有益无益,也要分情况来看。比如,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思维定势使人能够用已掌握的方法和经验迅速解决问题,提高效率。但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会妨碍人们另辟蹊径、打开脑洞。

  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瞬息变化的时代,停留在陈旧僵化的思维模式里面,只会让自己止步不前。尤其对于一个地区发展来说,要改革、要开放、要发展,唯有打破固有思维,跳出条条框框,敢想敢闯,有试错的勇气,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披荆斩棘,更进一步。

  打破思维定势,首先要认清形势。目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速由高速转向中高速,不少行业和企业面临新的挑战,调整、转型势在必行;对于很多地方政府来说,由于经济下行、土地财政受限、优惠政策取消等一系列变化,地方经济面临换个跑道拼发展的挑战。这些是挑战,但更是机遇。

  打破思维定势,要有敢为人先的精神。常言道“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面对机遇与挑战,谁率先发力,谁才能占得发展的先机。这就要求我们敢于冲破“条件论”束缚,讲条件而不唯条件;冲破“程序论”禁锢,讲程序但不唯程序;走出“是非论”重围,既明辨是非,又不畏首畏尾。以创新撬动转型,走出一条发展的新路。

  打破思维定势,需要用逆向、横向、多维度想问题。如今是一个高度开放的时代,国际与国内、此地与彼地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密切,我们要主动走出去请进来,多学习多交流多借鉴,不断更新观念,开拓思维,在逆向思考、横向比较、发散想象中实现新的发现与创造。

  换个跑道想问题,天地更宽广。(孙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