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来的女儿舍不得放弃 张治应忧心娃啥时能上学

23.11.2015  10:40

  9年前的一个冬夜,银川环卫工人张治应捡到一位女婴。从此他的家里多了欢乐。女儿长大后却被发现患有脑瘫。这一次,张治应没有让可怜的女儿再次被抛弃。 

  如今,女儿户口已迁到银川,但残障学校每年有限的入学名额却总轮不到他们。眼看着自己快50岁了,女儿何时能上学,成了张治应最大的心病。 

  2006年11月的一天凌晨,张治应扫大街时看到路边有个纸箱,往里一瞅竟有个娃娃。40多岁的张治应和妻子一直没有孩子。天气寒冷,张治应赶紧把娃娃抱回自己的出租屋。 

  捡回来的娃娃是个女婴,大大的眼睛忽闪忽闪,“我们两个人的月收入加起来不到两千元,这又多了孩子更是雪上加霜。”张治应说。 

  孩子长到4个多月时经医生诊断患有脑瘫,要想治好最少需要30万元。 

  到底该继续收养,还是放弃?自己幼年的经历浮上脑海。张治应听父亲说,自己两岁时发烧吃错药奄奄一息。爷爷怕养不活将他扔了出去。但父亲又把他捡回来,狠心贷了款让儿子住院。张治应的命是保住了,但落下左眼没有视力的二级视力残疾。 

  相同的遭遇,让张治应对这个孩子心生怜悯。他很坚定:“只要我有口饭吃,就决不会放弃这个孩子。” 

  转眼9年过去,孩子长成可爱的小姑娘,张治应开始忧心忡忡:一旦自己离开人世,女儿如何生活下去? 

  张治应夫妇希望孩子能去学校读书。张治应的单位帮他联系了银川市特殊教育中心,打听到学校每年招收的名额有限,只面向本地户口的孩子,可女儿不是银川户口不能接收。 

  今年5月,丽景街派出所为张治应办理了户口准迁证,张治应一家的户口顺利办好。却又被告知学校招收名额已满,女儿想入学,看来还要等。 

  一想到自己都快50岁了,张治应不免有些担忧,女儿何时能顺利上学、读书后自立。

  记者  李鲲鹏

银川经开区转型升级促高质量发展
    抢抓“朝阳项目” 形成“二期现象” 新华网
银川让土地成为农民手中“活资产”
    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体系 积极推新华网
银川市总工会启动“冬送温暖”活动
    为正在严寒气温下作业的职工送上慰问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