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衅柴静是一种不自量力
沉寂了许久的前央视主持人、知名公众人物柴静,2月28日发布了个人视频作品《穹顶之下》。在这部长达103分钟55秒的视频作品中,柴静再次运用了她所擅长的新闻深度调查,也从感性和个人经历出发,并以“私人恩怨”来强势介入公共话题,吸引注意力,引起广泛共鸣也自然在情理之中。
视频上线之后,截止3月1日上午,仅腾讯视频播放就已经超过5000万。网友追捧、明星转发的同时,随之也引发了不小的质疑、挖苦和背后利益关系的阴谋论。但显然柴静这个从个人体验出发,进而展现雾霾之重和解决之道的个人作品,彰显更多的是积极正面的意义,以雾霾为代表的环境保护毕竟与你的日常生活每一天息息相关。
所谓事物反转,在我们这里往往呈现的不是真知、真相和真正的价值,而只是投机、负气和阴谋论。关于对柴静的诸多质疑,在我看来既不是对一件受关注事物的不足之处的寻找瑕疵行为,也不是关于“灰霾之重”迫不及待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而仅仅是一种人类身上基本可以等同于本能的“挑衅”行为。挑衅如果放在艺术创作上,那非常好,但以一己之愿去影响和干扰关乎无数人诸如健康、利益的大事,则是一种自不量力和不识时务。
从科学常识来说,柴静女儿患病与大气污染的关系并不明显,但这不是用来质疑《穹顶之下》的出发点和作为深度调查作品质量的素材。我们既要承认柴静的主持人、公众人物的身份,同时也无法抹掉她母亲和女性的视角。不管一个人的身份有多少个,他/她一定有个人之经历和常人之体验,从自己的“受难”进而发掘和展开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关注和问切,难道不是人类发展进步中一种常见的规律吗?
将“人”的局限和视角移除,这看似冷静理性,其实是对善意和常识的冒犯。《穹顶之下》的关注热度倒是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平时确实太愿意从感性和姿态的角度进入一桩事物了,这对合理审视问题和解决困境并无多少帮助,但这也并非柴静们的错误,而是我们作为网民这个集体,日常性缺乏理性导致的一种现状。柴静只是迎合了这个现状,目的是让自己的声音能够足够大,大到让那些平日里只知道看脑残电视剧、关注小鲜肉起居生活的网民,能够有一次注意力集中地听听更为紧迫的声音。
你可以说自己没有时间没有耐心看完这么一个超过一小时的视频作品,但不能冒然对一件本质上积极且关乎你自己每天心情和健康的事物报以仇视的态度;你也可以坦然地继续以一种不文明和不健康的态度,来犬儒地面对每一天的重度污染,但你不能对别人的积极和善意报以歇斯底里的抵抗;你甚至还可以对任何受关注的事物出于本能地挖苦,但不要想当然地让身边人都成为你自己那样的所谓的清醒理性者……
如果你没时间,那么我告诉你:《穹顶之下》简单来说讲的就是雾霾的严重程度,以及它正在以超出人类预期的速度和影响力在干扰你的生活,治理很困难,每个人、每个具有日常行为能力的人都身陷其中,你感受到了被影响,你就有一份责任;如果你仅仅是个人主义的坚持,那么应该闭嘴后默默做你自己,而不是自作聪明地宣布自己又得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真理,“看多了也烦”这是一种哪怕脑残也纯属个人的选择,但并非一个批评者的客观;如果是习惯性嘲笑,那么你也应该知道世界的多元性正是其魅力之一,允许跟自己不同价值观和节操的异类存在,也是我们可以继续保持嘲笑力量的源泉……
以雾霾为代表的环保问题,本质上是一个悲剧,悲剧的意思就是我们无法从根本上拿出一个完美的解决办法,只能是选择一个损失较少和可接受的路去走。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那些说《穹顶之下》只触及皮毛而不敢动其肌理的也是一叶障目,制度也不是万能的,因为就是有人持“不要环境要发展”的观点,你又怎样看待这种民意呢?
雾霾本身是个宏大而复杂的问题,至少透过《穹顶之下》,我们应该知道雾霾的产生不仅仅是单边的邪恶或者坏事,它是某个历史时期的难以规避的产物,如今我们到了治理它的时候,但治理之难也是显而易见,因为它同样牵扯到你的日常生活,其威力并不比雾霾本身对我们的影响力小。
从积极的角度来看,《穹顶之下》这部仅耗资百万的视频作品的正面意义正在彰显,哪怕是那些阴谋论的发散,以及对科学素养的质疑和关于视频新闻技术上的批评,那也是在烘托“环保”和“健康”这两个关键词。毕竟《穹顶之下》是一部作品,任何观看和关注了的人都有权利对之表达自己的观后感,you can you up这种气馁的说法并不是适合。等我们忘却了“柴静”以及“穹顶之下”之时,还能以积极的态度去审视和关心自己的环境和未来,那就是成熟的标志和《穹顶之下》本身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