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固有思维重新认识银川新常态
正如自治区党委常委、银川市委书记徐广国所言:“面对现在这样一个全新的时代、互联网时代、模式颠覆的时代,我们看待未来的着眼点和站位、观察力和思考力,决定当前和今后的发展。”的确,我们既要紧跟时代,用符合时代潮流的视角来审视银川市的发展,更要抛开固有思维,将银川作为一个具有独特性的经济领域来研讨,进而重新认识银川新常态。
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曾在他的专著《中国经济专题》中论述,无论是国家还是地区,发达者的比较优势并不符合后进者的要素禀赋结构,以及所决定的具体情况,银川正是如此。比如房价,由于要素禀赋的不同,银川的房价与北上广的房价,在经济周期上的表现完全不同,所以就要针对性地进行处理,以便达到最好的政策效果。
在我国进入新常态之后,北上广的新常态与银川的新常态也是截然不同的。以中东部为例,这里既有资本密集型的产业,也有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既有高耗能的产业,也有高科技环保产业,既有大企业为龙头的产业,也有中小企业集群的产业,而银川并非如此,就需要我们进行特别的研究。
由于处在全国大生产链条的最前端、消费链条的最末端,以资源输出为主,一旦整体经济出现波动,首先影响的就是银川的经济发展,银川的煤价和菜价就是最好的例子。但我们的区域布局,又不仅是面对全国的,还有以自身为核心的辐射区域。这种复杂性就需要我们建立一种方法,那就是寻找自身可实现的突破点,逐个击破,或小步或大步地实现赶超。
以电子商务为例,互联网的特性消除了地域上的空间差别,这有利于我们重新配置市场要素,促进生产率,降低成本,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高精尖领域的创新当中。与此同时,对阿贸易的政策红包,也可以让我们的地域文化优势发挥到最大,弥补参与国际贸易的短板,这也是我们的机会。
再以传统行业为例,传统行业之所以面临诸多挑战,就是因为生产效率出现了问题,这一问题不仅是在生产环节,更有研发环节、流通环节、人力资源环节、持有成本环节。每一个环节的问题虽然不同,但每当解决一个问题,传统产业就有成为新产业、新业态,焕发新生命的机会。
而银川的新常态中,不仅要提高生产效率,更要实现区域内的重新布局,甚至是重新创新。前者关于城市发展格局,后者则是主动提供新渠道、新平台、新模式。这些东西往往不是学习来的,而是通过学习来的方法实现问题的解决,这就要我们拥有主动解决问题的新思维,而不是熊瞎子掰玉米,尝试良多,却收获甚少。
说到底,抛开的固有思维,就是要有拿来主义,要主动适应银川本地的发展现状,参考发达地区的优秀经验,设计出一整套的方法方案,不断激发市场要素的“能动力”和“敢动力”,形成具有城市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应对新常态。
本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