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清明将至,全国多地以纪念抗战为主题的展馆即将迎来客流高峰。然而,一些展馆负责人却坦言,除了特殊节日或法定纪念日的“规定动作”外,平日里部分展馆时常陷入寂寞地“沉睡”。
“三多三少”让部分展馆陷入“沉睡”?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记者日前走访了全国10余所以抗战为主题的纪念馆发现,其中部分展馆平日里的生存现状令人堪忧。
由于平日里缺乏足够的“人气”,一些抗战纪念馆仿佛陷入了“沉睡”。如天津在日殉难烈士劳工纪念馆,远离市区几十公里,由于记者采访才“特地”开了门。该纪念馆负责人说,2006年修建至今,展馆每年的接待对象主要就是学者、学生或前来悼念的家属。一些当地居民甚至不知道该纪念馆的存在。
据了解,这些“沉睡”的纪念馆往往存在着“三多三少”的共性问题:文字图片多,身临其境少;教条背书多,情感讲述少;耻辱灾难多,民族抗争少。
还有部分受访民众认为,展馆设计陈列上的“千馆一面”,也是导致参观兴趣不高的重要原因——四四方方的大房子,外面通常是英雄群像雕塑,里面配得基本都是白墙黑字灰色图片……
对此,相关管理人员坦言,由于抗战纪念馆的主题重大,设计陈列往往抱着“谨慎不出错”的原则,这导致不少展馆的风格雷同度较高。
避免“千馆一面”,优秀展馆有何“真经”?
位于四川成都的建川博物馆,每一张图片的解说,似乎都充满着人情味:“那些孩子和妇女活下来了吗?那些战俘士兵看到胜利的曙光了吗?”该馆馆长樊建川表示,建川博物馆每个展馆都由名家设计,风格不一而足;陈列突破常规,讲究“情境式浸润”。
海外学者为何对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的评价很高?该馆馆长金成民对此表示:“因为我们所陈列的是侵华日军罪行的铁证,且证据链完整,遗址、史料、实物相互印证,让人不得不服。”
国外二战主题展馆的成功之道,也值得关注。
北京市政府专家顾问金磊表示,海外有不少展馆的设计心思很巧妙,内容里的人文关怀,往往直击心灵。如柏林犹太人博物馆,长而曲折的建筑外观犹如一道闪电,许多细长的开口,既是博物馆的窗户,又如被刮破躯体的伤口;再如美国大屠杀纪念馆,参观者会领取一张特殊的“身份证”。
“以色列犹太大屠杀纪念馆,有一个阴暗的地下展区。穿过长廊,拾阶而上,与之贯穿的是一片充满光明和温暖的休闲阅读区,可以看到许多年轻人在那里交流学习。这种从黑暗到光明的穿越体验,胜过千言万语。”辽宁省九一八战争研究会会长王建学说,纪念馆不仅只是陈列橱窗里的实物或模型,更是陈述一段物态化的历史。
整合资源打造精品,政府与民间应互动合作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纪念馆是历史与现实的重要桥梁。多位受访的展馆负责人提到,整合资源、不断创新,是抗战主题纪念馆能够充满生命力和吸引力的关键。
王建学指出,有些纪念馆缺乏基本的历史常识,陈列设计不够丰富和人性化,这些都可能导致将来的继续“沉睡”。“与其‘跑马圈地’建场馆,不如考虑怎样因地制宜,利用现有资源把纪念活动搞得更有特色。”
不少专家还认为,要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来办抗战纪念馆,允许社会资本参与,以官民合作的形式,推动纪念馆形式内容的多样化,历史文化输出的国际化。
王应有说,“沉睡”的纪念馆不少都是因为太过依赖政府财政造成的,应逐步放开民间资本参与地方纪念馆建设,依靠市场规律,形成差异性优势。(据新华社杭州4月1日新媒体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