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互联网+”特色产业 扶贫专题调研组来原州区开展调研
为加大“互联网+”特色产业扶贫力度,了解国家重点扶贫县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存在困难和问题,总结“互联网+”特色产业扶贫成效与经验,有针对性地研究提出在决胜扶贫攻坚中推进“互联网+”特色产业扶贫的思路和政策建议,农业部组成21个专题调研组奔赴全国21个省、自治区的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区,开展“互联网+”特色产业扶贫专题调研工作,原州区被农业部确定为这次全国“互联网+”特色产业扶贫专题调研重点县(区)。
2017年9月23日下午,由农业部信息信息中心研究与规划处处长韩福军、博士尹国伟、北京奥科美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总裁眭保华、产业顾问郭枫、自治区农牧厅信息中心主任冯前、副主任张亿一、宁夏中信恒达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技术员申立等7人组成的农业部“互联网+”特色产业扶贫专题调研组对我区进行了为期半天的调研,区委常委、政府常务副区长刘世贤、农牧局局长马志强及相关工作人员组成的原州区调研组全程配合调研。
在利民村富民良种肉牛繁育示范园区,园区负责人对园区按照“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依托肉牛养殖特色产业,应用信息化、物联网、现代农场管理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发挥益农信息服务社服务功能,开展“互联网+”草畜产业扶贫,做大做强肉牛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生态移民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总体情况进行了介绍。随后,园区技术人员为调研组现场进行了园区肉牛养殖物联网全程监测硬件设备运行和肉牛活动、发情、疾病、饲养监测及养殖基础数据采集、预警、分析与传输信息化、数字化管理系统应用演示。调研组对利民村富民良种肉牛繁育示范园区实施物联网项目,应用信息化管理技术,提高养殖效率和园区管理水平,带动移民发展肉牛养殖增加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开展“互联网+”草畜产业扶贫所取得的成效与作法给予充分肯定。
在宁夏荟峰农副产品公司,负责人通过PPT向调研组汇报了开展“互联网+”牧草产业扶贫模式、取得的成效以及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等基本情况。随后,调研组观摩了荟峰公司电商基地、苜蓿种子生产线、苜蓿颗粒生产线、青贮饲料包衣生产线、宠物饲料展区、牧草生产加工机械设备以及苜蓿草制种切叶蜂放养设备、苜蓿草品种试验示范田。调研组对荟峰公司不等不靠,主动出击,能够依托当地特色优势牧草产业,开展产学研技术合作,一、二、三、草畜产业融合发展、聚集“专业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客户群”、“淘宝电商网店”、“义田农场管理软件”等“互联网+”要素,开创性地开展“互联网+”牧草产业扶贫,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固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蔬菜核心区),北京奥科美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总裁眭保华向调研组展示了由原州区人民政府与北京奥科美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原州区农业大数据政府监管服务与分析平台”运行情况,并对全区45个 “互联网+” 冷凉蔬菜、马铃薯、草畜、杂粮、中药材等特色产业扶贫示范点硬件及“义田农场”、“义田买手”等农场管理软件进行了现场演示讲解。随后,调研组又对姚磨、闫堡万亩冷凉蔬菜基地、河东3千亩供港菜心基地进行了观摩。调研组对我区“互联网+”特色产业扶贫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总体评价是:原州区三个国家重点扶贫县“互联网+”特色产业扶贫典型案例很有代表性,工作到位,调研工作进行的很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