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黄299.1米 旱塬崛起生态绿洲

06.09.2015  22:43

  将黄河水上扬299.1米,宁夏6.64万平方公里的版图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翻开一张19年前的宁夏地图,中部干旱带上大片了无生机的灰色扑面而来,格外抢眼。但近年来卫星遥感图像的连续探测发现,同样的纬度和坐标,已被大片的绿色覆盖。

  这片荒原上崛起的绿洲便是红寺堡移民开发区,是将黄河水上扬299.1米后引起的山川巨变,是对宁夏版图深度“微调”的杰作。

  19年来,这道发端于黄河的水脉,改写了亘古荒原的命运,所到之处滋润出近百万亩绿洲膏腴之地,惠泽40余万回汉各族群众,它便是兴建于中部干旱带的千古亘原,生长于“脱贫致富”的万众心头,最终成就了全国最大县级移民集中安置区红寺堡的典范工程——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

  (一)

  宁夏,有水赛江南,无水泪亦干。

  西海固地区便是后者的注脚。

  由于极度缺水,国家多轮扶贫后的1993年,西海固地区贫困人口仍然占到当地总人口的64%以上。

  脱贫西海固,成为自治区历届党委、政府及扶贫部门最挂心的事。

  1994年7月,宁夏根据《国家八七扶贫计划》制订了《宁夏双百扶贫攻坚计划》,提出到2000年末,力争解决西海固地区100个贫困乡镇的1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宁夏独辟蹊径,将目光聚焦黄河,提出兴建扬水工程,“微调”水资源布局,开辟新灌区,通过易地搬迁安置实现山川互济,让群众脱贫致富。

  这一富有创造性的想法很快得到了国家的支持。

  当年9月,全国政协副主席、水利专家钱正英专程带队赴宁考察,与自治区领导就从根本上解决西海固群众贫困问题进行了座谈,提出建设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用6年左右时间,计划投入30亿元资金,开发200万亩水浇地,解决100万人口的贫困问题的构想,即“1236”工程。

  1995年的全国两会,一个编号为2027的《关于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建设扶贫扬黄灌区作为大柳树第一期工程的建议案》,引起了全国政协委员的高度关注。随后,自治区党委、政府向党中央、国务院报送了《关于将扶贫扬黄新灌区列为国家“九五”重点项目的请示报告》。党中央、国务院4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并于1995年12月正式批准立项,作为重点工程列入国家“九五”计划。这也成为当年全国政协参政议政的成功范例。

  工程分两期实施,其中水利骨干工程由水源工程、红寺堡扬水工程、固海扩灌扬水工程组成。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一期工程总投资36.69亿元,在红寺堡灌区和固海扩灌灌区实施,开发灌溉面积80万亩,搬迁安置移民40万人,涉及中卫、吴忠、固原三市的9个县(区)。

  1998年3月,建设者们按照“边建设、边开发、边发挥效益”的工作思路,在寸草不生的中部干旱带上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建设之旅。

  (二)

  299.1米,黄河水的扬水高度。经过4级泵站扬水,引到红寺堡灌区的黄河水已经高出黄河水面近300米!

  为将黄河水送到这一高度,建设者们修建主泵站18座、支泵站21座、干渠275公里、支干渠233公里、支渠702公里、各类建筑物1.15万座,新建和扩建变电所37座,架设输电线路417公里……

  点多、面广、线长,加上途经之处皆是荒漠山丘地带,项目建设之难全国鲜见。

  1998年的中宁县恩和乡红崖村,还基本上是个与世隔绝的小山村,除了村头那棵有些年月的老树,满眼望去皆是尘土之色。老乡记得,那一年的寒冬,村里突然来了一支几十人的队伍,名字叫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建设指挥部,他们中间不仅有搞勘测的专家和开渠架线的技术员,还有省级领导和厅级干部。

  指挥部在山坳里架起了红崖村有史以来第一顶帐篷。随后,数千人的建设队伍陆续开进红崖村,修公路、架电线、修渠道、建泵站……红崖村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当时的红崖村,走着走着就没路了,常在山里转向,半夜都摸不回营地。”时任工程建设处处长、现任自治区扶贫办巡视员的郭建繁回忆说,为了保证工期和质量,建设者们吃住在工地,多数人一住就是四五十天,无法与亲人通电话,无法洗澡换干净衣服。

  而最让建设者们闹心的是四处乱窜、无孔不入的沙尘。饼子从布包里拿出来,没吃几口就开始硌牙;晚上钻进帐篷里,一掀被子能抖落一层沙土,早上起床时,眼睫毛上覆着沙……

  “以往历时1年半工期才能建成的扬水泵站,扶贫扬黄工程只用了6个多月就完成了,创造了宁夏扬水泵站建设史上的奇迹。红寺堡灌区实现了当年开工建设、当年搬迁移民、当年上水灌溉,有8个村当年就用上了黄河水。”郭建繁说,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创下了多项自治区及国家纪录:

  固海扩灌东线灌区,扬水高度达470多米,在全国扬水灌区中位居第三;利用科威特政府贷款搞建设,为引进外资提供了成功经验,科威特阿拉伯基金会的专家认为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是科威特政府贷款在发展中国家进行的所有农业开发项目中最好的一个;在宁夏水利工程建设中首推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承包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捧回了全国水利工程行业优质工程的最高殊荣——大禹奖。

  (三)

  有水的地方,日子就有奔头。

  “吃水要到沟里肩挑驴驮。走的是羊肠小道,雨雪天,跌入沟里的牲畜多得很,取回来的水,苦得很。

  “种地吃饭,得看老天的‘脸色’。

  田彦平提起移民前为水所困的生活,感慨不断。

  1998年,怀揣致富梦想的田彦平携家带口从海原县搬迁到红寺堡大河乡龙泉村。然而,初见龙泉村,田彦平便一屁股坐在地下半天没能站起来。

  “俩眼张望着连坨鸟粪都寻不到,完全是个被‘黑山老妖’攥在手里的荒凉世界。

  后来,路通了,水来了,灯亮了,地里的庄稼苗儿壮了……10年之间,田彦平的心劲儿被日新月异的龙泉村渐渐充盈起来。

  “乡里组织俺们外出学习农业新技术。回村后,俺种了10栋拱棚甜瓜,年收入6万多元,激动得几晚上没睡着觉。

  “收完瓜,复种蔬菜,一亩地种两茬,美得很。

  ……

  田彦平有说不完的美和乐。

  如今的龙泉村,总人口3800人,耕地面积近万亩,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500元,家家有运输车和农用机械,房屋已经翻建至“第四代”。

  从不毛之地到物丰人旺,龙泉村见证和浓缩了红寺堡移民开发区的历史巨变。

  1999年至2009年的10年间,红寺堡移民开发区贫困人口比重由1999年的100%下降到2009年的19%;贫困面由2002年的80%下降到2012年的25%。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8年的不足500元增加到2013年的5305元,增长了10倍之多,葡萄、慈善产业异军突起,名扬全国。

  有了水的滋养,红寺堡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也快速“红润”了起来。目前,红寺堡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67万亩,草原围栏封育8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1.8%,城镇绿化率达到40%,风蚀沙化得到全面遏制,实现了人进沙退、荒漠变绿洲的历史性转变。

  气象资料显示,当地平均风速由10年前的4.07m/s降低到3.95m/s,相对湿度由50.8%提高到54.3%,就地起沙大风日由31天减少为28天,蒸发量由2050mm降为2015.8mm。

  扶贫扬黄工程的建设,不仅在物质上开启了40万山区群众的新生活,更在头脑中掀起了一场变革:

  红寺堡将每年财政收入的75%以上投入民生事业,葡萄小镇、美丽村庄建设快速推进,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通公交、通自来水、通电视、通宽带;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高考成绩多年居吴忠市前列;与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建立对口帮扶关系,敬老院、菊花台残疾人照料中心等一批民生工程相继建成,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移民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问题有效缓解……随着各类公共设施的不断丰富和完善,移民实现了“脑袋”和“口袋”的同步富裕。(记者 高 菲 马晓芳)

 

  来源: 宁夏日报

宁夏:让职业技能培训惠及更多“三类”帮扶家庭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记者 谢建雯)记者近日从新华网
既要“面子新”又要“里子实” 大武口老旧小区改造暖民心
  “改造后,小区的路平了、灯亮了,家里暖和了,我们的心也暖和了。”近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永欣园小区9号楼居民孙群告诉记者。2021年,大武口区投资1.新华网
5年支出672亿元年均增长5.7% 中卫市“小财政”托起大民生
  近日,家住中卫市沙坡头区世纪花园小区的戚璐圆说,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