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亚洲命运共同体的金字招牌
因水结缘的澜湄合作,正在汇聚共同发展的涓涓细流,为建设亚洲命运共同体不断注入新活力
3月10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中国秘书处”成立仪式在北京举行。澜湄合作取得的这一新进展,距离3月8日外长记者会上,中国宣布“提升澜湄合作的水平,加快完成45个已经确定的早期收获项目,启动澜湄合作专项基金项目申报”仅隔两日。
“天天有进展,月月有成果”,接二连三传来的喜讯,正应了2016年12月澜湄机制第二届外长会后人们对于澜湄合作的形容。自2016年3月澜湄合作机制诞生以来,不到一年时间里,六国已建立起领导人会议、外长会议、高官会等一整套工作机制和平台。已经确定的45个早期收获项目中,过半数已经完成或正在实施。5个优先领域联合工作组的筹建有序推进。澜湄合作的融资支持机制全面铺开,一些重大项目已经落地。在如此短时间内取得一系列进展,根本原因在于澜湄合作适应了六国加强互利合作的迫切愿望与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时代潮流。
推进澜湄合作是落实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建设亚洲命运共同体倡议的具体实践,也是为促进次区域发展与繁荣提出的中国方案。中国同湄公河五国山水相连,是天然的合作伙伴和紧密的友好邻邦。与此同时,中国同湄公河五国都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利益紧密交融,合作基础扎实。创建澜湄合作机制可谓水到渠成,进一步激发各国内在发展潜力,也为亚洲发展注入新活力。“澜湄合作标志着澜沧江—湄公河是一条造福沿河六国的幸福之河、合作之河。”老挝总理通邢曾如此形容。
患难见真情。2015年底,一场突如其来的旱灾见证了澜湄合作的有效性与务实性。受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等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各国接连遭受不同程度旱灾。2016年3月起,中国克服自身困难,经上游科学调剂后通过景洪水电站为下游实施应急调水,帮助友邻抗击旱灾。这一行动既润泽了邻国旱区,更润泽了近邻心灵。在越南政府副总理兼外交部长范平明看来,补水之举可以说是澜湄合作机制的美好开端。他说,中国补水帮助湄公河流域国家抗灾,是澜湄合作必要性的有力体现,更是“同饮一江水”的生动诠释。
澜湄合作重在加强互联互通和产能合作。当前,中国已同多个湄公河国家签署或正在商谈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愿加强同各国的发展战略对接。昆曼公路贯通,中老铁路奠基,中泰铁路启动,中国同湄公河国家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中国投资建设的越南龙江工业园、老挝赛色塔工业开发区、泰国罗勇工业园、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等已成为澜湄跨境经济合作的示范项目。
澜湄合作也是中国同东盟整体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澜湄合作提出的政治安全、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社会人文三大重点合作领域,全面对接东盟共同体建设三大支柱,与东盟共同体建设的努力方向完全一致,将为中国与东盟合作增添新内涵。澜湄合作同东盟共同体建设的对接,也体现了中国助力东盟一体化进程、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的坚定立场。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澜湄合作走廊,建设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使澜湄合作成为亚洲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一块金字招牌。”令人惊叹的“澜湄速度”与“澜湄效率”,见证了澜湄合作各方共同的决心、诚心与恒心。因水结缘的澜湄合作,正在汇聚共同发展的涓涓细流,为建设亚洲命运共同体不断注入新活力。(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