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周活动

07.04.2015  16:47

为提升我区中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4月6日至17日教育厅组织开展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周活动。班主任是学校工作系统的中枢,学校的各项决策需要靠班主任落实执行,班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需要班主任处理解决,班主任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对于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及时发现和化解学生的心理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周期间,重点加强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训,为此,教育厅精选了两节班主任用运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方法设计的主题班会课,分四场在全区进行现场观摩、交流,参会的人员主要是普通高中和初中分管德育的副校长和班主任教师,预计参加培训的班主任将达到1200人。

相关链接:

我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措施及成果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开展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区各地各校按照国家有关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认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落实课程安排,加大师资培训力度 。由于编制限制,目前我区大多数学校无法配备专职教师,大部分中小学只能安排兼职教师。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水平,我区将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技能的培训纳入教育培训计划,每年聘请全国知名的专家来我区授课。为切实提高心理健康健康教育的研究能力,我区成立了以宁夏大学、自治区教研室、各市县教研室、部分学校心理健康教师、校长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对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研究和指导,为进一步提升我区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奠定了基础。为确保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性、规范性,我区组织编印了《成长教育》,并将其纳入地方课程,各学校每两周安排一节心理辅导课,做到了心理健康知识进课堂。

二是开展系列活动,大力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为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精神,进一步促进我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2005年,我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明确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实施原则及途径,为各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指导性意见。2013年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通知》,对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出的具体要求。为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我厅从2005年起,将每年4月的第二周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周,每年10月为心理健康教育月,通过专题讲座、个别咨询、心理剧表演、发放传单等系列活动向广大中小学生及学生家长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及心理问题调适方法。目前,此项活动已开展了10年,受到广大中小学生及学生家长的欢迎。今年起我们根据教育部的统一安排开展了心理健康特色学校的创建工作,根据计划将创建一批自治区级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并从中推荐部分学校参与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创建。通过心理健康特色学校的创建工作进一步推进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提升。

三是建立学校、家庭与社会“三位一体”的整体教育网络问题 。家长学校是学校与家长沟通的一种重要形式,承担着家校之间信息沟通、培训家长的重要任务。目前,全区90%以上的学校成立了家长学校,通过开展培训、专家讲座、家长会等形式,一方面使学校的信息及时传达给家长,同时,教给家长一些教育方法和技巧,使家长能够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实施家庭教育,提高了家庭教育的科学性。为营造全社会关心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充分利用各种方式,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达到了学校、家庭与社会共同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目的。

     

教育厅基教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