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农垦春耕生产打“节水”牌
“压减水稻面积2万至3万亩,压减玉米面积1万至2万亩……”面对今年我区农业生产严重缺水的现实,宁夏农垦充分发挥农业生产“国家队”主力担当作用,从结构调整、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等方面入手主打“节水”牌。连日来,随着连湖、暖泉、巴浪湖等各农业分公司春播生产的展开,处处能看到农业生产中的“节水身影”。
“今年农场水稻种植面积缩小了,原来许多准备种水稻的地,如今调整种麦子或其他作物了。”3月2日,在暖泉农业分公司的地里,正在播小麦种子的农场职工告诉记者。当天,在贺兰山实业有限公司,记者见到同样的情况,该公司今年将开展3000亩面积的顶凌播种牧草,取代以往的麦子。“过去我们种苜蓿都是麦后复种,但小麦收益并不好,苜蓿也得在8月份麦子收割后才能种上,第二年才能收。去年我们开展顶凌播种1000亩苜蓿试验成功,春季播上,当年每亩可收800公斤的牧草。赶上今年用水紧张,我们准备春播时种上3000亩的苜蓿,虽然少种一茬小麦,但苜蓿当年就能收,算下来,效益还是比小麦好!”宁夏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农业发展部经理陈洪仓向记者介绍,公司想尽一切办法压减水稻、玉米面积,扩大牧草和油葵种植面积,以应对缺水的情况。”
据了解,为节水,宁夏农垦今年积极在调整产业结构上下功夫,去年35万亩玉米今年将压减1万亩至2万亩,去年16万亩的水稻面积今年将力争压减到14万亩,今年牧草留床面积将在去年3万亩的基础上再新增8000亩,油葵力争增加到3万亩。
结合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宁夏农垦还打出组合拳:通过水利工程措施,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3万亩,“我们测算过,过去灌1亩的水,现在可以灌1.5亩至2亩地!”同时配之以耙磨保墒、中耕保墒等农艺措施,力争最大限度地实现节水增效。
由于宁夏农垦目前已实现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预计到3月5日春播生产可全面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