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阳县以民族团结促产业富民
近年来,彭阳县农牧局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扎实开展民族团结创建,全力做好“产业”文章,为全县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供基础保障。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筑牢思想基石。组织上,成立了以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民族团结工作,设立创建办公室,安排专职人员,落实具体工作,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专人负责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宣传上,建立海子塬设施蔬菜田头学校,广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蔬菜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和民族宗教人士农业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结合“3.15”消费者权益人、“世界粮食日”及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宣传活动;利用各种学习机会,精心组织开展民族宗教政策讲座,使各族干部群众充分了解民族宗教常识和党的民族政策。培育上,大力选用民族干部担任机关、站所管理人员,积极选派民族干部参加国家和区市县各类培训,全面加强民族干部培养,目前农牧系统回族干部中有市人大代表1名、县政协委员3名、站所负责人2名。
二是创新工作机制,助推脱贫攻坚。围绕民族团结创建,紧盯脱贫销号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帮扶不放松,制定产业扶贫规划,明确帮扶任务及目标。落实局领导包抓民族乡镇、站所负责人包抓民族贫困村、工作人员包抓民族贫困户的“三级包抓”责任制,建立健全了周检查、旬通报、月小结的督查机制,倒逼责任落实,确保帮扶责任到位、措施落实到位。草畜产业。按照“家家种草、户户养畜”的种养结合发展模式,大力实施“3·20”、“5·30”养殖发展计划,全县发展标准养殖户1.5万户,打造万头肉牛养殖民族示范乡镇2个、千头肉牛养殖民族示范村4个。蔬菜产业。以红茹河流域为重点,坚持做靓“彭阳辣椒”品牌,推进蔬菜产业升级换代和提质增效。累计建成红河、新集万亩设施蔬菜生产基地2个,海子塬、沟口等千亩以上示范园区16个,培育友联、精英等永久性蔬菜基地10个,创建白河、海子塬、韩堡国家设施蔬菜标准园3个。林下经济。依托林业生态资源,大力发展以龙头企业为引领的生态鸡(朝那鸡、月子鸡)产业,年养殖生态鸡100万只以上;完善“企业+农户”的订单生产方式,年种植万寿菊(红花)2.3万亩以上,发展黄芪、板蓝根等道地中药材5万亩以上,带动各族贫困群众依托产业脱贫致富。
三是实施惠农项目,增强创建后劲。多年来,民族村镇产业发展始终作为农业工作重点,优先安排、优先实施,先后大力开展少数民族农民实用技术培训、阳光沐浴工程建设、养殖暖棚推广应用、标准化蔬菜生产、农机综合化服务、动物疫病统防联控等项目。2015-2017年,免费培训少数民族群众831场次2.763万人次,安装太阳能热水器7100台、补贴资金787.5万元,建设养殖暖棚5620栋、补助3372万元,建设蔬菜标准化生产冷暖棚1350栋、补助1080万,兑付农机购置补贴871.18万元、961台(套)。
彭阳县农牧局将一如既往把民族团结与业务工作融为一体,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农业产业经济带动下绽放更加灿烂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