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方鼎的志愿路

12.12.2014  09:33

  今年32岁的张方鼎有一句口头禅:“山里娃就像马铃薯,与众不同的地方被埋了起来,只要挖掘,潜力大得很。”

  2005年大学毕业后,张方鼎在银川一直从事英语教学工作。2008年,看到家乡很多农村孩子得不到很好的英语教育,他决定辞去工作,以支教志愿者的身份回到老家西吉县新营乡腰巴庄村,走上了长达7年的公益之路。

  7年来,先后有2600多个山区中小学生在张方鼎创立的明达学塾上课。起初只有他和爱人授课,直到2010年团队召集到4名志愿者后,捉襟见肘的情况才有所缓解。

  2009年,西吉县红耀乡的胡金斌来学塾补习。他从不和同学说话,成天闷闷不乐,冷得像冰。在张方鼎一次次嘘寒问暖之后,“冰”融化了。原来,高考失利、家庭贫困、成绩停滞不前一直是压在胡金斌心上的石头。

  张方鼎一有空就找胡金斌练口语,和他聊天。复读了一年高中后,胡金斌重上考场。成绩远比预料得低。他躲起来不见张方鼎。

  几天后,胡金斌回到宿舍。床上放着一张标注“我辈岂是蓬蒿人”英语翻译的明信片,落款是“teacher张”。

  被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校录取后,胡金斌愈发勤奋。今年6月,张方鼎收到胡金斌寄来的“留校聘书”复印件,背面用英语写道:“感恩有你,润物无声”。

  说到感恩,张方鼎也有许多想用一辈子报答的人。

  若不是宁夏大学回族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宗奇牵线,张方鼎就无法联系到澳门巴迪基金会。没有项目支持,明达学塾也办不起来。

  成都彩虹村乐助会每年给张方鼎15个资助名额。2012年,张方鼎走访发现,西吉玉桥乡的樊璐双亲去世,面临辍学,但此时名额已满。乐助会不但决定帮助樊璐,还多给了宁夏4个名额。

  妻子马丽放弃了银川一家翻译公司的优厚待遇,随张方鼎返乡支教。怀孕时她常挺着肚子讲课,孩子即将出世,张方鼎却在几百里之外,忙着走访贫困生。

  “2012年感动宁夏人物”颁奖晚会后的第16天,女儿降生,张方鼎翻了一周词典,也没找到满意的名字。一天,他不经意间看到自己与团队其他志愿者的合影,脑子里冒出一个“慈”字,便给女儿起名叫张天慈。(记者 朱立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