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仕儒:89岁老党员忆峥嵘岁月

22.08.2015  09:28

  张仕儒讲述往事。记者白茹摄

  48年前,年仅16岁的张曼丽被下放到湖北五七干校接受劳动改造,苦不堪言的她看到身边不时有人调离,就给曾担任甘肃省平凉市人民法院副院长的父亲写了封“求救信”,希望将她调走。信寄出后一直杳无音讯,很快,张曼丽又寄出第二封:“您是人大代表,认识不少领导,调动对您来说就是一句话的事……”记不得前后写了多少封信,在五七干校的4年里,张曼丽从未收到父亲的回信。“对我如此,对其他姊妹也是一样,从上学到找工作,全凭自己努力。”

  8月15日上午,记者在银川市金凤区见到了张曼丽口中的严父——张仕儒。

  1926年,张仕儒出生于甘肃合水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抗战开始时,我只有11岁。一天,有支部队来到村里,在农户家住了下来,他们并未说明行军目的,只记得部队武器精良,留下的子弹壳被我们烧着玩,还爆炸了。部队走后,才得知这是一支国民党部队,准备去参加抗战。”张仕儒说。

  后来,中共陕甘宁省委派工作团来到合水,在全县掀起了支援抗战的高潮。“共产党的工作团每天都宣传抗日战争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还同农民一起搞生产、兴建学校。”张仕儒告诉记者,正是得益于学校的成立,农村识字的人愈来愈多,小学毕业的他也有了份稳定工作,成为一名教师。

  1945年,日本投降,八年抗战取得胜利,张仕儒被选派到延安大学司法班参加培训。“延安的那段经历是我‘成人’的标志。以前没见过大世面,到这后才彻底了解了抗战的艰辛和不易,对共产党更是敬佩。”这一年,张仕儒如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从延安回来后,陪伴张仕儒大半生的司法工作就此开启。

  “抗战成果来之不易,若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就要守住公正的底线,决不能徇私枉法。”多年来,张仕儒始终保持着一个共产党员清正廉洁的作风。

  “一次有人想办事,给父亲送了一件样式新潮、质感松软的围巾,让人爱不释手。”张曼丽回忆说,当她提议将围巾留下时,却遭到父亲的严厉斥责,最终,礼物被退回。“这样的作风一直延续到今天,除了生活账,爸爸还有一本‘人情账’,如果有亲朋好友带着鸡蛋、牛奶之类的生活用品来看他,他会一一记下来,等过些日子,将这些人聚在一起,以请吃饭作为回馈。他从不请保姆也极少用专车,在我们看来,父亲的‘怪’习惯多得数不清!”张曼丽笑着说。

  “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我们不能忘记历史,更要牢记国耻。”采访结束时,张仕儒说,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时刻不能忘记身上肩负的责任。(记者 姜璐)

40多年来,习近平始终对这件事很上心!
  【学习小组按】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宁夏新闻网
习主席体验过的兵工科技
   央视网消息 :5月16日,宁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