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一80后小伙7年资助多名贫困生上学
闫冬看孩子的来信。记者 肖梦琪 摄
闫冬,宁夏送变电工程公司一名普通员工。凡是认识他的人,都说他名叫闫冬,却是“严冬”里的一抹暖阳,都佩服这位“80后”青年多年如一日坚持走“爱心之路”。在过去的7年多时间里,他默默为宁夏偏远山区的孩子捐款捐物,如今,他的爱心捐款捐物达9万余元。这些钱对于工薪阶层来说不是个小数目,但他从不计较,看见谁有困难,总会慷慨解囊。
2008年,闫冬无意从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说是宁夏南部贫困山区一个13岁女孩学习很好,但因家庭贫困,实在交不起仅几十元的学费便辍学了。看完这则消息,闫冬十分震惊,交不起学费就意味着孩子将失去接受教育的机会。于是,他毅然决定资助这个孩子,开始了他的“爱心之旅”。经过多方努力,他联系上这个女孩,对她伸出了援助之手。后来,他又先后联系到8名贫困学生,并对他们进行长期资助,在他的帮助下,一名孩子去年顺利考入大学,并第一时间加入志愿者队伍,去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
在闫冬家里有一个小方盒子,里面满满地装着捐助孩子的资料、孩子给他的书信和他们的成绩单、照片。让他记忆深刻的是,在自己2011年举行结婚典礼的那天,3位受资助学生一起发来了一份8页长的来信,里面用真诚的文字表达了对他的祝福,并用彩笔画了一副爱心漫画。“这都是我最珍贵的礼物。”闫冬说,无论何时看到这些,都能让自己高兴好久。
除了资助困难学生,闫冬每年还与银川清河社区的孤寡老人结对互助,为他们送米面油、打扫卫生,还经常和老人们拉家常。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为了让更多人参与公益事业,帮助困难学子和孤寡老人,闫冬还发动周围的亲戚朋友组建了爱心团队,现在,他们共资助了31名贫困学生,大家的爱心如一缕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孩子们的梦想。“我要继续做下去,让更多的孩子上得起学。”闫冬说,这就是他一直以来的愿望。
记者 肖梦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