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新疆阿瓦提县塔木托拉克乡群众发起民族团结倡议。资料图片
9月28日至29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资料图片
【 编者按】 世界大势如云卷云舒,热点问题若潮起潮落。2014年已近岁尾,理论周刊对今年国内国际民族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了粗略的盘点。以下的盘点不一定准确、全面,但确实是值得人们关注的。这里面有些问题不一定直接表现为民族问题,但这些问题的内核里面却包含着民族或宗教问题因素,且常常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问题交织在一起,要想厘清它们的清晰边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因为民族问题有相当的复杂性和敏感性,故要准确把握和研判,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一、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实现民族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4月23日至24日,2014年全国民族经济工作暨民族地区经济形势分析会议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举行。会议总结交流2013年民族地区经济运行和民族经济工作情况,研究部署2014年民族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经济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民族工作重在平时、抓好平常,民族团结重在交心、以心换心”的理念,认真履行职责,切实抓好促发展的各项工作,力争以优异的工作成绩为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开好局、起好步,实现民族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评析 :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符合我国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也是保障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物质保证,同时还有利于推进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治疆新思路——认真贯彻执行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
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于5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这个总目标,以推进新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引领,以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为基础,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习近平总书记表示,要筑起铜墙铁壁、构建天罗地网打击暴恐,要坚定不移地推动新疆更好、更快发展,同时发展要落实到改善民生上、落实到惠及当地上、落实到增进团结上。要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力度,重点向农牧区、边境地区、特困人群倾斜,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扶贫扶到家。对南疆发展,要从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实行特殊政策,打破常规,特事特办。同时,要坚持就业第一,增强就业能力,引导各族群众有序进城就业、就地就近就业、返乡自主创业。要坚持教育优先,培养优秀人才,全面提高入学率,让适龄的孩子们学习在学校、生活在学校、成长在学校。要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教育,国家的教育经费要多往新疆投。
评析 :时隔4年,中央再次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充分体现了中央对新疆工作的高度重视。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深刻分析了新疆发展稳定面临的形势,明确了新疆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提出了新疆工作的思路和重点,进一步丰富升华了中国共产党的治疆方略,是新疆的又一历史性机遇,必将为新疆推进跨越式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有力保障,必将为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新疆注入强大动力,必将坚定新疆各族人民群众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信心和决心。
自古以来新疆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今天的天山南北,生活着47个民族2260多万群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所强调的,新疆的问题最长远的还是民族团结问题,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做好新形势下的新疆民族工作,必须筑牢民族团结这一各民族发展进步的基石。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民族团结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头顶同一片天空,脚踏同一方土地,各族干部群众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
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指出:“对口援疆是国家战略,必须长期坚持,把对口援疆工作打造成加强民族团结的工程。”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第一次把对口援疆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实践证明,对口援疆工作的成绩是巨大的,70%以上的援助资金用于民生工程建设,城乡住房、学校医院、公共基础设施等一大批援疆工程项目,切实解决受援地老百姓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指出:“对南疆发展,要从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实行特殊政策,打破常规,特事特办。”这意味着中央已对南疆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并将解决好南疆问题提升到了国家层面的高度。近年来,南疆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十分显著的提高,但南疆依然是新疆在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进程中矛盾最多、问题最多、困难最多的地区。其中表现比较突出的,一是稳定问题,二是民族问题,三是发展问题,四是民生问题,五是宗教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些问题多是多种因素催化、多种矛盾积累、多种问题交织的结果,而且在各地显现的形式和程度上又各不相同。中央治疆方略的“引领”定位,强调新疆不能游离全面深化改革,致力于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根本出路在于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疆在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破解各种难题困扰方面,需要强化包括打击暴恐、维护稳定在内的工作创新,把体制机制改革、提高能力摆到突出位置。中央治疆方略的“基础”定位,强调了在新疆处理好发展与稳定关系的重要性,要求发展必须惠及民生、惠及当地、惠及群众,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和精神实质。中央治疆方略的“重点”定位,抓住了当前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重点问题,强调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去宗教极端化的紧迫性,明确了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是新疆最为重要的群众工作。“三个坚持”既表明中央一如既往支持新疆工作的决心,又明确规定了治理新疆的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习近平总书记形象贴切的比喻,令人深思。从以往的历史和当今的现实来看,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新疆各族人民能够过上今天幸福的日子,并团结一致奔向未来,靠的是长期的共同生活带来的相互了解,是平等基础上生成的彼此尊重,是理解之中拥有的包容心态,是高尚情操怀有的愉悦欣赏,是进步路上的学习促进,是艰难困苦中的无私帮助。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也有不足和缺点。取长补短、相互借鉴,是人类取得进步和实现发展的必经之路。特别是在全球化的当今时代,任何民族的封闭、落后、保守,必将限制其自身的发展和进步。而包容、开拓、创新,给民族带来的将是开放、文明和幸福,因此绝不能抱残守缺,孤芳自赏,井底观天。新疆各民族一定要按照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要求,把包容、交融、交往作为新疆各民族的永恒精神去加以追求,努力实现相互欣赏、相互借鉴、相互包容,从而实现创新型和包容型发展。
三、凝神聚气成合力——让民族团结之花开遍天山南北
2014年5月,是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第32个民族团结月。5月6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电视电话会议的形式,召开主题为“民族团结,从我做起”的第32个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动员会,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新疆重要讲话精神,对新形势下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进行动员部署。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在会上作了关于“1.兄弟齐心,其利断金;2.团结最有力;3.以维护民族团结为最大光荣,以破坏民族团结为最大耻辱;4.让各族青少年从小玩在一起学在一起成长在一起;5.文化是维系各民族团结和谐的强大精神纽带;6.团结各族人民同‘三股势力’作坚决斗争;7.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是新疆最大的群众工作;8.让民族团结意识深入每个社会细胞,让民族团结之花开遍天山南北”为内容的重要讲话,他强调,要秉承“民族团结,从我做起”的行动理念,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形成人人珍惜民族团结,全社会维护民族团结的生动景象,让民族团结一家亲像阳光一样照耀在各民族群众心中。
新疆各单位、各企业都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种宣传民族团结教育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各族群众全面、充分、准确地了解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团结,保证国家和社会的安定团结局面。
评析 :民族团结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时坚持的基本原则。民族团结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从未褪色。北魏孝文帝的改革率先为少数民族打开了向汉族学习的大门。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历时18年,详细了解西域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政治、经济等,为汉朝反击匈奴创造了有利条件,加强了中原与西域的相互了解与来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所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充分保障了少数民族同胞的权利,生活在新疆的47个民族像一家人一样相亲相爱。社会稳定、各民族团结、国富民强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共同心愿,也是每一个新疆人应有的一份责任。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就要坚持反对分裂、维护稳定,就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措施得力、方法得当。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把维护民族团结、反分裂斗争摆在维护稳定工作的首位,深入贯彻中央关于新疆反分裂斗争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认识新疆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在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自觉在思想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进一步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祖国观,理直气壮地揭批“分裂分子”集团大肆歪曲历史事实、企图搞乱人们思想、模糊人们视线的险恶用心;要高举爱国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实际行动捍卫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捍卫社会主义制度、捍卫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进一步加深对宗教的本质和“分裂分子”集团利用宗教分裂祖国图谋的认识,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正确判断和处理宗教问题,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同时,要继续加强正面宣传教育,更加广泛深入地揭露“分裂分子”集团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的真实面目,要大张旗鼓地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加大正面舆论引导力度,积极营造安定团结、遵守法律、和谐向上的良好舆论氛围。总之,我们一定要让民族团结之花开遍在天山南北。
四、切毒瘤驱魔怪——坚决反对“三股势力”,保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人民幸福
2014年国内发生了几起极其残忍的暴恐事件。
2月14日,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发生一起袭警案件。犯罪嫌疑人驾驶车辆,携带爆燃装置,手持砍刀,袭击公安巡逻车辆,致2名群众和2名民警受伤,5辆执勤车损毁。
3月1日,在云南省昆明市昆明火车站发生了以阿不都热依木·库尔班为首的分裂势力一手策划组织的严重暴力恐怖事件,致31人死亡,141受伤。
4月30日,成都至乌鲁木齐K453次列车到达乌鲁木齐火车南站时,在旅客出站口发生一起爆炸事件。暴徒在乌鲁木齐火车南站出站口接人处持刀砍杀群众,造成3人死亡、79人受伤。国际社会对此次暴力恐怖事件予以强烈谴责。
5月22日,两辆无牌汽车在新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公园北街一早市冲撞群众,此后两辆车发生爆炸起火。共造成31人死亡,90余人受伤。
评析 :在今年发生的一系列严重暴力恐怖犯罪案件中,暴徒滥杀无辜、手段凶残,可谓丧心病狂、令人发指。恐怖分子惨绝人寰的暴行让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瞬间失去,严重危害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充分暴露了他们反社会、反人类的狰狞面目。涉疆暴恐案件的发生,值得我们反思——为什么暴徒会如此的灭绝人性,千方百计挑起事端、制造动乱?笔者认为其原因如下:
新疆居住有很多民族,其中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大部分人在这里安居乐业,但有极少数的极端分子,诬称汉族群众侵占了他们的领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积极推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给予少数民族群众各种优惠政策,使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和发展。但是,少数极端主义分子不仅不思感恩,反而在西方反华势力的鼓动和支持下,变本加厉地制造事端。由于新疆地处中国地域的边陲,受气候地势等原因的限制,新疆经济发展水平低,群众受教育的程度不够,容易受煽动蛊惑。
值得注意的是,暴力恐怖事件的发生,既有国内的原因,也有国际大背景的因素。在大国博弈时代,大国内部的民族纷争,也往往成为被对手紧紧扼制其咽喉的杀手锏。因为新疆地域和民族成分的特殊性,从冷战结束以来,新疆分离主义势力便被利用,成为西方主要大国分化中国的一张牌。新疆的分离主义势力日益暴力化,并与国际恐怖主义结合。随着世界政治版图的变更以及价值观念的迁移,以政治制度为考量的外交理念和规则,虽然仍存在于大国关系之间,但这种大国博弈方式和规则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弱化,随之而来的是核心价值观逐渐发展为大国博弈的新支点。西方敌对势力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把恐怖祸水引向中国,利用境内外三股极端势力在中国制造事端。至今,西方政要还不时会见达赖、热比娅等分裂势力头目。
人民的生命至高无上,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党和政府的神圣使命。我们与暴力恐怖主义的斗争既不是民族问题,也不是宗教问题,而是一场捍卫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的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绝对没有任何调和的余地。暴力恐怖犯罪漠视基本人权,践踏人类道义,手段残忍,危害极大,是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敌人。我们要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旗帜鲜明地反对“三股势力”。
我们之所以要旗帜鲜明地反对“三股势力”,是因为他们具有反人类、反社会、反文明、反宗教的反动本质。
任何人都无权非法剥夺他人的生命,这是全人类的基本共识。他们肆意残害无辜群众的生命,这不是反人类又是什么?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基本条件。他们不仅不以自己的努力去维护社会秩序,反而以自己的凶残去践踏社会秩序,这不是反社会又是什么?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这是全世界各种文明能被称为文明的基本前提,他们却以杀戮无辜者为荣,这不是反文明又是什么?劝人向善,是全世界各种宗教之所以能成为宗教的本质特征,他们却以取人性命、破坏社会秩序为能事,其行径与魔鬼无异,这不是反宗教又是什么?对这些反人类、反社会、反文明、反宗教的邪恶势力,我们应该旗帜鲜明地予以坚决反对!
我们之所以要旗帜鲜明地反对“三股势力”,是因为“三股势力”是中国各民族共同的敌人。
我们之所以要旗帜鲜明地反对“三股势力”,因为这是我们爱祖国、爱民族、爱家乡、爱亲人、爱自己的具体体现。
作为一个公民,天经地义应该爱自己的国家;作为一个成员,天经地义应该爱自己的民族;作为一个新疆人,天经地义应该爱自己的家乡。可是,“三股势力”干的是分裂祖国、抹黑民族、破坏家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罪恶勾当,我们难道不应该反对吗?
我们尤其要明白的是,反对“三股势力”,是对自己的亲人、朋友最大的爱,也是对自己最大的爱。如果暴力恐怖事件真的不幸在某一个地方发生,那么,不管你是哪个民族,你的亲人、朋友和你自己,都有可能成为暴恐分子砍杀的对象。如果你对“三股势力”的本质认识不清晰,致使自己的亲人、朋友或你自己糊涂地沾染上“三股势力”的活动,结果必然会毫无价值地成为低级炮灰,这无异于你亲手对亲人、朋友和自己造成伤害!这样的结果是我们谁也不愿意看到的。既然如此,我们对“三股势力”就要旗帜鲜明地坚决反对!
总之,对“三股势力”在态度上的任何暧昧和动摇,就等于丧失了人作为人的正常感情,背弃了公民的基本义务,亵渎了教民的核心信仰,违背了党员的起码党性。因此,不管我们属于哪一个民族,不管我们信仰什么宗教,不管我们是普通群众还是党员干部,我们对“三股势力”都必须旗帜鲜明地予以坚决反对!
五、坚持制度自信与政策自信——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于9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分析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深刻阐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民族工作的大政方针。李克强就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了讲话。俞正声在会议结束时作总结讲话。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准确把握新形势下民族问题、民族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坚定信心决心,提高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会议对1496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进行了表彰,习近平等为受表彰的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代表颁奖。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宣读了《国务院关于表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的决定》。会上,广东省、云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家发改委负责同志作大会交流发言。
评析 :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会议强调坚持把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会议指出,一些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难度较大,必须实现跨越式发展。特别是在涉及到我国长期所主张的民族理论和所施行的民族政策的成效时,会议强调:“新中国成立65年来,党的民族理论和方针政策是正确的,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是正确的,我国民族关系总体是和谐的,我国民族工作做的是成功的。”会议强调要进一步做好民族工作,对既往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进行了充分的肯定,这是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长期从事民族工作的同志们倍感欣慰的,更是对那些质疑和诟病我国现行民族政策者们的有力回击!
这次会议的精神和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牢牢把握民族发展规律;(二)切实立足中国国情;(三)因族因地制宜加快实现跨越式发展;(四)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动摇;(五)既要反对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六)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六、“香气四溢的鲜花,自有蜜蜂飞来”——中国西藏发展论坛圆满闭幕并发布《拉萨共识》
8月13日,2014·中国西藏发展论坛完成了既定的各项议程,中外专家学者政要围绕着共同关心的西藏发展的机遇与选择,开展讨论、表达看法、达成《拉萨共识》,论坛圆满闭幕。在闭幕式上,瑞士洛桑大学研究员奥托·考波和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云分别介绍了分组讨论的探讨情况。随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洛桑·灵智多杰在大会上宣读了《拉萨共识》,中外嘉宾从各个层面针对西藏发展问题达成共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崔玉英在闭幕式上致辞。她说,这次论坛达到了增进了解、消除盲点、深化友谊、达成共识的目的,把大家对西藏的认识提升到了新高度。崔玉英总结,此次论坛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和收获:一是首次成功在西藏举办以西藏发展为主题的大型综合性国际会议,这是正确认识西藏的新起点。二是积极评价西藏的发展与进步,对当前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和积极评价,认为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西藏自治区的各族人民在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中享有了更多的平等。三是高度评价中国中央政府和西藏自治区政府推动西藏发展的各项举措。四是积极为西藏未来的发展建言献策。论坛形成的意见和建议涵盖基础设施建设、传统文化保护、藏医药、生态建设、旅游业发展、对外交流等很多领域。五是有力揭露了达赖集团制造的种种不实之词。很多嘉宾认为,西方某些媒体提及西藏的时候,大部分时候是带着对中国那种惯常的偏见,这种偏见有碍分析者传达一个全面的、相对客观的西藏形象。
评析 :发生在这片雪域高原的沧桑巨变,一直承受着有意无意的曲解或误解,这就需要让更多人了解真实的西藏。汇聚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百位嘉宾的“2014·中国西藏发展论坛”,达成了内容丰富、成果丰硕的《拉萨共识》。赞赏新西藏在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文化保护、生态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赞叹雪域高原走上一条不可逆转的现代文明发展进步之路,是与会中外嘉宾的共同心声。“2014·中国西藏发展论坛”和《拉萨共识》,是社会主义新西藏进一步发展开放的有力见证。这次论坛是首次在西藏举办的以西藏发展为主题的大型综合性国际会议。论坛从2007年首次在奥地利维也纳开幕,到意大利的罗马,再到希腊的雅典,直到走进中国,来到拉萨,由小变大、声誉日隆。来自世界各地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各界代表人士“零距离”感受雪域高原的巨大变化,面对面体验西藏各族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心、活力和成就,这本身就是“世界日益认识西藏、西藏正在走向世界”的真实写照。尽管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西藏已经基本赶上了世界发展潮流,成功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但由于特殊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发生在这片雪域高原上的沧桑巨变却一直承受着有意无意的曲解或误解。民主改革前,对百万农奴来说,充满苦难的黑暗历史,被一些人想象建构成美妙的“香格里拉神话”。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符合现代文明进步潮流的科学发展,却常被危言耸听地描述成“破坏环境”、“文化毁灭”。因此,新西藏既要加速科学发展的进程,更需加快对外开放的脚步,让更多人了解真实的西藏。这次“中国西藏发展论坛”,架起了一座对外开放的重要桥梁,让中外嘉宾真切感受到,西藏人民在享受到现代文明的同时,也依然充分享受这块人间净土上的蓝天白云、神山圣湖以及纯净的水和空气。这也表明,西藏对外开放的步伐在进一步加快,对外开放合作水平在进一步提升。“中国西藏发展论坛”首次走进高原,中外嘉宾形成《拉萨共识》,再次证明了一个道理:西藏的发展开放进程与祖国的发展开放进程息息相关,西藏各族人民始终与伟大祖国命运相连、休戚与共。祖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不但大大加强了对西藏的支持帮助力度,全面改善了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条件,拓宽了西藏“走出去、请进来”的通道和平台,也吸引了世界上更多人关注西藏的发展,赞赏西藏的发展,乃至愿为新西藏的发展献计献策。相信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拉萨共识》作为一个新起点,必将开启西藏更加精彩的新里程。
藏族有句格言:“只要是香气四溢的鲜花,自然会有成群的蜜蜂飞来。”中外嘉宾在《拉萨共识》中提出:期望定期在西藏举办中国西藏发展论坛。这是一种期待,更是一种信心、一大趋势,预示着一个发展开放的西藏,明天会更加美好,一个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的新西藏,正日益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