厅党组书记、厅长杨玉经在2015年全区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全区住房城乡建设工作报告
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 厅长 杨玉经
(2015年2月1日)
新形势催生新思路,新变化孕育新希望。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关键时期,今天,我们在此召开2015年全区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按照新常态下全国全区确立的新目标、明确的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对住房城乡建设工作进行会诊把脉、盘点布局,力求以新思维、新状态、新作风,奋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实现住房城乡建设事业新发展。按照会议安排,现就住房城乡建设工作报告如下:
过去的一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自治区人大、政协关心支持下,在雪山副主席的直接推动下,在区直部门和各市县区的大力支持下,全区住房城乡建设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形势下,奋力改革,提质转型,全力实施“六大工程”,推动住房城乡建设事业迈出新的重大步伐。 一是 规划顶层设计迈出新步伐。宁夏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条例颁布实施,全区城镇体系、村庄布局、大银川都市区、清水河城镇产业带等一系列配套规划完成初审,规划引领作用不断加强。 二是 新型城镇化迈出新步伐。出台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意见,实施“一主三副、两轴两带”重点项目439个,完成投资555亿元,全区城镇化率达到53.6%,增长1.6个百分点,增速位列全国第三。固原市申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 三是 城镇管理迈出新步伐。“以克论净”深度保洁、垃圾焚烧发电等运营管理模式得到住建部充分肯定,在全国交流经验。智慧城市、数字化城管提质扩面,城镇管理更加精细化、智能化、人性化、法制化。 四是 住房保障迈出新步伐。改造棚户区9.3万户、农村危窑危房4.7万户、老旧住宅小区352个1001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64.5亿元,住有所居水平明显提高。 五是 美丽乡村建设迈出新步伐。统筹推进规划引领、农房改造、收入倍增、基础配套、环境整治、生态建设、服务提升、文明创建,建设美丽小城镇34个、美丽村庄103个,完成投资33.9亿元,城乡一体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 六是 房地产业迈出新步伐。出台“宁九条” 房地产调控政策,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654.8亿元,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20.5%,实现税收60.5亿元。 七是 建筑业发展迈出新步伐。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25.2亿元,实现增加值370.3亿元,占全区GDP的12%,为稳增长作出积极贡献。 八是 绿色建筑迈出新步伐。转变建造方式,实施绿色建筑110.6万平方米,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453万平方米,得到住房城乡建设部通报表扬。 九是 改革创新迈出新步伐。协调制定节约集约用地、户籍制度改革等意见,开展“三规合一”试点,延伸配备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员,搭建棚户区改造融资平台贷款202.5亿元,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轨运行。 十是 作风建设迈出新步伐。以“大干150天、拉动投资促发展”为载体的“转作风、抓发展”活动成效显著,教育实践活动整改工作全面落实,行业作风大为改观,全区行风评议位列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第三。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住房城乡建设部和自治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关心支持的结果,是自治区有关部门、各市县区、社会各界人士积极配合的结果,是全区住建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团结协作、合力攻坚的结果,在此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
成绩值得肯定,问题不容忽视,形势必须看清。虽然住房城乡建设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但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比如,规划质量不高、执行不力的问题,城乡基础设施薄弱、建设特色不鲜明的问题,城镇管理方式粗放、工程质量安全案件多发的问题,城镇公用设施运行效率不高、市场化融资建设运营渠道不宽的问题。特别是房地产业潜在库存加大,建筑业发展增幅不断收窄,建设项目投资明显下降,进一步增加了工作难度和发展风险。当前,国家在新常态下进一步明确了支持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突出解决新型城镇化“三个1亿人”问题等一系列大政方针,对我区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自治区从投资拉动型经济的现实状况出发,明确了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等主要目标任务,对全面落实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一步扩大投资、拉动内需寄予厚望,对住房城乡建设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新常态从“新”到“常”,是一个经济转型转轨,新旧问题并存、新老矛盾交织的过程,需要把握好发展的协同性、平衡点。我们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全局观念,自觉适应新常态、认识新常态、把握新常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主动调向合拍、调焦对位,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运营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城乡规划对优化空间布局、规范发展秩序的调控作用,城乡建设对拉动投资、稳定增长的促进作用,城乡管理对美化生活环境、提高设施运行效率效益的综合作用,努力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
关于2015年的具体工作,要点已印发大家,我们总的思路是不换频道、只作微调,继续深入实施“六大工程”,强化“五项保障”,努力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掌握方法才能落实想法。实践中,重点要从六个方面适应新常态,加快住房城乡建设转型升级。
一、适应新常态经济增长换档调速的要求,着力加大宏观调控引导力度,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增速适度回落是经济新常态的基本特征。近年来,房地产业因需求变迁、区域分割、城市发展、企业分化等因素影响,虽然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仍没有变。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作为行业主管部门,要在其位、谋其政,善于谋划,敢于说话,深入分析、准确把握房地产市场,着力加大引导调控力度,努力保持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态势。 一是深化政策调控。 去年,适应全区现状,我们制定了调控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宁九条”,对房地产业平稳发展产生了一定积极影响。今年,我们要立足长远发展和宏观经济大局,以稳定市场为目标,算好城镇化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对住房刚性需求、部分城市居民对住房改善需求的“大账”,摸清底数,拧紧入口,因地施策,总体调控房地产开发总量,深入落实金融支持消费、土地放量控制、回购商品房用于保障性住房安置等政策,“控增量、化存量”,确保房地产业在合理区间健康运行。要有效落实公积金支持住房消费优惠政策,抓住国家修改公积金管理条例这个机遇,积极探索建立全区统一的住房公积金管理运行服务体系,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是强化风险研判。 对于我区而言,商品房库存较大、部分企业实力不强等问题客观存在,市场发展存有一定风险。我们必须要主动应对这些新情况、新变化,强化风险意识,进一步完善评估监测体系,实行动态跟踪,及时真实掌握房地产市场发展状况,科学开展运行监测分析,定期发布分析报告,合理引导投资消费预期,有效规避房地产市场运行风险。 三是推动转型发展。 对于相对饱和的传统房地产市场,经营业态走向多元化是必然趋势,我们必须要主动作为,适应趋向,着力转变发展模式,做好“加减乘除”四篇文章:加就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减就是减少存量商品房,乘就是要发挥好项目乘数和倍数效应,除就是做大房地产功能拓展和服务延伸分子、做小投资偏大项目偏多追求利润偏快分母,积极鼓励引导旅游地产、文化地产、养老地产等组合开发,推动房地产企业由单一产权向多元产权转变,大力培育房屋租赁、物业服务等新主体、新业务,规范房屋中介等经纪机构管理,进一步完善和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发展效益。
二、适应新常态科技创新驱动的要求,着力推动建造方式转变,加快建筑产业现代化。新常态经济是创新驱动的经济。建筑业是创造生产设施的行业,对国民经济贡献大,对就业吸纳能力强,对先进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就目前来看,我区建筑业无论是规模结构、主体实力,还是装备工艺、设施水平都相对比较落后,特别是产业化、现代化水平较低,必须要找准转型升级的着力点,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驱动,加快发展步伐。 一是完善规范标准体系。 标准引领方向,科学先进的标准是建筑业转型发展的根本保障。我们要立足长远发展,加快研究制定适合宁夏发展实际的建造技术标准,重点推进建筑产业化、绿色建筑等现代技术标准,以及养老设施等地方建设标准编制工作,推行人工费和工程计价定额动态管理等制度,通过编制建立规范的标准体系来占得先机、适应趋势,引领建筑产业科学转型发展。 二是加快转变建造方式。 建造方式决定建筑的质量效益,影响企业的竞争潜力。我们要积极推广运用现代建造技术,着力推动建筑设计标准化、构件成品化、施工机械化、管理信息化,加大远大可建、VST等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和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开展以政府投资工程为主导的建筑产业化项目试点示范,促进传统建筑业向现代建筑业转型升级。要大力支持从策划、融资、设计、施工到生产一体化的总承包企业发展,特别是要鼓励建筑企业“走出去”,拓展区外境外市场,壮大实力,增强竞争力。 三是大力发展绿色建筑。 绿色低碳、节能环保是建筑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我们必须要大力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建立发布《宁夏绿色建材推广目录》,加大绿色建材、绿色建造技术等推广应用,在公益建筑、公共建筑、保障性住房建设中按一星级标准全面推行绿色建筑,推动新型墙材应用比例达到86%以上,引领绿色建造规模化、整体化发展。要积极推进建筑节能,加快实施既有居住建筑节能和供热计量改造,扩大农村太阳能采暖等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规模化应用,全面推进住宅性能认定和全装修,全年实现建筑节能37万吨标准煤。
三、适应新常态更重发展质量效益的要求,着力加强行业薄弱环节建设,切实提高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速度趋缓必然要求质量提高。要正确处理速度和质量、力度和节奏等关系,坚持工作的高标准、严要求,全面提高工作质量效益。 一是坚持高标准规划 。规划是城乡发展的重要引领和根本遵循。但就目前来看,各地在编制实施规划时还存在指导思想偏差、总规管理缺失、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规编制不力、各层次规划衔接不紧、依法实施规划的意识不强等突出问题,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具体工作中,我们要积极构建与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相配套的城乡规划体系,高质量完成宁夏城镇体系、村庄布局、大银川都市区、清水河城镇产业带、美丽乡村等规划,以及城市地下管线综合规划、环卫设施等各层次规划的编制,组织开展市、县城市总体规划评估和修编,建立上下贯通、左右衔接的规划体系,为总规减负、为专规加密,科学指导城乡建设。要进一步加大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着力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推动规划目标、指标到坐标的落实。今年,我们有一个硬要求,就是城市重要地段控规覆盖率必须达到100%。要切实加大空间规划条例及城乡规划法实施办法等法规规章执法监管,建立定期报告、专项督查机制,开展城乡规划执法专项检查,加强规划实施全程监管,着力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要切实改进规划监管方式,实行违规行为黄牌警示等制度,开展规划执行情况遥感图斑监测,对不按规划建设、随意变更用途、降低或改变规划标准等违规行为进行严处重罚,确保规划“一张蓝图管到底”。要进一步强化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员等规划人才队伍培养,大力引进培养专家型规划管理人才,开展城乡规划技术规范等重点问题研究,积极培育本土队伍,支持规划设计企业升级发展,规范规划设计市场管理,为全面提高规划编制质量奠定坚实基础。要科学编制“十三五”规划,积极推进规划成果展示,高质量、高水平完成宁夏规划展示馆建设及布展工作。 二是着力塑造建筑特色。 城市设计是塑造城市风貌的有效手段,国家为此专门召开会议进行了安排,但我们在这方面还欠账很多。今年,我们将着力加强城市设计工作,把城市设计作为规划的一个重要层次,全面推行城市设计制度。要针对建筑设计层次低等问题,会同规委办,科学制定《宁夏城市特色风貌控制导则》等技术规范,建立重大工程建筑设计后评估机制,指导各地合理设计城市建筑风格、体量色彩、景观轴线、节点地标等整体风貌,着力塑造城镇个性化形象和特色化品牌。要大力支持重点城市打造特色街区,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建筑、街区和传统村落保护,开展典型民居普查保护,塑造集中成片的风貌组团。 三是提高城镇承载能力。 城镇承载能力决定着城镇发展的容量和后劲,是一个城镇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地下管线建设的意见,制定出台我区的相关政策,以“一主三副、两带两轴”城镇建设为重点,以集群发展、同城发展为主攻方向,建立完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储备库,有针对性地挖掘策划、组织实施一批市政基础设施、快速交通联结、产城融合发展等新项目、好项目,以项目建设促进大中小城市统筹协调发展。针对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环节,今年,要定期公布各地供水管网漏失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市污水处理率、城市建成区绿地率等具体指标,通过纳入效能考核的方式,指导各地统筹谋划解决好“资金怎么来”、“活怎么干”、“政府怎么办”等具体问题,进一步加大水、暖、气、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城市功能。要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抓好城乡垃圾污水收集、储运、处理和城市步行、自行车等慢行系统建设,加快老旧小区改造,推行物业服务标准化覆盖,统筹解决出行难、停车难等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现实问题。要进一步加大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完成地下管线综合普查,建立完善城建档案,加强地下管网综合管理,开展地下综合管廊试点项目,不断拓展城市发展新空间。 四是推进城市生态绿化。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我们提供给居民最好的产品。要更加注重城市生态空间的打造,以创建生态园林城镇、人居环境(范例)奖等活动为载体,切实加强城市生态管制,利用旧城改造增加街头、小区绿色空间,加快市民休闲森林公园等公共绿地建设,开展下沉式绿地、海绵城市等项目示范和主干道路大整治大绿化“回头看”等活动,加大城市供热燃煤锅炉等专项整治,着力改善城市微环境,提升城市内涵品位。 五是加强城市管理服务。 今年,住建部要在我区召开全国城市建设管理现场会,这对我们是肯定,也是鞭策。要抢抓这一重大机遇,以深入实施城市洁净工程为抓手,定期开展整治私搭乱建、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等城市顽疾专项行动,全面推广中卫市“以克论净、深度保洁”,泾源县城乡一体化等环卫管理模式,开展五市特色城市管理模式创建,建立服务、管理、执法“三位一体”的体制机制,用城市综合管理的深度推进,倒推制约城市发展的不利因素,促进城镇服务功能的完善提升。进一步扩大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加快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推广应用,实现城市管理从低效向高效、从粗放向精细、从突击式向长效化、从人工向智能转变,推动城市服务效应持续释放。 六是开展质量安全年活动。 工程质量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治乱需用重典,我们要全力打好质量安全攻坚战。自治区决定把今年定为我区的“质量安全年”,以此为抓手,贯彻落实国家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计划,通过“现场抓、抓现场”等方式,强化处罚问责,形成倒逼机制,加快建筑业转型发展。要全面落实勘察、设计、施工、建设、监理五方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严格书面承诺、永久性标牌和信息档案三项制度,严厉打击转包、挂靠、违法发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大深基坑和地下工程、模板支撑、起重机械三大危险源远程监控力度,加强建设工程质量常见病防治,组织开展“工程质量万里行”系列宣传报道活动,集中查处一批违法案件、曝光一批典型案例,营造氛围,形成震慑,坚决遏制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要全面推行劳务用工人员实名制管理和技术人员岗位证书二维码防伪标识,强化质量安全源头治理。要建成统一的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和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在招标投标、资质升级等方面提高企业诚信结果运用比重,进一步健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四、适应新常态包容共享发展成果的要求,着力保障住有所居,努力消除城乡和城镇内部二元结构。全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新常态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住有所居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加强住房保障,着力解决好城乡居民的住房问题。 一是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今年,在抓好建设的同时,要调方向、转投向、改重点,在抓建成、抓配套、抓入住上下功夫,进一步完善准入退出机制,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住房保障,保证公平公正分配,扎扎实实提高入住率、减少空置率,年内累计公共租赁住房入住达到12万套以上。要创新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思路,在根据实际需求集中新建的同时,还要学会到市场中去找房源,着力缩短住房安置周期,提高保障效率。要在抓好试点、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着力推进租赁型、棚改型、自住型和政企合作型共有产权住房建设,积极探索保障性住房建设新模式。要进一步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充分发挥自治区融资平台资金保障和杠杆撬动作用,通过引导居民自主购买、政府回购符合标准的存量商品房、货币化安置等多种方式,推动棚户区改造与房地产市场融合接轨、良性互动。 二是加快美丽乡村建设。 城乡统筹、一体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工作的重点。去年,我们全面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在搞好政策标准顶层设计的同时,取得了一定工作成效,但工作任务还非常繁重。今年,要着力在提升建管水平、创新推进机制上下功夫,进一步强化各县(市、区)的主体责任,通过整合捆绑各类涉农资金,建立健全督查考核、现场观摩、以奖代补、最美乡村评选等激励机制。针对规划质量不高、特色不鲜明、建设层次较低等具体问题,狠抓规划设计、质量标准、竣工验收等具体环节,依据村庄布局规划,因地制宜,统筹施策,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管理有序的重点小城镇和美丽村庄。特别要全面实施村庄规划管理,创新方法,提高规划编制质量,一步做到可实施的程度,确保“看得懂、用得上、行得通、管得住”。在此,我要特别强调:今年的项目,由市县申报,我们先审规划,成熟一个批一个,批准一个干一个,合格一个支持一个,宁缺毋滥,绝不搞平均主义、一哄而上。同时,要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常态化管理,探索建立农村环境卫生成本分担、综合整治等长效机制,开展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确保建设成果持续发挥效益。 三是加快农村危窑危房改造。 要进一步加强改造政策宣传解读,广泛动员,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坚持整村推进改造工作。在具体实施中,要针对设计不合理、质量标准不高等突出问题,科学搞好农房设计,严格落实技术标准,有效执行地图标识、改造销号等制度,进一步完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确保干一片、成一片、不反复。要继续强化督导员制度,加大日常巡查、专项督查、观摩互查,严把规划、施工、验收各道关口,守住危房改造质量安全底线,造福于民。
五、适应新常态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要求,着力推动改革创新,不断激发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活力。市场决定作用的发挥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保证,住房城乡建设的活力必须通过落实改革进行释放。 一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按照属地管理、权责对等原则,进一步下放取消审批事项,健全完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一份清单管边界”,有序加快改革进程。建设在线办理审批监管平台,开展网上审批试点,着力推动上下联审联办,确保审批权限“放得下、接得住、转得好、办得实”,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 二是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制定完善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城市建设运营管理政策,在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基础上,推行PPP等城镇建设投融资模式,进一步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平台,建立地方债支持城镇建设制度,通过统筹整合、集中使用等方式,“唤醒”“沉睡”的劳保基金、墙改基金等,切实缓解建设资金压力。 三是深化建筑市场管理改革。 改进招投标监管方式,落实建筑施工企业“分灶吃饭”政策,放开非国有资金投资工程项目招投标限制,大力推行限额以下项目随机抽取中标人、电子招投标、异地远程评标等改革措施。出台宁夏工程造价改革实施意见,探索建立建筑工程综合保证金制度,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四是深化新型城镇化试点改革。 协调推进“人、地、钱、规、建、管”等新型城镇化配套改革,加快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推进农村房屋产权确权颁证,抓好固原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三规合一”试点工作,进一步增强新型城镇化发展动力。
六、适应新常态对干部能力素质的要求,着力强化系统自身建设,全力营造住房城乡建设良好发展环境。推动工作,关键在人。新常态对人的能力素质提出更高要求。我们要善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着眼于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体制机制,不断加强系统自身建设,为住房城乡建设转型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要 推动能力建设常态化。新常态需要新视野。要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干部队伍为抓手,以提升干部职工应对新常态的能力素质为目标,继续办好教育实践大讲堂、系统干部学习班等学习载体,进一步加大“请进来”、“走出去”、“沉下去”力度,引导系统干部职工采取灵活多样方式抓紧学习充电,准确理解运用住房城乡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知识和政策法规,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要 推动依法治建常态化。要切实增强法治思维,善于运用法治手段推动工作,立足住房城乡建设监管盲区和薄弱环节,抓紧制定一批与上位法相衔接、与相关法规相配套、与行业发展实际相符合的制度规范。进一步加大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综合稽查执法力度,探索行政处罚与诚信体系平台并轨运行,健全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和重大责任倒查制度,严格执法裁量基准,着力推动全区住房城乡建设步入法治化轨道。 三是 推动队伍建设常态化。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建立完善干部考核、问责、奖惩机制,适应工作需要推动干部轮岗交流,加大专业性、创新性干部培养力度。进一步强化干才、文才、口才“三才”建设,加快高层次规划建设经营管理人才引进培养,加大对县、镇层面住房城乡建设人才专业化培训,有效解决人才瓶颈问题。要特别注重团结协作,凝聚各级力量,增强大局观念,形成系统上下齐心、左右一致、合力攻坚的良好工作局面。 四是 推动督查落实常态化。不落实就落空。今年,我们将围绕城市设计、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城市洁净工程、精细化特色化管理、房地产业与保障性安居工程互动发展、建筑产业现代化、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绿色建筑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等重点难点问题,建立“一名领导抓一件大事”工作机制,坚持问题导向,找准症结所在,深化调查研究,力求在重大关键环节和问题上取得突破。执行落实是能力的体现,也是纪律的要求。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效能目标管理考核,对确定的重点任务实行全过程、常态化跟踪督查,定期召开现场会进行推进,促进各项工作高质、高速、高效落实。对于已经明确的工作和定了的事,就要以钉钉子的精神,一件件去抓好落实,绝不含糊。要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继续实行作风与项目资金挂钩、与评优奖先挂钩机制,加大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行为的问责力度,树立行业良好形象。 五是 推动廉洁行政常态化。政高部长讲,我们既要干活、又要干净。住建行业涉及领域宽,各级手里都掌握着一定的审批权限和不少资金项目,如果守不住廉洁这条“红线”,就容易出事,就会“摔跤”。要严格落实“两个责任”,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监督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认真履行“一岗双责”,经常性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加强工程招投标、保障性住房建设、城乡规划、住房公积金、行政审批等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的廉政风险防控,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确保干成事、不出事。
最后,我再强调两个具体问题: 一是 节日期间安全生产问题。系统上下必须要紧绷这根弦,严格履责,加大现场督查、值班监控,坚决杜绝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二是 廉洁过节问题。春节假期即将来临,再次提醒同志们: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自治区若干规定,守住底线、不越红线,过一个清正、廉洁、愉快的节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做好新常态下住房城乡建设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全力以赴投入工作,奋力开创住房城乡建设工作新局面,为加快建设开放宁夏、富裕宁夏、和谐宁夏、美丽宁夏,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