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罗县新型职业农民成为推动农业发展“人才生力军”

17.03.2015  12:10

  平罗县着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为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障,引领农业不断向产业化、集群化、专业化迈进。

   政策强引导,激发发展活力。 实行“三优先三增加”倾斜政策,新型职业农民优先流转土地、开垦荒地,优先办理抵押贷款,优先审批所需的建设用地、生产场房、晒场等;对经营的项目增加农业保险补助比例,对流转土地在200亩以上、流转期限在5年以上的增加生产贷款贴息,对购买农机具的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的基础上再增加10%,以政策激发新型职业农民干事创业激情,撬动“三农”协调发展,全县形成了优质粮油、清真肉羊、特色菜、制种等为主的产业集群。

   选育高起点,发挥辐射效应。 严把新型职业农民选拔标准,把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长期稳定从事和有志从事农业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营销的种养能手、农产品经纪人、经营大户、管理人员和村“两委”班子成员作为重点选拔培养对象。重视青年职业农民的培育,引导大中专毕业生、科技特派员、大学生等新生群体回乡创业,造就了以家庭农场主任剑、宁夏迎春商贸公司经理伏强等优秀人才为代表的创业典型。

   培训重特色,提升创业能力。 围绕优势特色产业,通过科技入户、技术服务、田间学校、远程教育等方式,开展“技术+管理+信息+市场+经营”的多元培训。在县职教中心建立了全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基地,在灵沙乡、陶乐镇、姚伏镇建立三个实训基地,直接组织新型职业农民到实训基地现场教学,采取就地就近和农学结合等灵活的方式开展培训,切实增强新型职业农民的创业技能和水平。

   组织走在前,凸显引领作用。 发挥农村党组织带头作用,深入开展“三带三满意”、“双培养一加强”、创业行动等培育活动,有力促进了农村党组织和农民党员创业致富,全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00万元以上的村有5个,“空壳村”仅占27%,涌现出巾帼致富能手杨金萍、制种大户刘建宁等一大批创业典型。村级集体经济实力的提高带动了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致富,形成了争先创业、赶超致富的良好氛围。

宁夏:让职业技能培训惠及更多“三类”帮扶家庭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记者 谢建雯)记者近日从新华网
既要“面子新”又要“里子实” 大武口老旧小区改造暖民心
  “改造后,小区的路平了、灯亮了,家里暖和了,我们的心也暖和了。”近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永欣园小区9号楼居民孙群告诉记者。2021年,大武口区投资1.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