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罗县:扮靓乡村“颜值”赋能乡村振兴
一草一木皆美景,美丽乡村入画来。
徜徉平罗乡间,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比比皆是,一村一景、一村一韵,千姿百态、引人入胜。
近年来,平罗县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己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实施“四大提升行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聚焦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处理等重点工作,全力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这场硬仗,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破茧蝶变。
村村见新 美美与共
走进平罗县通伏乡兴林村,平坦的村道向田野深处延伸,一座座民居在绿树鲜花掩映下整齐划一,静谧的巷道飘散着瓜果清香,一尘不染的庭院令人心旷神怡……
“过去泥泞的土路、散发恶臭的旱厕、随处可见的垃圾统统不见了,现在村里处处都是散步的好去处,日子过得比城里还惬意。”谈及生活环境的变化,村民罗英花心情舒畅。
罗英花所感受到的变化,正是平罗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一个缩影。
平罗县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一把手”工程,构建县处级领导包抓、县直部门分类主抓、乡镇承担主责、村组具体实施、群众共同参与的五级联动格局。按照村容村貌干净整洁、强化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创建生态宜居美丽乡村逐步提档升级的工作思路,以“五美乡村”为主要内容,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乡村悄然发生美丽蝶变。
来到红崖子乡水泉子村4队,映入眼帘的是泉眼造型的建筑,不禁唤起人们对村名起源的记忆;小游园里青草茵茵、绿树环绕,干渠、道路畅通,泉子湾湿地群鸟翱翔……
“我们通过挖掘自然生态与人文资源,将水泉子遗留的自然元素融合人文因素,打造水泉子地理标识,扮靓乡村颜值的同时提升品味。”水泉子村党支部书记贺光忠说,经过科学规划,该村引导农户将生活区与养殖区分离,利用庭院空地打造美观实用的经果小花园,实现村容村貌优美、乡愁乡韵浓郁的新图景。
与此同时,水泉子村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立足为民办实事,争取资金进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对两个队的支渠进行修整,解决了176户群众的淌水难题;同时还争取资金95万元,对农户院落残垣断壁进行修复,环境差、淌水难、行路难等问题逐一解决。
目前,平罗县144个行政村全面铺开道路清洁、集镇清洁、村庄清洁、庭院居室清洁、沟渠清洁“五洁”行动,探索推广“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模式,彻底清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农业废弃物;积极引导发动群众扮靓美化庭院,合理布局建设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
持续开展“百日攻坚”村庄清洁行动,聚焦“清脏、治乱、拆违、植绿、建制”5项重点任务。截至目前,全县共动员群众参与18.4万人(次),动用机械117万余台(次),清理生活垃圾5.1万吨、乱堆乱放2.1万余处,清理残垣断壁、私搭乱建1.28万余处,植树58万余株,硬化巷道91.49公里。
依托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平罗县整合美丽乡村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相关涉农项目资金,建成美丽小城镇3个,创建自治区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4个,拓展提升美丽村庄61个;评选自治区级“美丽庭院”35户。
乡村蝶变 产业振兴
9月12日,正逢周末。头闸镇西永惠村8队入口处,玉米、番茄等造型各异的卡通模型和栩栩如生的手绘墙画“夹道欢迎”外来的游客;田家大院农家乐里,村民忙着为客人烹饪家乡菜,孩童在“动物乐园”给鸵鸟和孔雀喂食。
“过去村里环境脏乱差,产业发展受到制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让这里重新焕发生机,村民们发展的底气越来越足。”西永惠村党支部书记靳新平说。
近年来,西永惠村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产业发展、乡村旅游有机结合,拆除危房132间、残垣断壁258处,修建休闲游园、休闲凉亭等基础设施,组建4个网格化党小组,宣传发动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
乡村环境的蝶变,为乡村文化旅游增添了动能。如今,西永惠村“五彩种博园”建设核心制种园区5个,占地3100亩,初步形成了集科普研学、休闲采摘、劳动实践、开心菜园和美丽村庄五大功能为一体的农文旅综合体示范村。
田园乡村美如画,人在画中不思归。从普遍存在“脏乱差”现象,到华丽转身成为乡村旅游“打卡地”,平罗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功不可没。
时下正是丰收季节,崇岗镇常青村的红树莓树结满果子,每逢周末前来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
“以前村里没有多少树,房屋破旧、巷道狭窄,再加上受周边煤炭企业的影响,村里房屋、树木等常年被煤灰覆盖。”常青村党支部书记周永宏回忆道。
如今,古风古色的房屋与贺兰山相融成趣,空气中飘荡着红树莓香甜的气味,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拉动了乡村旅游发展。
乡间有风景,村里有乡愁,田野有产业。在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平罗县以产业为依托,统筹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配套,推行乡镇政府驻地和中心村“一村一庄”发展模式,建设和提升产业强镇、重点小城镇等12个,设计具有“宁北民居”风貌的农房图集,新建和改造美丽宜居大村庄30个,完成村庄绿化美化188个,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
一村一景 宜居宜业
“搬到新家后,上下水、天然气等配套设施应有尽有,终于可以摆脱靠锅炉烧煤过冬的日子了。”姚伏镇灯塔村二队村民樊金龙笑着说。走进灯塔村2队,目光所及是177幢崭新的住房,杂乱的巷道和破损的基础设施正在被小微游园、健身广场等替代。
随着农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落后的基础设施条件已不能满足农民群众对居住环境的需求。对此,姚伏镇打造高品质乡村集中住宅区,建设灯塔美丽宜居生态乡村项目,规划建设房屋323套,让村民享受“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的宜居生活。
“下个月完成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明年二期完成剩余146套住房建设,产业、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等将实现全方位提升。”姚伏镇镇长杨楠说。
一幅幅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画卷背后,体现着平罗县委、县政府立足民生、改善环境的魄力和智慧。
据了解,平罗县明确了未来3年创建自治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县工作目标: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的村庄达到100%,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50%,农村污水处理率达到4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5%以上。
实施农村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新建改建改造农村公路130.4公里,改造危桥6座。巩固提升饮水安全,加快“互联网+城乡供水”工程建设,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实施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建设,完善乡村信息化治理和通信基础设施。
实施农村垃圾治理提升工程。以村庄清洁、生活垃圾治理、农业生产垃圾治理“三大行动”为抓手,建立农村环卫市场化运行机制,实行第三方外包服务模式,有效治理农村垃圾,全面提升村容村貌。
实施农村厕所改造提升工程。开展农村户厕改造及“回头看”、提标农村公厕、建立长效机制3项工作,完成户厕改造3050户,配备抽粪车13辆,常态化开展户厕粪污清运工作,提升农村粪污处理水平。
实施农村污水治理提标改造工程。提标改造污水处理站7座,新建中心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5个,常态化开展河湖保洁和“清四乱”专项行动,综合治理村庄纳污沟渠23条,全面消除农村黑臭水体。
平罗县将高标准打造姚伏镇灯塔村、灵沙乡胜利村等4个生态宜居美丽村庄;探索开展“一村一庄”试点工作,启动12个中心村庄建设。
全民参与 长治长效
每天,宝丰镇新渠村村民马惠琴将自家院落清扫完毕后,出门将通往小广场的路也一并打扫干净。去年,她家被评为自治区级“美丽庭院”。
“出门就能看到垃圾桶,花草树木随处可见,整洁美丽已经成为我们村的名片,我们要用实际行动保护这来之不易的幸福。”马惠琴说。
为了全方位激发群众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新渠村通过“爱心超市”让村民用垃圾分类积分兑换礼品,组织村民开展环境卫生观摩评比,掀起了“最美庭院”创建热潮,一户带一片、一片带全村。
环境整治,不在一时。唯有让群众从心出发、主动参与,才能不断刷新乡村“颜值”。
平罗县聚焦发力点,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公共设施管护、推进移风易俗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开展村级“星级文明户”“最美庭院”评选等一系列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群众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提高、自我改善,努力营造出以得“星”为荣、变“净”为美,争先评优、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让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与此同时,各乡镇不断拓宽思路、创新举措,积极探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机制、新模式。黄渠桥镇严格落实“周一安排部署、周二全面整治、周三督促检查、周四重点整改、周五验收评比”工作机制及镇、村、队三级联管的责任体系和奖罚制度,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姚伏镇制定“流动红黑旗”评比,带动村民自发参与环境卫生整治;通伏乡以人居环境整治“三抓三促”为突破口,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带头整治卫生死角,逐步提高党员、干部办实事能力。
与此同时,平罗县充分利用农村宣传栏、大喇叭、微信群等平台,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各村签订人居环境整治责任书,全面推行乡村干部分片包抓、组建志愿服务队伍等机制,先后在37个村建立“积分超市”、积分管理平台,配套建立“红黑榜”公示、“最美庭院”评选等管理制度,及时兑换积分奖励物品。通过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和奖惩机制,实现“要我干”向“我要干”的转变。(记者 李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