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罗县:大河奔流唱响高质量发展时代强音

18.09.2021  19:31

  金秋,农民在流光溢彩的田野里忙碌,勾勒出一幅幅怡人的丰收画卷。

  平罗县通伏乡万亩绿色富硒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园里,沉甸甸的稻穗在风中摇曳,万亩金黄色的稻田和波澜不惊的黄河相映生辉。

  贺兰山下的黄渠桥镇通惠村,辣椒晒场宛如一片“红色海洋”,村民忙着将晒好的羊角椒装车入库,等待企业前来收购。

  红崖子乡红瑞村马铃薯种植基地里,机械在田间地头来回穿梭,村民们分拣、装袋、打包、装车,一派繁忙的收获场景……

  九曲黄河,奔腾而过。自古以来,黄河水滋养着平罗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

  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的历史起点上,平罗县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生态立县战略不动摇,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坚定不移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在加快建设富裕美丽新平罗的征程中行稳致远。

  大河浩荡产业兴

  有了黄河的惠泽,平罗沃野良田收获好“”景,一方百姓安居乐业,产业兴旺动力十足。

  岁月流转,坐落在毛乌素沙漠和黄河之间的陶乐镇庙庙湖村,昔日光秃秃的沙荒地,如今成为老百姓的致富田。2013年,7000多名移民群众从西吉县搬迁到庙庙湖村,一个个发展动力强劲的企业被引进,逐步形成了集村庄、产业、休闲旅游、生态治理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屏障。

  2020年,平罗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退出,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6年的2900元增长到2020年的9643元。庙庙湖村、红瑞村、红翔新村3个脱贫村的村集体收入分别达到200万元、64万元、25万元。

  产业发展是先行区建设的重要支撑。平罗县突出产业强县,推动经济大提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引领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始终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聚焦9个重点产业、5个特色产业、3个园区板块,优一产、强二产、兴三产,打造经济转型发展创新区示范样板。

  如今,平罗县河东地区存栏20万头优质奶牛的现代奶牛产业园自动作业流水线、可追溯体系等现代农业科技高标准推进,宁夏最大和全国单体最大的奶牛产业智慧园区正在平罗河东地区崛起;建设中的20万亩优质饲草核心种植区将向河东地区奶牛产业园提供充足的饲草,力争打造西北地区最大的草畜一体化生产基地。

  平罗县坚持工业强县不动摇,全面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力争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做新做绿传统产业,做优做特新兴产业,做大做强现代企业,抢占更多市场话语权、行业主导权;推进农业现代化振兴,完善现代农业产业、生产、经营三大体系,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积极争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奶产业围绕壮大主体、保障品质、提升效益,支持现代化牧场建设,引进高端乳制品加工企业。肉牛肉羊产业围绕出户入园、扩大规模、延链增值,支持开发冷鲜肉、活鲜肉加工等高端化产品,打响“黄渠桥羊羔肉”国家地理标志品牌。优质瓜菜围绕绿色有机、高端优质、外销增收,支持发展优质番茄、沙漠瓜菜、冷凉蔬菜,打造“番茄之乡”“沙漠瓜菜之乡”。特色制种围绕放大优势、延伸链条、提质增效,推进种子小镇建设,用好宁夏种业博览会平台,打响国家区域性蔬菜良种繁育基地和“平罗种子”品牌。葡萄酒产业以贺兰山东麓为重点,以酒庄企业为主体,打造葡萄酒小镇。保障耕地和粮食安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只增不减。

  引来黄河水 百姓日子甜

  世世代代生活在黄河边的平罗人民,在守望黄河的时光里,品味河水流淌的幸福。

  黄河岸边的高仁乡六地村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六顷地村乐海山休闲农庄40余栋大棚里的西红柿、葫芦等各类瓜果蔬菜长势喜人,农庄内凉亭、长廊等设施景观错落有致。

  “我们今年在200亩西瓜地里套种了枸杞,枸杞3年后见效益,亩均增收5000余元,准备进一步扩大民宿和餐厅的规模。”高仁乐海山西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涛说。

  坐落在黄河岸边的百年老树农庄里,果实挂满枝头,百年老树焕发出新的生机,游客在凉亭里品尝新鲜瓜果和农家菜。

  “黄河一直造福我们,祖祖辈辈喝的是黄河水,黄河浇灌了庄稼和果树,我们跟黄河的感情,就像黄河水一样滔滔不绝。”百年老树农庄负责人王红笑着说。

  近年来,高仁乡结合六顷地村实际,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注入西瓜元素、沙漠元素、黄河文化,逐步将六顷地村打造成集生态观光、主题休闲、互动体验、研学教育、科普示范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日前,六顷地村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

  依托黄河湿地生态优势,勤劳质朴的村民爱河护河、治沙用沙,在发展“美丽经济”“绿色经济”的同时,不断推动乡村振兴。

  目前,平罗县正以华泰农、乐海山等企业为牵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绿色有机为方向,建设外销瓜菜、沙漠瓜菜标准化基地,以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不断提升沙漠瓜菜的品质和影响力。

  水清岸绿 黄河安澜

  蓝天白云芦苇荡,波光碧影映鸟飞,鱼儿时不时跃出水面,一幅生机勃勃、和谐共生的绿色生态画卷,在平罗县天河湾黄河湿地徐徐展开。

  平罗县湿地面积约55.5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7.7%。该县大力开展黄河和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持续加大植被恢复和抚育管护力度,逐步完善公园各项基础设施。累计退耕还湿8500亩,新增造林绿化3371亩,湿地保护修复1950亩,园区鸟类数种、植物数量分别增加到182种、268种,天河湾湿地公园“国字”招牌愈发闪亮。

  黄河安则天下宁,天下宁则百业兴。实现母亲河的安澜,是生活在黄河岸边平罗人民的梦想。

  为确保黄河安澜、百姓安乐,平罗县打响黄河长治久安保卫战,统筹推进堤防、河道、滩区、湿地、水源、防洪等工程建设,大力实施标准化堤防工程建设和河道综合治理,缓解了黄河汛期对两岸居民生产生活的危害。建成循环产业园污水处理厂和典农河、翰泉海人工湿地等21个水生态环境治理工程,主要入黄排水沟水质持续改善达标。同时加快天河湾国家湿地公园等生态湿地的恢复,抓好瀚泉海、镇朔湖等湖泊湿地的修复与保护,通过退耕还湿、封滩育林、人工辅助恢复植被等措施,切实构建滩河林田草综合空间,打造好河道水生态带、滩涂湿地生态带。有效控导主流、稳定河势、护滩保堤,系统解决黄河水患,把平罗段黄河堤防建设成百年堤防,确保黄河安澜。

  与此同时,以源头治理为重点,统筹饮用水源、黑臭水体、工业废水、城镇污水、农村排水等治理,扎实推进河(湖)长制,统筹黄河沿线工业和城镇污染治理,加强黄河流域水环境保护及主要湖泊、排水沟等地表水综合治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保护黄河两岸生态环境,加强污染源、入黄(河、湖、沟)排污口管理,推进重点企业废水深度处理,提高中水回用,实现截污纳管、排放达标、减量排放,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

  下一步,平罗县将大力实施结构改造、绿色改造、技术改造、智能改造,推动产业结构、产能结构、产品结构调整。有效改善过度依赖扩大投资、依赖传统产业、依赖资源消耗的发展模式,重点产业不断向产业链终端、价值链高端发展。以工业节水增效行动、资源综合利用攻坚、绿色制造典型示范为重点,加快企业绿色工厂创建进程。

  讲好黄河故事 打造文化品牌

  一张张以黄河为主题的剪纸在指尖转动,黄河景致在葫芦上被刻成精美的图案,泥哇呜吹出黄河的悠远与广阔……在平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实训基地——泥哇呜非遗传承保护基地,非遗传承人们用不同的艺术手法,迸发出的创作灵感,表达对黄河和故土的情怀。

  平罗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境内山、河、沙、湖、农等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既有“长河落日”的壮丽,又有“沙水之恋”的秀美,雄伟壮观的古长城、古朴生动的贺兰山岩画、田州塔、钟鼓楼、玉皇阁等文物古迹、遗迹遍布。全国王牌景点、国家5A级旅游景区沙湖绿苇黄沙、鸟翔鱼跃,兼具塞上雄奇和水乡柔美,一枝独秀,盛名在外。

  做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平罗县充分发挥国家5A级旅游景区沙湖的核心辐射带动作用,以创新管理为重点,以共建共享为目标,全域共治带动基础设施完善、带动餐饮住宿和乡村旅游发展、带动旅游产品开发。

  讲好“黄河故事”,强化黄河文化遗产保护,诠释平罗黄河文化故事。开展非遗主题研学游,丰富居民、游客文化体验,展示平罗非遗魅力;完善配套升级天河湾湿地公园基础设施,积极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拉巴湖景区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按照4A级旅游景区标准建设陶乐镇、黄渠桥镇、姚伏镇、泰金种子小镇;陶乐镇庙庙湖村、头闸镇西永惠村、高仁乡六顷地村、通伏乡通城村、崇岗镇长青村创建自治区乡村旅游重点村。(记者 李良)

宁夏:让职业技能培训惠及更多“三类”帮扶家庭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记者 谢建雯)记者近日从新华网
既要“面子新”又要“里子实” 大武口老旧小区改造暖民心
  “改造后,小区的路平了、灯亮了,家里暖和了,我们的心也暖和了。”近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永欣园小区9号楼居民孙群告诉记者。2021年,大武口区投资1.新华网
5年支出672亿元年均增长5.7% 中卫市“小财政”托起大民生
  近日,家住中卫市沙坡头区世纪花园小区的戚璐圆说,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