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红卫:如果有来生,还要做医生
左手,观心、肝、肾;右手,看肺、脾、胃。
把脉,探寻浮沉;压按,体味表里,再结合舌质,中医所有的望闻问切,最终落点在一张处方上。
诊室内,春风和煦、云淡风轻;诊室外,人流如织、熙熙攘攘。常红卫每周坐诊五天,平均每次接诊40位病人,从医27年,这位在宁夏及周边省区都很“火”的医生,接诊过的病人数以万计,10月7日上午的网上预约号,提前3天余号已经为零。
常红卫是宁夏中医院国医堂的医生,1990年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27年从医路,从儿科、急诊科、内科、住院部,国医堂……一路走来,常红卫凭借高超的医技医术和低调平和的处事风格,得到了越来越多病人的认可。
刚毕业那两年,他与两位同事一起组建了中医院儿科。“小孩的病,大部分是咳嗽,但中药太苦,孩子不愿服用,我们探索用两副药解决咳嗽,一般情况下,两副药就能见效。”
前不久,一位甘肃庆阳的患者慕名找到常红卫,他患有头疼病七八年了,试了很多药都没有效果,常红卫把脉问诊后开了七副药,叮嘱他按时服用。第二次复诊时,这位患者带了一屋子人,“常大夫病看得好,我们几百公里从老家拼车过来的,想让大伙儿都来瞧瞧。”
在上海读大一那年,常红卫得了肺结核,只能暂时休学。那一年,身为病人的常红卫对疾病充满了恐惧,开始重新思索自己的学医之路,并暗下决心要做一名好医生。
常红卫深知,世上没有神仙,任何医生都不可能包治百病,他总是耐心温和地给患者讲病情,鼓励他们提振信心。每接诊一例,他都要冥思苦想,翻阅古籍,勤于求证,反复研习。
“临症如临阵,用药如用兵。”开方问诊也如调兵遣将,都是寻常兵,大师用来,以一当十;都是寻常药,大医用来,以一敌百。常红卫说:“身体哪个地方有病,需要哪一味药打哪个地方,用哪些士兵,哪一个打头阵,都有讲究。打头阵的兵是引经药,很多人疑惑为什么同一种病,方子不一样,因为需要引导的方向不一样,战斗的地点不一样。”
中医是一门辨证的学科,患者吃了两周药,服药周期内,身体会发生一些细微的变化,有时看起来见效了,但复诊时却要换方子。有时看起来没效果,但是依然要坚持原来的药方,这就是“有效要弃方、无效要守方”的道理。
大学系统学过中医学,工作后,常红卫曾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进修过西医。“中医粗犷,西医精致,两者结合可以取长补短,互为补充,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掌握西医的知识,可以两翼齐飞,对整个病情的认识更加科学,选药用方时更加精准。”
作为上个世纪90年代的中医学院高材生,常红卫原本有更多选择,但他坚定留在了西北。如今,与当初留在大城市的同学比起来,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但常红卫从未后悔自己的选择,他坚定着对职业的爱与执着:“如果有来生,还要做医生,为更多的病人把脉问诊、解除病痛。”(记者 李东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