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期)农牧厅提出“11136”工作新思路着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第一阶段目标实现
计划到2020年,全区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150万亩左右,总产量稳定在360万吨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全区特色优势产业产值比重达到90%,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第一阶段目标。
围绕一个核心,即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大力实施脱贫富民战略,以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增效增加经营性收入,以稳定和扩大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以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和完善保障帮扶机制增加转移性收入,以盘活农业农村资产增加财产性收入,确保全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GDP和城镇居民,建档立卡贫困户收入增速高于全区农村居民。
突出一条主线,即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重点做好“四篇文章”。一是“调”的文章,调优产业结构、调特品种结构、调高产品质量、调活三产结构。二是“降”的文章,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经营成本、降低流通成本。三是“补”的文章,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补齐绿色发展短板、补齐融合发展短板。四是“改”的文章,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三权”分置制度,加快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因村制宜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消除“空壳村”。
实施一大工程,即实施特色优质农产品品牌工程。集中打造宁夏大米、供港蔬菜、盐池滩羊、固原黄牛、六盘山马铃薯、香山硒砂瓜、中宁枸杞、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等一批区域公用品牌,培育一批企业知名品牌和名特优新产品品牌,把我区“五大之乡”和一批原字号、老字号、宁字号品牌打出去。
构建三大体系,即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围绕沿黄生态经济带农业现代化和中南部地区特色产业精准扶贫,推动现代农业示范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围绕推进农机农艺融合、良种良法配套、信息互联互通,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围绕体制机制创新,优化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配置,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鼓励新农民创业创新,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深入推进六项行动:一是粮食产业优化提升行动。以保供增收为重点,提升水稻品质、稳定恢复小麦、适度压减籽粒玉米、积极推进马铃薯主食化。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抓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银北盐碱地改良、绿色高产高效模式推广工作。二是草畜产业转型升级行动。以节本增效、精深加工、循环发展、草原保护为重点,着力发展以奶牛、肉牛、滩(肉)羊为主的现代畜牧业,把我区打造成全国重要的畜禽良种繁育、优质乳制品和高端牛羊肉生产加工基地。三是瓜菜产业提质增效行动。以发展提升100万亩设施农业、100万亩露地冷凉蔬菜和100万亩硒砂瓜效益为重点,提高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服务社会化、营销品牌化水平,把我区建成西部“菜篮子”基地。积极支持发展枸杞、葡萄产业。四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行动。积极引进和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支持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实现农业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五是农业绿色循环示范行动。大力实施生态立区战略,坚持禁牧封育不动摇,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利用。加快农业节水灌溉、化肥农药减量和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农用残膜基本资源化利用。六是特色产业精准扶贫行动。重点实施“四个一”产业扶贫示范工程,在贫困县区围绕特色种养、加工营销、农村电商,培育100个产业扶贫示范村、100家产业扶贫龙头企业、1000家产业扶贫产业合作社、10000名农村致富带头人,建立稳定长效产业脱贫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