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立市:最紧要的几步走得义无反顾
站在贺兰山上,俯视大水沟西轴部分遗址,依稀可见当年的建设盛况。
工业革命持续的200多年间石嘴山乃至宁夏几无工业可言
穿行在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最初的印象似乎与工业无关。新建的市区高楼林立,道路宽阔、绿树成荫、碧水蓝天;老城区里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生活气息浓厚。人们谈论的是近两年小有名气的大武口凉皮,哪几家才是最正宗最美味的,早上几点之前预定才能吃到嘴里。生活似乎离工业化越来越远,只是与城市化、现代化带来的富裕、便捷、舒适有关。
事实上,第一印象多是表象的、肤浅的,就像人们不清楚工业化的过程,某种程度上就是城市化、现代化的过程一样,更不清楚20世纪50年代之前的石嘴山、乃至宁夏,那才是真正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没有多少关系的时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从1750年前后开始,一直到1840年前后最终在世界(主要是欧美)范围内完成。这段时间,正是中国清王朝的乾隆15年前后,至道光20年前后。也就是说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中国处于乾隆、嘉靖、道光三位清朝皇帝统治时期。这时期的工业宁夏有史料记载的是,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牛首山……山南产石煤”“中卫县大洪沟(今校玉川一带)在宁安堡南七十里,产石炭”。
宁夏近代工业的起步,要从1926年算起。那一年,第一家使用机器生产的甘草药膏厂,由芬兰人维利俄斯在平罗通伏堡创办;到1935年,才有了第一家中国人兴办的使用机器生产的宁夏电灯公司,规模很小,有职工52人,最高年发电量9.7万千瓦时。
这样的起步的确很晚,这个“晚”是相对于中国民族工业兴起的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步发展的19世纪末和短暂繁荣的20世纪初而言;这个“晚”,更是与19世纪下半叶开始的被称为“电气时代”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相比较。也就是说,近代民族工业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城市兴起,商办200多家企业的时候,《宁夏矿产调查》记载,同治年间(1862-1874年),“汝箕沟煤层起火,当时无人设法扑救乃向周围蔓延燃烧……”;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西方工业进入到“电气时代”的时候,宁夏有“工业”记载的是,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中卫单梁山,灵州石佛堡等多处煤矿交商开采”。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微电子技术、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到来的时候,宁夏在民国32年(1943年),于大武口西门沟(清水沟),建立了第一家陶瓷工厂——光华瓷厂,生产缸、碗、碟、壶等粗瓷产品。民国33年(1944年),国民党政府工业试验所西北分所派技术人员,携带离心制糖机一架来宁,协助省农业处八里桥农林场附设糖厂采用新法制糖,经试验达到技术要求,是宁夏机器制糖之始。同年,刘慕侠等四大股东在宁达棉铁工部的基础上,合资创办宁夏历史上第一个机器制造厂——兰鑫机器厂,由于只能生产粗制铁,其产品也就铁锅、铁锹之类。
现代工业建设的前20余年里石嘴山成为宁夏工业的发源地
20世纪50年代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石嘴山被定为全国10个新建矿区之一。1955年底煤炭部决定建设以石嘴山为中心,由贺兰山北段、黄河两岸的卓子山、老石旦、雀儿沟、棋盘井、乌达石炭井、汝箕沟等15个矿区组成的西北煤炭基地,以解决包兰铁路、包钢、酒钢及甘肃、宁夏、青海诸省的用煤。1956年1月,石嘴山煤矿筹建处成立;1958年,第一对现代化矿井建成投产,包兰铁路建成通车;1959年,石嘴山发电厂首台机组建成发电;1960年1月7日,石嘴山市设立。据《宁夏通志·工业卷(上)》记载,从1958年到1960年,宁夏工业基本建设投资达到2.93亿元,建成的较大项目除贺兰山煤炭基地、石嘴山发电厂外,还有石嘴山钢铁厂、银川通用机械厂、银川拖拉机修配厂、吴忠仪表厂、吴忠建材厂、银川康乐木器厂、宁夏新华印刷厂、固原针织厂等。
宁夏天地奔牛实业有限公司(原煤机一厂)现代化车间一角。
1964年,以备战为目的我国工业布局大迁移——“三线建设”开始,重点在西南、西北。至1980年,贯穿三个五年计划的16年中,国家在属于三线地区的13个省和自治区的中西部投入了2052.68亿元超过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总投资的40%,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一个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包括一大批国家重要的钢铁、常规兵器、航空、航天、能源、电子、重型机械、发电设备制造工业基地在三线建成。“三线建设”给内地的一些城市包括宁夏的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带来了发展机遇,促进了当地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1970年9月15日,由河北张家口煤矿机械厂、安徽淮南煤矿机械厂、辽宁抚顺煤矿机械厂分别迁建的西北煤矿机械一厂、二厂、三厂(现宁夏天地奔牛实业有限公司、宁夏天地西北煤机有限公司、宁夏西北骏马电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大武口建成投产。同年投产的还有西北轴承厂。
据《宁夏通志·工业卷》记载,从1965年至1978年,由“三线建设”迁建而来、对宁夏工业和经济建设日后发展起着极为重要作用的大中型骨干企业,还有:1965年投产的长城机床厂,1966年投产的大河机床厂、青山试验机厂、宁夏有色金属冶炼厂,1967年投产的青铜峡水泥厂,1968年投产的宁夏电机厂、青铜峡造纸厂,1969年投产的长城机床铸造厂、银川棉纺厂、银川亚麻纺织厂、宁夏电子仪器厂、吴忠微型仪器厂,1970年投产的银川糖厂、银川化肥厂、青铜峡铝厂、吴忠卷烟厂等,1971年投产的宁夏柴油机厂、大武口洗煤厂、石嘴山碳素厂,1972年-1978年陆续投产的中宁发电厂、清河机械厂等。
宁夏西北骏马电机制造公司(原煤机三厂)的工人在焊接机器。
随着石油资源的探明和开发,又在灵武建成年开采石油50万吨生产能力的长庆采油三厂,从此结束了宁夏没有石油和石油产品的历史。到1978年,自治区工业总产值达到13.85亿元,较1957年增长了34.9倍。石嘴山市的工业总产值在全区所占份额,上世纪60年代一度接近过40%(1963年达36.89%),在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中期占到1/3左右(据《石嘴山市志》)。至此,宁夏初步形成了以能源、机械、化工、冶金等为重点的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记者邱青春马骋倪会智文/图)
相关链接
1、1964年,自治区党委决定,于当年12月5日前加工块煤3000吨出口,太西煤开始进入国际市场。
2、1968年12月10日,银川机械修配厂试制成功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新型减速机。
3、1969年11月20日,吴忠仪表厂试制成功全国第一台自动控制高压阀,填补了我国仪表工业的一项空白。
4、1970年9月28日,西北煤机二厂建成自治区第一台单晶炉,拉出单晶硅,为宁夏发展电子工业创造了条件。同年11月12日,大河机床厂试制成功ZK5325.6型六角转塔数控坐标立式钻床,结束了国内不能生产的历史。
5、1975年5月28日,长城机床厂制造成功CSK20型数控车床,成为我国第一台通过国家鉴定的数控机床。
6、1978年11月21日,银川毛纺织厂、自治区轻工研究所等单位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864针传式电子提花毛毯织机。
7、1981年9月27日,西北煤机三厂生产的DS2B-40千瓦矿用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获国务院颁发的银质奖。
8、1982年7月,清河机械厂生产出自治区首批“百合”牌自行车,供应市场。
——据《宁夏通志·工业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