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工业基地迈向“山水园林·尚工逸城”

05.06.2017  10:04

石嘴山市5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石嘴山市——宁夏工业的摇篮,是国家“一五”和“三线”建设时期布局建设的煤炭工业基地。由于煤炭资源的枯竭,该市2008年被确定为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城市。从此,筚路蓝缕启山林,栉风沐雨砥砺行,石嘴山市踏上了漫漫转型发展之路。

  9年来,尤其是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石嘴山市在废煤矿上植树造林种花种草,在垃圾山上打造奇石公园,在烂泥沼中建成湿地公园……努力建设“山水园林新型工业城市”;坚定不移推进产业、民生、生态“三大转型”,产业经济在转型提质中稳步增长,破解一系列民生难题,不断拭亮“山水园林·尚工逸城”城市生态品牌,走出一条资源枯竭型城市成功转型的发展新路。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对2016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表扬激励的通报》。石嘴山市被国务院办公厅列入“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力度较大,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合作等工作成效突出”通报表扬范围。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石嘴山市将由全区工业的摇篮向技术创新的摇篮转变,由工矿时代向生态时代、现代旅游时代转变。

石嘴山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由杉杉集团投资45亿元的动力锂电池产业园投入使用。

  产业转型: 在成功突围中渐入佳境

  “去年将原有生产线全部淘汰,重新投资55.8亿元建设包括年产64万吨离子膜烧碱落后产能转型升级配套项目、年产12万吨水合肼、年产20万吨ADC发泡剂等项目为核心的精细化工循环产业链项目。”5月30日,宁夏日盛高新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柯允君介绍,以上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实现ADC发泡剂、水合肼国内市场份额达到80%以上,年销售收入超过66亿元、年均利税超过6亿元,可安置1500余人就业。

  杉杉能源(宁夏)有限公司偌大的车间里,一台台自动化智能设备高速运转着,经由湿法和火法生产线“浴火重生”的镍钴锰酸锂打包下线,进而生产出小型储能锂电池,填补了宁夏没有动力型锂电池产业的空白。“总投资45亿元锂电池材料项目全部建成后,将达到年产5.5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规模,年销售额有望达到500亿元。”该公司负责人石晓东说。

  目前,大地公司总投资80亿元的子午轮胎项目一期建成投产,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实现年产值30亿元;维尔铸造开发4大系列200多种产品年产值突破2.2亿元;申银特钢、大地循环等一批产值过百亿元项目投产达效。新兴项目加速推进,成为石嘴山产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器”。近年来,全市实施亿元以上项目326个,累计完成投资1016亿元,招商落地项目1400多个,到位资金1700多亿元。

  面对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石嘴山市出台《关于深化改革推动转型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强化政策支持加快推进“三大转型”的若干意见》等政策,市财政每年安排1.5亿元专项资金用于转型工作。实行市级领导和县区领导帮扶停产、减产企业责任制,加快重点企业转型发展。引导金融机构化解企业融资难,每年扶持3至5家企业上市融资。

  目前,总投资4.3亿元的沙湖与星海湖水系连通工程已付诸实施,总投资7.48亿元的“煤城·记忆”文化旅游景区已完成一期并投运,投入1.38亿元对天河湾黄河湿地公园、庙庙湖生态旅游区、惠民文化健身公园等旅游项目进行开发……“去年市财政专列700万元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撬动40.43亿元旅游产业投入,是过去10年旅游投入总和,将推动沙湖从观光旅游向现代旅游转变,打造‘大沙湖’生态旅游品牌。”石嘴山市旅游局负责人介绍,其中投资过亿元项目10个以上。

  五年争取中央和自治区各类专项资金153.76亿元,积极培育壮大新材料、装备制造、电石化工和冶金四大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新能源、生物医药、新型煤化工、纺织四大特色产业(“4+4”产业),提升以现代物流业、文化旅游业为重点的服务业。入库“4+4”企业达到59家,淘汰出库的煤炭开采、化工、冶炼等企业56家,累计淘汰落后产能622.7万吨,“4+4”产业工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48.6%,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8.2%。

  2016年,该市经济总量达到513.37亿元,年均增长8.4%。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47亿元,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1.51亿元。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8.6%。三次产业结构逐步优化,2016年底为5.1:63:31.9。非煤产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2%,逐步摆脱对煤炭资源的过度依赖。到2020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将占工业增加值比重23%以上,非煤产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70%以上。

  石嘴山市在国家扶持的67个资源转型城市转型绩效考核中,从2013年绩效考核等次排名52位,一举跃升到2015年度绩效考核等次良好,排名16位,居西部同类城市前列。这一成绩标志着“塞上煤城”在转型突围战中渐入佳境。

  “不遗余力攻坚克难转型发展,突出产业转型、结构调整,突出民生转型、增进福祉,突出生态转型、六城联创。坚持发展第一要务,聚力优势换道超车,打造石嘴山经济升级版,打响‘山水园林·尚工逸城’城市品牌。”石嘴山市委书记彭友东表示,今后要科学绘制转型发展、全面振兴美好蓝图,持之以恒推进“三大转型”。

  民生转型:不断为百姓幸福“加码

  “去年因车祸导致左腿骨折,花费4万余元,结果在第一时间领到了临时救助金。”5月30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东盛社区居民马淑琴说。2016年该市对995户家庭开展临时救助,累计救助重特大疾病265人次。在全区率先开展大病保险试点和工伤预防试点,实现基本养老、医疗、生育保险全覆盖。

  制定出台了《关于实施“创业富民工程”的意见》《石嘴山市扶持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等优惠政策,建立创业廉租房租金补贴和住房货币补贴制度,统筹做好农村转移劳动力、城乡就业困难人员、移民和退伍军人就业,支持高校毕业生、妇女等群体创业,新增就业8万人。

  近年来,石嘴山市强力推进民生改善由硬件向软服务提升转型。2016年,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5970元和11829元,是2012年的1.28倍和1.49倍。累计投入130多亿元,建成安居房5.36万套,16万困难群众住上了新房。完成老旧小区节能改造56.6万平方米,实施旧村整治52个48547户、改造农村危房1.4万户。

  每年拿出70%以上市级财政支出用于民生事业,每年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开展国家创业型城市试点工作,创建孵化基地和创业园41个,发放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3.49亿元。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全覆盖,在全区率先实行高龄老人津贴制度、病残津贴制度,连续11年调增养老金,彻底解决了7万多名农场工、集体工、家属工和2.4万名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问题。

  整合优化全市职业教育资源,组建宁夏工业学校,高标准建设宁夏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实施“两名三提高”工程,加快“校校通、班班通暨数字化校园”建设,在全区率先实现教育强市、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目标,在全国率先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目标。

  开启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龙头,统筹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法治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六城联创”工作。扎实开展公共环境整治、公共秩序整治和公共关系建设。大力推动美丽小城镇(村庄)规划建设,完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累计实施民生重点项目288个,总投资582亿元。

  “十二五”期间,该市实施劳务、生态、教育三大移民工程,投资8.1亿元搬迁安置移民4.44万人,实现移民就业1.9万人,移民人均年收入比2010年翻了一番。2016年全力实施产业发展、务工就业、自主创业、社保兜底4项脱贫计划,基础设施、金融、教育、文化、素质提升5项脱贫攻坚助力行动,实现稳定脱贫594户3189人,占全市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的30.5%。

  生态转型:一张蓝图抓到底

  “出门500米就能看到公园,感谢创城给老百姓带来看得见的实惠。”在汇泽公园锻炼的石嘴山市民陈莲琴说。近年来,该市共投资6.2亿元,为市民打造“500米公园圈”,先后建成公园26座,全市林业用地面积达201万亩,占总面积的25.2%。如今,“500米公园圈”已成为现实走进百姓生活。

  在沙湖星海湖水系连通工程施工现场,记者见到数十台大型挖掘机紧张施工,300余名工人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河道两侧绿化。“该项目总投资4.3亿元,目前已开挖河道5.5公里,预计今年8月将完成沙湖和星海湖河道连通,形成两湖对流循环,大大改善水质。”石嘴山市矿业集团总经理助理李守博介绍,该工程建成后将形成以沙湖为龙头的全域旅游格局。截至目前,该市累计实施生态重点项目95个,总投资129亿元。

  近年来,该市大力实施“产业对接、蓝天碧水、民心工程”,组织实施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防治项目,强化水、大气等污染防治。清理取缔非法经营户,涉煤企业全部建设储煤仓,有效控制了煤粉尘污染。在全区率先开展“以奖代补”方式开展秸秆收集处理、秸秆还田、秸秆饲草化利用,基本普及行政村生活垃圾收集覆盖。

  制定《石嘴山市“十二五”节能工作方案》《石嘴山市“十二五”节能降耗预警调控方案》《石嘴山市高载能企业搬迁实施方案》,按年度分解节能减排目标任务,推进企业环境保护信用等级评定和污染治理设施稳定运行强制制度。加大管理减排、结构减排和工程减排力度,逐步淘汰能耗高、效率低、污染重的技术和设备。开展工业企业排污状况“拉网式”排查整治工作,实行节能减排考核“一票否决”。

  “十二五”期间,全市关停200余家产能落后企业,万元GDP能耗下降2.996吨标煤,“十一五”和“十二五”万元GDP综合能耗分别下降24.9%和24.8%。累计新增公共绿地330万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12.5%,节能减排目标考核连续多年全区第一,恢复治理矿山废弃地22.3平方公里,恢复生态用地30平方公里。

  全力做好造林绿化、水系优化、城市美化“三篇文章”,实施湖泊湿地生态修复、采煤沉陷区治理、主干道路大整治大绿化等工程,开展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2.5%,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湖泊湿地面积达到415平方公里。2016年全市环境空气优良天气达到236天,PM10和PM2.5年均浓度同比下降8.1%和2.1%。

  五年来,石嘴山市打通山、水、园、林交汇互融的生态廊道,坚守工业主导,崇尚工业文明,提升城市的内在品质和文化“软实力”,“山水园林·尚工逸城”城市生态品牌愈发响亮,被列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记者 杨学农 龚其云 蒲利宏 /文 计 鹏 /图)

石嘴山国税局“营改增”一周年持续释放改革红利
  2016年5月1日凌晨,石嘴山国税局顺利开出首张增值税发票。一年来,该局连续打好全面营改增“开好票”“申报好”“分析好”“改进好”“辅导好”五场攻坚战役,完成了1.新华网
石嘴山市公路交通应急装备物资储备中心挂牌成立
6月8日,石嘴山市应急装备物资储备中心正式挂牌成立。交通运输厅
石嘴山市出台科技创新“双倍增”行动计划
  日前,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华网
石嘴山的绿色崛起之路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是国家“一五”时期布局建设的环保局厅
石嘴山市:加快创新驱动 建设创新之城
  新华网银川6月10日电(刘海燕)9日下午,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