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岁老人讲述宁夏抗战往事

08.08.2015  07:27

  上世纪90年代,杨应林老人花费8年精心整理汇编出10本“杨应林文史资料底稿”。8月7日,杨应林在家中翻阅其中一本底稿。

  几十年来,有关宁夏抗战的史料不少,但民间鲜有文字记录。

  1992年起,中宁人杨应林开始汇编整理近代以来的中宁历史。他前后采访数百人,并于2000年整理出10本“杨应林文史资料底稿”,其中就有老人自己的抗战记忆。去年8月,在当地文化部门的资助下,部分文史资料得以付梓成书。

  昨天,这位85岁高龄的老人向记者讲述了他所经历的宁夏抗战往事。当70多年前那段共纾国难的往事从他口中娓娓道来时,宁夏的抗战记忆不再是一串串枯燥的数字,而是变成了一个个鲜活的故事……

   “我在中宁见过鬼子兵”

  “我在中宁见过鬼子兵!”老人开口第一句话就让记者一愣:抗战期间,在中国军队的顽强坚守下,日寇的铁蹄从未踏入宁夏区域内,老人是不是记错了?

  “当时乍闻中宁来了鬼子兵,我也觉得不可思议,但他们是真的来了。”老人抬头瞧了记者一眼,继续他的叙述:

  “1939年夏季的一个中午,一位同学要我一起去中宁北街澡堂去看日本兵。我们来到澡堂门口时,发现很多百姓正在围观一辆敞篷汽车,车中间坐着十来个手无寸铁、身穿日军军服的青年人,由车四周多名全副武装的中国士兵严密看管。

  原来,这些日本兵已是被解除武装的阶下囚了。

  在此之前,八十一军在绥西前线俘获了100余名日军官兵,由于没有日语翻译,无法展开讯问,遂将这批战俘分批押送至兰州处理,中宁是必经之地。

  澡堂门口也有荷枪实弹的中国士兵守卫,他们向围观的百姓解释里面有日俘准备洗澡,闲杂人等不得入内。这道禁令反倒勾起我们这帮孩子的好奇心。家住澡堂附近的一名同学带我们爬到他家屋顶的房檐处,看到院子里有一拨等待洗澡的战俘,只见他们个个垂头丧气,有人还留着仁丹胡,窃窃私语着。

  稍后,一批日俘洗毕出来,车上等候的另一批日俘又被带入澡堂。这时,部分围观群众出于对日寇侵华的仇恨,跑上前朝日俘吐唾沫,‘不得无礼’,看守的中国士兵马上予以制止。”

  “中国军人让日本战俘洗澡,在物质上优待他们;同时又保护他们免遭羞辱,充分保障他们的人格尊严——我们中国军队不愧是一支仁义之师啊。”忆及这段儿时的见闻,杨应林老人仍感慨不已。

   “非主流”的抗战宣传

  “1938年夏,一支从西安开赴绥西抗日前线的国民革命军途经中宁,借住在我就读的宁安中心完小。恰好一位刘姓营长带有一部电影机,并在校园内栽杆拉幕,给我们这些小学生放映《炸广州》《保卫国土》等抗日纪录片。由于当时中宁不通电,电影又是默片,于是有一人负责手摇发电,另一人则实时讲解剧情进展。看到荧幕上日寇对我国城市实施的野蛮轰炸,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刻骨仇恨。

  除电影外,中宁还有歌曲、新剧、口号、标语等多种抗日宣传方式,但我却对‘火烧汪精卫’——这种‘非主流’的抗战宣传模式印象最深。

  中宁县城十字街口有座火神庙,内塑一尊火神泥像,庙外还塑有一尊七窍冒火的秦桧跪姿泥像。1940年3月,‘南京伪国民政府’成立,汪精卫出任‘主席’,消息传来,中宁百姓对汪精卫的卖国行为予以坚决声讨,并将火神庙前的秦桧泥塑改为汪精卫,汪精卫泥塑跪姿、七窍冒火。”

   知识青年投笔从戎

  “1943年秋,我考入位于平罗县黄渠桥镇的国立绥宁师范学校(以下简称“绥师”),次年秋,中国政府号召全国知识青年从军,并提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

  消息传来,绥师的青年师生们踊跃报名参军,我因年龄太小未能通过筛选。我校共有20余人应征入伍,我班就有4人:绥西的王东升、平罗的马振宝(回族)和银川慈幼院考来的高长河、吴同心。入伍前,学校为这20余名同学召开了盛大的欢送会,校长王志毅勉励他们进入部队后要服从纪律,苦练杀敌本领,早日凯旋,继续深造。

  以后得知,他们入伍后被编入二〇六师、二〇七师等部,多数服役于陆军,也有人成为伞兵,一律美式装备,并参加了中国远征军,出国奔赴缅甸、印度与日军展开作战。新中国成立后,绥师青年军回乡的只有马振宝一人,其余均英勇牺牲。”(记者 杜晓星 文/图)

40多年来,习近平始终对这件事很上心!
  【学习小组按】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宁夏新闻网
习主席体验过的兵工科技
   央视网消息 :5月16日,宁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