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万标本占地500平方米 56岁的宁夏昆虫馆免费开放
23万标本占地500平方米
56岁的宁夏昆虫馆免费开放
蜜蜂筑巢,让你现场看看蜜蜂的“家”。
价值2000元的蝴蝶标本。
这是一幅油画?不,它是一幅由蝴蝶翅膀制成的画。
野外采集的马蜂窝实景展示。
昆虫标本一角。
具有56年历史的宁夏昆虫馆正式免费向市民开放了!
该馆位于黄河东路的宁夏农林科学院内,馆内藏有23万件标本,面积500平方米,分为5个区域,共展出2000余件标本。此外,小朋友在这里还能体验标本制作,零距离感受昆虫世界的奇趣和“魅力”。
最大的昆虫有A4纸那么大
昆虫馆始建于1959年,当时就这座达到专业化标准。去年年底,宁夏农林科学院对昆虫馆进行了重装,本周正式对外开放。记者了解到,昆虫馆每周二至周六上午8:30至11:30、下午2:30至5:30免费向市民开放。
据介绍,该馆隶属于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由我国著名昆虫学家吴福桢先生创立。经过50多年的发展,宁夏昆虫馆囊括了宁夏不同生态环境的昆虫种类,总共收藏着23万头标本,其中针插标本15万件、幼虫浸渍标本6000多瓶、生活历标本200多套、玻片标本300多枚。此外,还有世界新种模式标本32件。
记者了解到,昆虫馆展出2000余件标本,其中最大的昆虫有A4纸那么大、最小的仅仅几毫米,最古老的一件标本金龟甲类至今已有56年历史。
孩子们还能亲手做标本
一进昆虫馆,记者就看到一幅巨大的“百蝶图”拼成栩栩如生的宁夏地图。昆虫馆中展出最多的也正是蝴蝶,共有100种,约300件。
宁夏农林科学院保护研究所所长沈瑞清介绍:“昆虫馆分为5个区域,分别是引黄馆区、贺兰山区、黄土高原区、戈壁荒漠区和沙漠区。”
在引黄馆区的玻璃展柜里,陈列着黄河地区的各类湿地昆虫。而在贺兰山区则能见到甲虫、瓢虫等小型昆虫,比较适宜贺兰山一带干燥的气候。在黄土高原区,除了比较少见的黄环蛱蝶外,还设有“科普触屏机”,只需轻轻触摸,机器就会系统讲解各类昆虫的生物知识,并模拟发出昆虫的叫声。
不过要说最有趣的,还属“戈壁荒漠区”的马蜂窝,据工作人员介绍,这个蜂窝是从野外采集回来的,已经存放了上百年。
除了5个展区外,馆内还设立了8个分室,详尽展示了枸杞负泥虫等上百种粮食产业常见害虫,让市民提高防治害虫的意识。
“这间屋子是我们专门为孩子准备的标本制作室。”沈瑞清一边指着墙上挂出的“昆虫标本制作说明”,一边介绍:“每一头昆虫标本针订时都有严格的区分和规定,今后还计划增设显微镜和制作工具,这样孩子们将有机会亲手制作出自己喜欢的昆虫标本。”
记者 张慧/文 郎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