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十三五” 再绘新蓝图
展望“十三五” 再绘新蓝图
——解读《银川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
纵览纲要
纲要第二、三、四、五章,分别围绕发展目标、创新、开放、协调四个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和部署。
第二章以“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把“十三五”发展目标、五大发展理念、五个坚持进行了阐述。
纲要第三、四、五章,分别围绕创新、开放、协调三个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和部署。
第三章以“坚持创新发展,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把创新摆在了全市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从“大力培育创新创业能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着力推动新型工业化”等七方面对工作进行了安排。
第四章紧紧围绕“坚持协调发展,统筹区域城乡建设”主题,贯彻“全域银川”和“统筹城乡”理念,分别就“构建大银川都市区发展格局”“优化提升城市功能”等环节进行了详细安排。
“坚持绿色发展,营造良好生态环境”是第五章主要内容,并从“构建全域生态保护体系”“逐步推进水生态安全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具体规划。
数说纲要
80家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80家以上。
40万
全市人才总量达到40万,培育和引进10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00名省级高层次人才,1000个左右具有较强产业创新力和驱动力的创新创业团队,10000名产业发展和经济社会急需的紧缺人才。
40个
培育40个规模化有机水稻生产基地。稳固有机水稻生产面积10万亩~13万亩,并全部完成有机认证和品牌认证。
800吨
建设并完成酒庄20个,争创3个国际知名酒庄酒品牌,年设计生产能力800吨。
500亿元
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8%,到2020年达到500亿元以上。
8.5%
力争到2020年将银川市打造成西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要基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5%。
300亿
全市信息技术服务业产值达到300亿元目标,新三板挂牌企业总数达到20家,有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数量达到100家。
70%
互联网宽带接入率达到80%以上,无线宽带网络覆盖率达到70%以上。
180万
全市城镇常住人口达到180万人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8%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左右。
75%
力争到2020年,市域内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气比率达到75%。
4.5%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下。
100万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0万人。
97%
严格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在全市30家大型超市安装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保持全国农产品抽检合格率97%以上。
精彩片段
引导酿酒葡萄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大力推进贺兰山东麓葡萄种植基地和西域文化风情的葡萄酒庄规划建设,重点抓好贺兰山东麓葡萄文化博览中心、国际葡萄酒风情小镇、银川综合保税区葡萄酒贸易加工区和张裕摩塞尔十五世酒庄等品牌工程项目建设,培育葡萄酒产业集群,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东方葡萄酒产业和国际休闲旅游业基地。
打造现代纺织产业集群
以灵武市、贺兰县、滨河新区、综保区等纺织加工园区为基地,着力提升羊绒纺织、棉纺、麻纺、化纤混纺等产业集聚群发展水平,加快培育服装设计团队和自主品牌建设,引进国内外服装龙头企业,实现多样化、规模化发展,提高产品设计和服饰展销水平。依托恒天如意科技城,推动“一城带四园”协同发展,打通煤炭、化工、生态纺织产业上下游链条,实现现代纺织全产业链发展。
打造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产业集群
以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加工为核心,发展食品加工、特色文化用品加工等轻工业产业,带动现代种植养殖业、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和特色服务业的发展,建成中国最大的清真食品与穆斯林用品集散地以及世界穆斯林食品文化博览中心。以“规模化、规范化、高品质”为目标,着力打造“健康安全”的清真食品和穆世林用品金字招牌。积极办好国际哈拉俩里(清真)认证中心,着力将银川清真园区打造成中阿清真食品及穆斯林用品博览交易基地。
打造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
以单晶硅棒、切片、电池组件及蓝宝石晶体、晶元为重点,加快高技术陶瓷制品材料、多晶硅及单晶硅等光伏材料、电池材料、蓝宝石晶体等新材料产业发展。依托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隆基3GW单晶硅棒、3GW切片和500MW组件、180万片半导体级单晶硅及碳化硅等项目建设,加快从生产加工向研发设计等价值链高端突破,实现从“单打冠军”向“集团军”迈进。
打造现代装备制造业集群
紧盯国际国内技术前沿,瞄准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大力发展以自主品牌和自主技术为主的装备制造、精细化工产业,加快从加工装备为主向自主研发制造为主转变。重点以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永宁望远工业园、贺兰德胜工业园为基础,围绕智能化成套输变电设备、精密仪器仪表等重点领域,抓好数控机床、机器人、3D打印设备铸造、高端轴承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
打造智慧城市产业集群
充分利用银川市发展大数据产业、推进大数据应用的历史机遇,按照“众筹、众联、众包、众创、众享”的要求,落实“互联网+”先进理念,加快公共服务领域的信息开放与共享。全面推进“智慧银川”和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建设,依托中兴智慧研究院、iBi育成中心、WCA电子竞技游戏等平台,打造集云计算、教育、交通、旅游、家庭服务、养老服务、医疗健康、物联网、互联网、游戏动漫等产业于一体的智慧城市产业集群,真正使信息产业从空间上聚集、在产业上链接。
发展通用航空产业
依托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和银川综合保税区建设银川临空经济区,着力打造“一基地一社区三中心”,即“航空器研发制造与维修基地、航空主题社区、通用航空运营中心、通用航空物流中心、通用航空服务中心”,与滨河新区、综合保税区相融相促,形成“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促进通用航空全产业链发展。在银川滨河新区布局建设小飞机制造项目和航空产业园,将其建设成为集聚发展宁夏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产业、飞机产业的重要承接平台和外向型经济的窗口,扩大宁夏乃至西北地区同亚欧国家的直接交流和贸易往来。
沿黄河形成“一河两岸三域”的空间格局
其中“一河”是指以黄河为轴线,串联大银川都市区核心区的各个组成部分,成为沿黄城市带的核心区域,规划突出黄河的生态景观、旅游文化功能,在加强保护的同时,凸显城市特色。“两岸”是指大银川都市区黄河东西两岸统一规划,协调联动发展。“三域”指银川市区、吴忠城区和宁东新区形成相互错位、功能互补、协调统一的发展格局。
积极打造银川副中心城区产城功能
按照疏解银川中心城区非核心功能的要求,积极推动产业调整和产业转移。重点将滨河新区副中心城区的工业开发区、临港工业区、综合保税区等功能区进行整合,积极开展组建中阿自由贸易区的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中阿自贸经济合作园区建设。
构建智慧城市服务体系
在通过“一图一网一云”顶层设计构架和全新的PPP商业模式,形成智慧政务、医疗、交通、教育、环保等10大重点领域13个特色模块,构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银川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城市管理、交通组织、地下空间、公共安全、医疗教育等重点领域的深度开发应用。以智慧城市为支点,推进“惠及民生、城市管理、产业衍生和投资迭代”进程,以信息技术升级未来城市格局,为产城融合、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支持,让城市更加便民、宜居,优化城市服务品质,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和管理水平。
构建城乡生态屏障体系
按照“一山三区五廊道”构建市域生态屏障体系。“一山”即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与防风固沙生态体系;“三区”即银川市域水源生态保护区、阅海湾水系与生态湿地保护区、黄河西岸生态湿地保护区等,“五廊道”即贺兰山东麓、黄河金岸、唐徕渠两岸、艾依河两岸、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生态防护林等五大生态廊道的保护与建设。
图读重点项目和工程
领军人才培养计划
■每年选拔2名左右领军人才重点培养 ■选拔具备申报院士潜质的领军人才重点培养 ■每年引进10名左右具有国际水平的华侨华人专家
青年拔尖人才培养工程
■选拔20名左右国家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60名左右自治区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100名左右自治区优秀青年后备骨干人选
打造滨河新区全域5A级旅游景区
■古人类文化和长城藏兵洞军事文化项目 ■黄河古渡民俗文化项目 ■兵沟旅游区自驾车休闲运动项目 ■二期军事文化体验拓展和黄河观光船项目
基本建立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
■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健康产业基地 ■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和区域特色的“国际健康城”
银川滨河新区布局建设小飞机制造项目和航空产业园
■建设宁夏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产业、飞机产业的重要承接平台 ■扩大同亚欧国家的直接交流和贸易往来
组建“银川市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中心”
■打造城市管理的“银川标准” ■构建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基本形成“半小时通勤圈” ■建成“一环两横三纵”的城市快速路网 ■力争开工轨道交通1号线,完成快速公交4条线路的建设
增加不少于42000个停车泊位
■发展27个重点步行片区 ■划分13个自行车交通重点发展地区 ■计划增加270个智能公共自行车服务亭 ■32处敞开式智能公共自行车棚 ■在中心城区形成“一环、十八线”的绿道结构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严守“三条红线” ■限制深层地下水开采(记者 李慧娟/文孙辉/制图)
来源: 银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