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塔山下的洗礼
宝塔山下的洗礼——宁夏政法系统领导干部培训班侧记
10月23日至26日,来自宁夏政法系统的87名学员齐聚中国延安干部学院,进行了以“弘扬延安精神、践行‘三严三实’”为主题的培训学习。
在3天的学习中,学员们深刻领会延安精神的深厚内涵和时代价值,接受了革命传统教育和党性教育,经受了心灵的洗礼。
学党史,深刻领悟延安精神
10月24日上午,在延安干部学院的开班式上,自治区党委政法委主要领导指出:“党在这里培养和形成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延安也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和确立指导地位的圣地,来这里学习,接受一次革命传统教育和党性教育,大家能够更直接感受延安精神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能更深刻领会延安精神的内涵精髓和时代价值。”
在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旧址,通过现场参观和学院教师的讲解,大家一致认为:峥嵘岁月铸就了共和国坚实的司法基础,辉煌历史孕育了新时代的审判作风,陕甘宁边区司法实践为我们今天的司法工作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
随后,学员们来到巍巍宝塔山下,在鲜红的党旗前,高举右手,重温入党誓词。
在之后的2天学习中,学员们相继参观了杨家岭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等。中国共产党在延安领导革命的13年历史,在学员们的心中,有了清晰的轮廓。
互动交流,理想信念得到升华
回顾党中央在延安的13年,激情唱响《东方红》《保卫黄河》《将士出征歌》……交流学习氛围在学员中日益浓厚,思想观念转变悄然完成。历史和现实的贯通,被越来越多的学员所领悟。
课堂上,大家踊跃发言,结合课堂教学和日常实践,谈认识、谈体会、提问题。
“延安精神是人民法院作风建设的保证,作风建设是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我们要弘扬延安精神,以更严的制度加大对‘十个不准’、‘十个严禁’等铁规禁令的落实。”一名学员在发言中这样说。
《延安的红色岁月》《延安文艺座谈会》《联系群众的楷模》《延安时期大事记述》……在延安干部学院宿舍里,学员们如饥似渴地阅读延安革命历史书籍,都想希望将这些精神财富全部收入囊中,消化入心,化作公正司法、服务人民群众的源源动力。
在课堂互动交流中,一名学员说:“新时期,公安机关要继承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以群众需求作为公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判公安工作的标准。”
认真学习,砥砺思想有收获
学习期间,自治区党委政法委、自治区高级法院、自治区检察院主要领导都把自己当作普通学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认真听课,专心学习。现场教学时,他们提着书包,拎着塑料折叠小马扎,和学员们一起爬坡、参观、听讲。在延安学习的3天时间里,学员们严格遵守纪律,没有一人接受宴请。培训学习大多是现场室外教学,尽管天天阴雨绵绵,阴冷潮湿,但没有一个人耽误一堂课,没有因此更改一次教学日程。
学习期间,每天的课程都排得满满的,即便夜幕降临也不休息。每天一吃过早餐,学员们就早早坐在教室里等待开课。课堂上,老师精彩生动地讲解、引导,学员们如饥似渴地聆听、记笔记,大家都想在短暂的培训学习中更多地了解党的光荣历史。
每一次现场教学,总有收获;每一次课堂聆听,总有感悟;每一次交流发言,总有启发。
短短3天的学习,延安精神的种子在学员们心中生根发芽。通过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群众路线教育,极大地促进了全区政法系统“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开展。(记者 任建中)
来源: 宁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