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宁夏青少年吸毒逐年增加 属高危人群
继去年底明星吸毒事件集中曝光之后,近日又有明星被曝吸毒,这使得“青少年吸毒”“吸毒年轻化”等问题再次成为社会热点。日前记者采访了解到,宁夏青少年涉毒案件逐年增多,成为最易受到毒品侵害的“高危人群”。
在新增吸食合成毒品人群中,九成以上是青少年,最小的仅13岁
1月9日,年仅20岁的年轻人小马因涉毒失去了自由。从最初寻求刺激吸食冰毒,到成为贩毒老板的“马仔”,靠送货赚取吸毒的费用,小马越陷越深。
自治区禁毒委员会有关统计表明,近5年,宁夏吸食海洛因人数年均增幅20%,吸食冰毒等合成毒品的人数年均增幅达40%,在新增吸食合成毒品人群中,青少年占到90%以上。青少年已成为最易受到毒品侵害的“高危人群”。
宁夏查获的涉毒违法犯罪人员中,年龄小于20岁的达600多人,最小的仅有13岁。自治区公安厅禁毒总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境外毒源持续存在、国内毒品加工制造活动屡禁不绝的大环境影响下,宁夏毒品消费市场持续扩大,海洛因等传统毒品仍在蔓延,冰毒等新型合成毒品来势迅猛。其中,年轻化趋势是当前宁夏禁毒工作的一个新变化,特别是吸食合成毒品者,青少年占了较大比例。
宁夏全区累计登记在册吸毒人员2.4万余名,35岁以下青少年占到44%
春节前夕,在银川市强制隔离戒毒所,记者见到25岁的小李。作为一个富二代的大学生,他原本衣食无忧,前程似锦。然而,就在他信心满满开始创业时,冰毒悄无声息地“绑架”了他。
“还记得第一次吸毒时的情景吗?”
“记得。一次聚会后,朋友说解酒的最好办法就是‘溜冰’。”
“吸后什么感觉?”
“亢奋,睡不着觉。”
小李告诉记者,第一次接触冰毒后,他感觉并没有上瘾,也感觉毒品没有传说中的那样可怕。逐渐,他开始放纵自己的行为,“溜冰”成为每次酒后寻求刺激的方式,甚至成为结交朋友的最佳途径。
2013年,小李申请创业贷款,开办了一家上规模的酒吧。原想彻底戒掉毒品,全身心投入创业,却没有逃过身边“朋友”的诱惑。小李吸毒的次数越来越多,直至2014年9月15日因吸毒被警察抓获,开始了强制隔离戒毒的生活。
“你后悔吗?”
“后悔,我出去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清理朋友圈……”银川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副所长高伟介绍,所谓合成毒品,是相对于鸦片、海洛因等传统麻醉毒品而言,属于化学合成的精神药物,它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吸食后会在短时间内让人出现情绪高涨、体能加强等症状,因此一些青少年误以为合成毒品有助于减轻工作和学习压力。其实,合成毒品对人体的危害不亚于海洛因等传统毒品,只不过作用机理不同而已。合成毒品损害的是人的大脑中枢神经,长期吸食会导致精神分裂、行为失控,极易造成暴力犯罪和艾滋病、性病传播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