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现代农业绘就新画卷
“天下黄河富宁夏”。黄河流经宁夏393公里,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灌溉条件,丰富的农业资源,造就了“塞上江南”的美丽风光。
“水稻种植在宁夏历史悠久,但传统种粮方式效率低、利润空间小。这几年,水稻产业在发展现代化农业方面走在前列。”来到青铜峡市的水稻生产示范基地,宁夏正鑫源现代农业集团董事长包立新告诉记者,“现在,公司发展有机农业,生产高端优质的水稻产品,并通过电商等途径树立品牌,在全国范围打开市场。”
20世纪80年代,包立新回乡创业,从创办米面加工厂起家,几十年的探索实践让他积累了不少经验,也带领公司通过水稻基地、农业机械等业务不断探索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路径。自2009年起,公司在有“贡米之乡”之称的青铜峡市先后流转土地12600亩,依托当地土壤富含硒元素的优势种植富硒水稻,建立了全区规模最大的有机水稻生产示范基地及黄河金岸现代农业万亩水稻高标准示范区。
在包立新看来,以工业理念发展现代农业是未来的方向,也是多年实践证明了的正确之路。“比起传统耕作方式,规模化、标准化种植生产更有利于农业机械的运用,能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例如我们生产的收割机,一天收割80亩水稻,效率是以前的4倍。”包立新说。
“叶盛贡米”“塞外香”“兴唐”“法福来”……品牌源自品质,气候和地理环境的优势造就了品质优良的宁夏水稻,也让宁夏大米品牌声名远播海内外。在首届中国大米品牌大会评选的“中国十大好吃米饭”中,宁夏的大米品牌就占了两席,多家龙头企业在种植、加工、品牌打造、营销等方面发挥了带动示范作用。
除了传统水稻产业外,在宁夏南部的六盘山市原州区,冷凉蔬菜成为特色优势农业的“新生力量”。2000米左右的高海拔、6摄氏度左右的平均气温、充足的光照,加上昼夜温差大、无工业污染、病虫害少的优势,使当地成为生产优质蔬菜的沃土。
来到姚磨·闫堡万亩冷凉蔬菜基地,展示区的南瓜、辣椒、西红柿、茄子等十几种色彩饱满的蔬菜映入眼帘,菜地里大片整齐的羽衣甘蓝、花椰菜等绿色蔬菜望不到边际,几位女工正在地里忙着除草、打理菜苗。
正在打工的何在拜对家乡农业产业的发展感受深刻:“我现在在基地打工一天能挣80元。以前没有想过家门口可以这么大面积地种蔬菜,我们自己种了也没有销路,现在产业发展起来了,也增加了我们的收入。”
十几年前,姚磨村以种植玉米、小麦为主,受干旱、大风、霜冻等自然灾害影响大,产量差,农民收入低。2008年,返乡的姚选当选为姚磨村的党支部书记,成立了瑞丰蔬菜产销合作社,通过流转2000亩土地建起原州区首个冷凉蔬菜基地。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带动了周边多个村共同发展冷凉蔬菜,基地也发展到了近4万亩。“农民以土地、现金入股方式参与蔬菜产业发展,年底进行分红;每天在基地打工的也有350人次以上。用这种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大家增收致富,并转变传统的种植观念。去年,姚磨村人均收入达1.35万元,80%的收入来自冷凉蔬菜。”姚选说。
“这里的蔬菜生长周期长,不需要农药,因此蔬菜质地脆嫩,肉厚纤维少,价格也更高。”原州区委常委、副区长刘世贤说,“同时,气候特点让宁夏的冷凉蔬菜与其他省市的蔬菜错开成熟期,促进了宁夏冷凉蔬菜在全国的推广。比如广东人喜爱的菜心,有不少就来自宁夏的冷凉蔬菜基地,现在人们不仅知道广东菜心,也开始打出宁夏菜心的牌子了。”
近年来,原州区建成以北部清水河谷川道区为轴线的生态型冷凉蔬菜产业带,共建成3个万亩、12个千亩标准化露地蔬菜基地和26个设施农业园区,带动全区种植冷凉蔬菜20.2万亩,年蔬菜产量70.8万吨,总产值11.05亿元。
“宁夏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产值已占农业总产值的87%,探索出了具有宁夏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宁夏回族自治区农牧厅副厅长赖伟利指出,宁夏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施特色产业优质产品品牌战略,优质粮食、现代畜牧、酿酒葡萄、枸杞、瓜果等“1+4”特色农产品生产正不断向高品质、高端市场、高效益方向发展。(记者 鲁元珍 彭景晖 王建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