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工业企业“两化融合”系列报道之二

14.07.2016  14:11

共享:从“傻大黑粗”到“窈窕淑女

——宁夏工业企业“两化融合”系列报道之二

  “傻大黑粗”的铸造业在“十三五”期间,如何实现绿色、环保、转型,成为铸造行业发展的关键词。记者从自治区经信委了解到,宁夏通过大力推动“两化融合”,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工业发展方式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依靠信息和知识驱动的生产效率提升转变,使“傻大黑粗”的铸造业,变成了“窈窕淑女”,为传统产业走向智能发展趟出一条创新之路。

  两化融合,让传统铸造实现颠覆性改造

  为实地了解宁夏铸造业的变化,记者走进宁夏共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传统铸造车间,机器噪声隆隆,黑色粉尘遍布车间每个角落,还有刺鼻的气味。工程师乃晓文告诉记者,传统铸造一般要经过木模、砂型、砂芯、浇铸、组装等环节,木模设计制作就需要大约1个月,再把打磨好的树脂块拼在一起组成模具,在里面浇上烧融的铁水,待冷却后进行机加工。生产一个大型装备的核心配件铸件,前三道工序最少需要3个月,而木模经过多次使用后会出现磨损,产品精确度会受影响。另外,在制砂型和砂芯的过程中,需要使用一些化学制剂,对人体有一定损伤,这些问题一直令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企业备受困扰。

  从传统铸造车间出来后,记者沿厂区的一条小路,来到了“3D打印智能工厂”。干净整洁、明亮恒温的铸造车间,让记者仿佛走进一个全新的世界。在这里,看不到黑黢黢的“大块头”木模和砂箱,取而代之的是巨大的封闭式3D打印机。乃晓文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被称为“世界工厂”,但由于制造业大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能源消耗较大,还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企业利润率低下,与国外同类产品竞争处于相对劣势地位。“现在我们共享装备利用3D打印技术,仅一周时间就可直接打印出成品砂芯,大大缩短了设计时间,误差也从原来的1毫米降到了0.3毫米,不仅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还彻底告别了传统铸造业‘傻大黑粗’,实现了绿色、环保。

  智能制造,让传统企业称霸世界

  乃晓文介绍,2014年我国铸件总产量达到4620万吨,较2013年的4450万吨增长了3.8%,连续15年位居世界铸件产量第一大国。作为中国铸造行业综合百强和领军企业,共享集团经过近50年的发展已成为一家集铸造、机械制造、化工、钢结构多元化发展的企业,其大型燃气轮机铸铁、铸钢件占世界市场供货量的40%左右,市场占有率世界领先。

  但是,铸造行业整体粗放发展,效率低、能耗高、排放多等问题一直阻滞着企业的发展,如果不转型升级,企业就有可能被市场淘汰。为适应市场和新技术的快速发展,2014年,共享集团按照自治区经信委的“两化融合”要求,大胆提出了“数字化引领、创新驱动、绿色制造、效率倍增”思路,成为全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首批贯标试点企业。

  “为打造智能化工厂,我们组建了由材料学、计算机、机械工程、电气自动化等不同‘军种’组成的中国铸造业第一批吃螃蟹‘集团军’。经过一年多努力,集团成为我国首批200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也是宁夏唯一一家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的企业。”乃晓文自豪地说,2015年,共享集团获得全国首批46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称号,承担了国家“铸造行业智能制造工厂/数字化车间综合标准化项目”,“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助推共享集团智能制造走向全国前列。

  自治区经信委主任沈左权告诉记者:“工业化最基础的产业就是铸造业,在全世界60%的铸造业还在使用传统生产方式,共享集团已经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大环境下,建起了自己的智能工厂,通过采用世界一流的互联网装备和3D打印技术的应用,让有数千年历史的铸造产业实现了浴火重生。”(记者 阎文华 实习生 谭景元)

  来源: 宁夏日报

宁夏:让职业技能培训惠及更多“三类”帮扶家庭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记者 谢建雯)记者近日从新华网
既要“面子新”又要“里子实” 大武口老旧小区改造暖民心
  “改造后,小区的路平了、灯亮了,家里暖和了,我们的心也暖和了。”近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永欣园小区9号楼居民孙群告诉记者。2021年,大武口区投资1.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