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实现多赢

21.07.2017  12:52

  7月20日,宁夏高效节水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试点观摩座谈会在吴忠市召开。记者在会议上获悉,宁夏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成效显著,实现多赢。据测算,与传统灌溉相比,平均亩节水50%以上、节肥30%、增产20%、节本增效215元,全区设施农业滴灌技术实现全覆盖。同时,通过水权转换,农业节水还走出了支持工业发展的新路径。目前,全区已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65万亩。当日,还启动了全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

宁夏高效节水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试点观摩座谈会召开现场。

  近年来,宁夏不断探索以滴灌、喷灌为主的高效节水灌溉方式,挖掘水肥一体化输送、精准灌水至作物根部的潜力,开展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先建后补”等方式撬动社会资本投资,并通过创新农民用水协会服务模式以及拓展开展金融贷款、土地托管、设施管护等工作,逐步调整农业水价水权制度倒逼市县政府节水。同时,依托现有水源条件,加快膜下滴灌技术由经济作物向马铃薯、玉米等粮食作物拓展,促进传统灌溉向节水灌溉、精细灌溉、智能灌溉转变,大大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和水分生产效益。全区还推广以全膜双垄沟播为核心的春秋覆膜旱作节水技术120万亩,覆膜保墒技术与露地粮经作物相比,亩产量与产值均增长一倍以上,较常规覆膜一般亩增产10-30%左右。全区坚持“以水调结构、以水定产业、以水定规模”,目前,全区粮食生产夏秋比例已由2007年的34:66调整为15:85。全区开展的水资源使用权确权登记和水权交易工作通过试点,在中宁县成立了水权交易中心,开启了农业节水水权向工业用水转换的新突破,将为有效解决工业用水紧缺矛盾提供借鉴。(记者 王霞)

覆膜保墒旱作农业成为我区粮食新的增长点
  我区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旱作农业区现有耕地面积1200万亩,占全区总耕地面积73%,其中:旱作耕地面积940万亩,占旱作区总耕地面积的78%。建国以来66年间,干旱年数达53年,干旱发生频率高达80%,造成粮食产量低而不稳,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我区农技推广部门根据中南部山区各地自然降雨等资源条件,经过多年系统试验示范,集成创新出全膜双垄沟侧播、全膜覆土穴播、起垄覆膜覆土、滴灌水肥一体化、一次性施肥等旱作节水技术,建立了适应我区所有旱地作物的覆膜保墒栽培模式。2016年,中南部山区累计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92万亩、水肥一体化技术24万亩、秋春覆膜面积223万亩,其中: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120万亩。中南部山区粮食总产147.农业
覆膜保墒旱作农业成为我区粮食新的增长点
  我区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旱作农业区现有耕地面积1200万亩,占全区总耕地面积73%,其中:旱作耕地面积940万亩,占旱作区总耕地面积的78%。建国以来66年间,干旱年数达53年,干旱发生频率高达80%,造成粮食产量低而不稳,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我区农技推广部门根据中南部山区各地自然降雨等资源条件,经过多年系统试验示范,集成创新出全膜双垄沟侧播、全膜覆土穴播、起垄覆膜覆土、滴灌水肥一体化、一次性施肥等旱作节水技术,建立了适应我区所有旱地作物的覆膜保墒栽培模式。2016年,中南部山区累计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92万亩、水肥一体化技术24万亩、秋春覆膜面积223万亩,其中: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120万亩。中南部山区粮食总产147.农业厅
覆膜保墒旱作农业成为我区粮食新的增长点
  我区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旱作农业区现有耕地面积1200万亩,占全区总耕地面积73%,其中:旱作耕地面积940万亩,占旱作区总耕地面积的78%。建国以来66年间,干旱年数达53年,干旱发生频率高达80%,造成粮食产量低而不稳,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我区农技推广部门根据中南部山区各地自然降雨等资源条件,经过多年系统试验示范,集成创新出全膜双垄沟侧播、全膜覆土穴播、起垄覆膜覆土、滴灌水肥一体化、一次性施肥等旱作节水技术,建立了适应我区所有旱地作物的覆膜保墒栽培模式。2016年,中南部山区累计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92万亩、水肥一体化技术24万亩、秋春覆膜面积223万亩,其中: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120万亩。中南部山区粮食总产147.农业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