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产业发展和重点工作现场交流会之工业综述
原题为: 负重前行 逆势蝶变——宁夏产业发展和重点工作现场交流会之工业综述
宁夏钢铁集团投资建设的凤凰城建筑科技公司年产120万吨高强成型钢筋和桁架楼承板项目,2018年将实现自治区范围内钢筋加工配送全覆盖。记者王鼎摄
工业是宁夏经济的核心。工业强,则经济强。
宁夏产业发展和重点工作现场交流会期间,与会代表频频为宁夏工业成绩单点赞。
从南到北,由山到川,管道交织成网,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焊花飞溅,机器轰鸣。面对经济持续下行的压力,宁夏工业负重前行,在保增长、调结构中蓄势积力、寻找生机。
今年以来,自治区政府积极实施差别化电价、扩大电力直接交易、促进项目达产达效、建立产业发展引导基金等18条调控措施。自治区经信委领导分组包抓五市、强化运行监测分析、积极落实调控政策,努力保持工业平稳运行。1月至8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603.3亿元,增长7.1%。在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方面,1月至8月,全区完成工业投资927.4亿元,同比增长13.6%。由自治区经信委重点监测的39个重点工业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完成投资248.4亿元;全区计划实施的610个重点工业项目中,已开工项目498个,开工率达到81.6%。
在产业发展的换挡期、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宁夏工业出现了重工业涅槃、轻工业新生的现象。1月至8月,宁夏新型煤化工、纺织、医药、机械装备、新能源等行业工业增速均在17%以上,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冶金、电力、建材等行业增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全区轻、重工业比达到17.4:82.6,轻工业上升3.9个百分点。
(一)
位于石嘴山的宁夏德信恒通管业,依靠人才和科技填补了西北地区管道配件技术的空白。该公司在生产低温钢、不锈钢等传统管道配件基础上,开发了有色金属钛材、镍基合金管件,今年一年就获批4项国家专利。钛材管件已进军航天航空、军工、大型舰船等尖端领域。
加快技术革新,不断提高锰矿综合利用率和金属锰的年产能,世界最大的电解金属锰生产企业——天元锰业赢得了创新的主动权。
在天元锰业三期30万吨电解金属锰项目现场,年产30万吨电解金属锰的4条生产线已全部建成投产,年可新增工业总产值60亿元,解决就业5000余人。该项目采用中国环境科学院最新研究成果,对废水、废渣实行全封闭处理,实现了废水达标排放、废渣无公害化处理,有些核心技术的市值已达数亿元。企业从南非、加纳引进品味高的矿石,吨产品的耗能、生产辅料用量明显减少,锰渣排放量比同行业低近3.5倍。
创新,引领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开放宁夏”建设的号角吹响,宁夏企业以全球市场为目标,“走出去”的步伐已然迈出。今年9月,宁夏天元锰业与三家香港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实现战略重组,为今后在国际市场竞争打下坚实基础。
在青铜峡市杭萧汽车精密零部件制造产业园,适用不同车型的精密汽车轴承、特种钢管、数控设备等7大类1500多种产品展示排列,70%的产品定向销往欧美。据介绍,奥迪、奔驰、福特等世界名车的轴承很多都来自这里。
银川综合保税区的口岸操作、保税物流、保税加工、保税贸易等功能,吸引了一大批区外有实力的企业入驻,推动了宁夏外向型经济发展。
山东如意时尚科技公司利用银川综保区进口棉花无配额限制、进口设备无利税等优势,引进世界最先进的德国赐来福全自动气流纺纱机,建设日产800吨高档纺纱车间。总投资5.7亿元,建设厂房5万平方米、仓库4.5万平方米及配套工程,目前一期已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