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中医李培润是个“现象”

09.01.2015  11:37

    李培润很火。

    火到什么程度?

    他每周坐诊4次,每次接诊45个病人,提前3天预约挂号,20个接线员同时接听电话,两三分钟就能全部挂完。很多病人连着十几天打电话挂号挂不上。

    他是宁夏中医研究院连续7年的“门诊量冠军”:从年接诊7000人次,一路刷新到8000、9000,2013年突破了万人大关,达到1.1万人次。

    1.1万人次是个什么概念?意味着365天全年无休,平均每天要接诊30.14个病人。

    照常理说,如此“”的医生,应该是医院里的“赚钱神器”,可是李培润似乎并没有受到“特别对待”。

    一位院领导曾经当着他的面说:“像你这样的大夫,哪个院长喜欢你?看着每天门庭若市,就是不赚钱!

    他也暗自奇怪,并向一些“高人”求教赚钱之道,“高人”给他开出“秘方”——“你一天那么多病人,逮住一两个不就行了,多开单、多提成,收入不就上来了?

    这个“秘方”李培润从未用过。

    行医多年,他开出的处方平均费用在医院排名垫底,平均一张处方不超过20元钱,有的甚至只有几毛钱。

    永不妥协的个性加上特立独行的做法,久而久之,中医李培润成了宁夏医学界的一个“现象”。

     中医就用一个东西说话:口碑

    几天前,一位80多岁的患者在女儿的带领下找到了李培润。

    老人是抗美援朝的老革命,感冒输液一个多月,花了几千块钱都没好,女儿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想找中医调一调。

    老人伸手,李培润号脉。问诊半天,老人一字不答,只用一种怀疑的眼神看着李培润。

    那是一种李培润熟悉的眼神——“得病很久很无助,遇到医生又怀疑,希望得到帮助,却又带着半分失望的眼神。因为心情复杂,所以眼神也很复杂。

    把完脉,李培润给老人开了一张药方。

    到楼下划完价,一服药只有8.2元。

    老爷子说啥也不肯拿药,嫌弃地说:“几千块钱都没治好的病,8块多能治好?”女儿把药装好,硬拉着老人往回走:“咱回家试试”。

    3天后,老人又来了,一进门就传来朗朗笑声,颤颤巍巍伸出双手握住李培润的手,“李大夫,谢谢你,那天对你不礼貌,见笑了。

    李培润接诊的患者中,有很多并不相信中医。

    曾经有位患者问:“那么多高科技的仪器和检查设备都治不好,一个中医用几个手指头把个脉,开点草药回去,病就能看好?

    医院内部搞宣传的人也曾经请教李培润:“您给出出主意,我们该咋样宣传?

    李培润说,中医就靠一个东西说话:口碑。

     好中医不是一天炼成的

    1982年,李培润从宁夏新医学校毕业后回到出生地同心马高庄乡卫生院,成了一名乡镇医生。

    信息闭塞的西北小镇,与外界沟通的唯一渠道就是邮局。李培润自费订阅了《中医杂志》《新中医》和《医学与哲学》等杂志。每次出差到外地,他总会抽空去趟书店,每次去从不空手出来。

    1982年,《健康报》组织了一次振兴中医百题大赛。李培润查阅了手中的各种资料,做了十几天,只做出了60多道题,他拿着其他题目求教县内其他中医,均无解。

    那一年的竞赛,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研究生彭建中获得了冠军,他只用1天时间便答完了100道题。李培润对彭建中素未谋面,但彭建中的名字却被他铭记了多年。

    上个世纪80年代,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办了一档中医节目,每天下午4时邀请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讲授中医知识。李培润是那档节目的虔诚信徒,每天下午,他抱着收音机,谛听中医的箴言。

    为了留住这些知识,李培润花两个月工资买了一台砖头大小的录音机,把每一天的节目录下来,闲暇时间反复聆听,一遍遍做笔记。

    1988年,在安徽中医学院进修后,李培润先后在宁夏磷肥厂、橡胶厂职工医院工作。

    2001年,李培润已经是橡胶厂职工医院的院长,管理着三四十个大夫,在圈内小有名气。

    橡胶厂一位老领导的话让李培润沉思:“你如果到大医院,5年之后,你可能是一代名医。如果你继续留在职工医院,5年之后,你还是你。

    为了圆内心奔腾汹涌的“中医梦”,李培润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离开。

    2001年,38岁的李培润到宁夏中医研究院当了一名普通的医生。

    刚上班,一天只有四五个病人。

    回到家里,李培润躺在床上身上冒虚汗—是不是选择出了问题?

    他试着让自己平静下来,把以前顾不上看的书全都搬出来,重新读一遍,把多年积攒下来的笔记重新整理一遍,并申请到广东省中医院进修了7个月。

    从2005年开始,李培润的门诊量开始直线飙升,不断刷新医院门诊记录。

    李培润行医,始终信奉一句话:“用最小的代价、最短的时间,解决病人最大的痛苦,取得最好的疗效。

     中医,60岁才刚刚入门

    2003年,李培润有幸聆听国家中医大师任继学的演讲,任老的一句话让他记忆深刻——“中医60岁才刚刚入门”。

    李培润说,按照任老的说法,我现在还没摸着中医的门道,离入门还差得远呢。

    “中医蕴含着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传统文化瑰宝,与阴阳、五行和脏腑气血的理论紧密相连,有很强的哲学性。

    行医30年,有一件事情让李培润感到痛心:很多中医学院毕业的学生自感前途渺茫,纷纷转行。

    李培润说:“西医是可以复制的,但是中医只能创作。中医就像是一幅国画,即便描摹一样的色彩,每一幅都是有区别的。希望在政策层面为中医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更多的年轻人看到希望。

    几天前,一个年逾七旬的患者给李培润送来一面锦旗,感谢他用中医的办法治好了家里的4位病人。

    老人说:“李大夫,你是我们宁夏的宝贝。

    李培润说:“您用这样一个词,我受不起。

    老人说:“我是发自内心的,社会需要中医,需要好中医。

    老人走后,李培润安静地收起锦旗,放在身后——那里还有几十面锦旗。(记者 李东梅)

 

  来源: 宁夏日报

宁夏:让职业技能培训惠及更多“三类”帮扶家庭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记者 谢建雯)记者近日从新华网
既要“面子新”又要“里子实” 大武口老旧小区改造暖民心
  “改造后,小区的路平了、灯亮了,家里暖和了,我们的心也暖和了。”近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永欣园小区9号楼居民孙群告诉记者。2021年,大武口区投资1.新华网
5年支出672亿元年均增长5.7% 中卫市“小财政”托起大民生
  近日,家住中卫市沙坡头区世纪花园小区的戚璐圆说,新华网
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水源工程获大禹奖
  近日,记者从宁夏水利厅获悉,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