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顺就是花甲之年伴母同行
09.09.2015 14:55
本文来源: 宁夏新闻网
来源: www.nxnet.cn
一场变故,改变一生命运
1956年3月5日,李世军出生在隆德县神林乡神林村一个贫寒的家庭里。父亲李全贞和母亲辛秀兰都是普通的农民,每天在生产队里劳动,童年生活虽然艰辛,但却磨练了他的意志。李世军从小就跟随父母下地干活,样样农活都难不倒他,不仅如此,他的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母亲辛秀兰说:“再不富裕,也要省吃俭用,不能让孩子辍学在家。”然而,事事总是变化多端,初中快要毕业的那年,父亲李全贞患上了重病。为了给父亲治病,家里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还背负了许多债。家庭压力和学业问题摆在李世军的面前,看着在病床上呻吟的父亲,李世军毅然放弃学业,外出打工,挣钱养家糊口。
李世军每天到离家较近的神林乡和隆德县城工地上当小工、搬运砖头、打混凝土。虽然工作辛苦,但是挣钱多,这是李世军最需要的工作。每天从工地上下来,晚上躺在潮湿冰凉的床板上,整个骨头像散了架子似的,疼痛难忍,单但他依然咬紧牙关,每天坚持上工地。每逢下雨或下雪天气,李世军总会抽时间到街上给父亲买点肉、麦乳精、蔬菜等物品,给病重的父亲好好补补,希望父亲早日从病榻上站起来。李世军的吃苦精神和对家人的孝敬被工友们看在眼里,更感动在心里。
1973年2月,父亲李全贞终因病情不断持续恶化,不幸离世。李全贞的去世,对刚刚50岁的母亲辛秀兰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此时,李世军每天陪在母亲的身边,对母亲说:“妈,您可千万不能再倒下。我们兄弟几个已经没有了爸爸,再不能没有妈妈。您放心,我们一定会把日子过好,好好孝敬您。”
相伴母亲,无怨无悔数十年
父亲的辞世,母亲长期沉浸在悲痛中,几个哥哥又相继外出打工。家里所有的重担全落在了李世军一个人的肩上。李世军一边务农,一边照顾母亲。几十年来,几乎没有睡个彻夜觉,每天清晨起来,李世军就赶着牛犁地,务农回来还要上山给牛割草。安顿好家里,李世军又和母亲背上水到自家田里除草,打农药。
由于李世军的勤奋和努力,家里的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母亲辛秀兰看着儿子辛苦持家,慢慢地走出了痛苦的阴影。农闲时,李世军总会带着母亲到集市去逛逛。尤其每年农历五月份的庙会,李世军不论地里的活有多忙,他都放下所有的农活,带着母亲去看戏。也因他憨厚老实,热心助人,村民都很照顾李世军母子俩。谁家要是有些好吃的,就会给李世军母子送来。每年春节期间,母子两总会收到乡亲们送来的馒头、油饼、花生、糖果等。 几十年来,李世军无怨无悔地照顾母亲,无私地帮助乡亲们。村民都说:“李世军不仅是个大孝子,还是个难得的热心肠人。”谈到将来的打算,李世军说:“很想成一个家,希望能有一个媳妇和我一起照顾我的母亲。这样也就了却了母亲的心愿。要是没有缘分,我还是要照顾好母亲,对于当初的选择,这辈子我从来没后悔过。”
“羊有跪乳之情,鸦有反哺之义”。他用实际行动感恩母爱至永远,这是发自肺腑的永远,不能忘怀的至深情感。(孙连忠 赵文燕)
本文来源: 宁夏新闻网
09.09.2015 14:55
宁夏青联:吸纳更多青年人在为群众办实事中“青”力而为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张洁龙) 4日,新华网
宁夏:让职业技能培训惠及更多“三类”帮扶家庭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记者 谢建雯)记者近日从新华网
既要“面子新”又要“里子实” 大武口老旧小区改造暖民心
“改造后,小区的路平了、灯亮了,家里暖和了,我们的心也暖和了。”近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永欣园小区9号楼居民孙群告诉记者。2021年,大武口区投资1.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