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会五建议力推家庭服务业发展

13.07.2015  11:55

  银川新闻网讯(记者  张晓博)“制定完善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要用足用好家庭服务业创业扶持专项资金……”记者7月10日从银川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了解到,在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家庭服务业发展情况的报告后,市人大常委会针对我市家庭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五条指导性建议意见。 

  截至2014年年底,我市登记注册家庭服务企业769家,从业人员1.1万人。全市去年家庭服务企业

  营业总额达到2.88亿元,营业额在50万以上的家庭服务企业86家。特别是建设了覆盖全市的银川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建成了居家养老服务站192个、10个日间照料中心、60个老年活动中心。此外,银川市还被列入全国72个中心城市家庭服务业体系建设工作联系点城市之一。全市家庭服务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但市人大常委会在调查中发现,我市家庭服务业还存在着缺乏规划指导,发展目标和重点不够明确具体,资金扶持、税费减免等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家庭服务业地方行业标准尚未建立等问题。 

  为着力推进家庭服务业发展,市人大常委会建议:一是政府应研究制定我市家庭服务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保障措施,重点发展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社区照料服务和病患陪护服务等业态,满足家庭的基本需求。二是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培育家庭服务市场,鼓励支持各种资本投资创办家庭服务企业,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创办民办非企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提供家庭服务。三是要用足用好每年500万元家庭服务业创业扶持专项资金,支持家庭服务企业发展壮大,引导有条件的家庭服务企业实现规模化、网络化、品牌化经营,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四是应支持银川职教中心及各类民办职业培训和教育机构,根据市场需求,开设相关专业或举办培训班,加强家庭服务创业和职业技能培训,开展订单式培训、定向培训和在职培训,加强对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法律常识、家庭礼仪等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其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五是要研究制定我市家庭服务业管理质量标准、家庭服务企业等级标准、家庭服务人员资质标准等地方标准,严格规范家庭服务业经营、服务和消费行为。支持成立家庭服务业行业协会,开展评定服务质量、调解服务纠纷等工作,建立失信惩戒和守信褒扬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