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就是我生命的支柱”

03.07.2015  09:28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80后东北女孩姜宁一待就是7年。7年里,她扎根山村学校,教出了一批批学子;7年里,她日复一日,用自己孱弱的双肩,撑起了一个回族男孩行将倒塌的天空。

  2004年,因为读大学,姜宁离开老家第一次来到宁夏。来自宁夏西吉农村的回族小伙子马晓强也在当年考入宁夏大学,和姜宁在同一个班级。

  马晓强博闻强识,知识面广,“没有不知道的”,这给姜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令她感动的是,从10岁起,马晓强就染上了顽疾——强直性脊柱炎,他强忍着病痛,用超人的毅力完成了学业,成功考上了大学。

  多少年来,马晓强四处求医问诊,但农村医疗水平有限,每次只能是输抗生素,甚至用激素来消炎止疼,治标不治本。每年冬季他都会发病,每次发病都只能请假治疗。从小学到高中,马晓强的病情不见好转,还在不断加重。进入大学后,每到冬天,马晓强照例会请假去看病。

  听说马晓强的情况,起初,出于同学的关心,每有好的祝福短信,姜宁就会给他发过去,鼓励他积极面对病情。有时,他们也会分享彼此自己的人生。逐渐地,两个人从相知到相爱。

  姜宁搜集了很多关于强直性脊柱炎的资料,包括一些食疗方法、按摩等,还经常叫马晓强一起去锻炼,累了就在校园的长椅上聊天,畅想未来。一段时间后,马晓强心情渐好,身体也一天比一天好起来。大三暑假,班上要去北京实习,马晓强坚持要参加,可半个月高强度的工作下来,他的病越发严重了。

  快毕业时,看着同学一个个为前程忙碌着,到处参加招聘会,考公务员、事业单位,再看着遭受病痛折磨的马晓强,姜宁不知道自己的前途在哪里,更担心着两个人的未来。

  “我们也怀揣着青春梦想,准备好好拼搏一番,也想去北京闯一闯,或者至少留在银川。”姜宁说。可考虑到马晓强当时的身体,两个人商量后,最终决定去当时条件比较艰苦,很少有人去的移民区红寺堡。

  没有参加一场招聘会,2008年8月,姜宁顺利考取了红寺堡移民区特岗教师,被分配到距离城区45分钟车程的偏远山村小学。眼看着两个人很快就能在一起,可马晓强却再一次病倒,又踏上了求医之路,且一去就是半年时间。半年的治疗过去了,马晓强病情并没有好转,回到西吉老家休养。

  红寺堡到西吉有300多公里山路,从那以后,姜宁都会在周末两天、再请一天假去看马晓强,赶上早上6点的车,一直到下午两点才能到马晓强家。平日里,她每天给马晓强打电话,关心他的生活起居,询问病情,鼓励他勇敢战胜病魔。

  她清楚地记得,2009年暑假,马晓强病情很重,整个人全身肿痛,不能动弹。吃饭要家人喂,接打电话手都拿不动,要别人给放到耳朵边垫上。一度时间,马晓强甚至有了轻生的念头。可看到姜宁还是不离不弃,每天都打电话嘘寒问暖,关心自己,马晓强最终打消了这个念头。

  “那个时候,接她的电话是一天当中最高兴的事情,她就是我生命的支柱。”马晓强说。

  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随着姜宁风雨无阻往返于红寺堡与西吉之间,马晓强的病日见好转,他开始能下床,到后来能拄着双拐走动,甚至自己独立行走几步。这一切,让两个人再一次看到了希望,他们开始重新规划未来。

  可不幸接踵而来,就在此时,姜宁突然被告知,父亲得了胃癌,且已是晚期。她顿时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擦干眼泪,姜宁一边四处给父亲寻医问药,安慰父亲,一边给马晓强打气,“整个人时刻处在高压状态,每一根神经都紧绷着”。

  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男人都遭受着病痛的折磨,巨大的压力压得姜宁喘不过气来,每天最高兴的时候,就是和孩子们在一起。“感谢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让我拥有那么多天真可爱的孩子。”姜宁说。

  2009年12月,姜宁的父亲病情加重。家里人催促她带马晓强到家里让父亲见一下,可是他们根本不知道马晓强的真实情况,姜宁不敢领马晓强回家。面对家人不断升级的质疑和责怪,姜宁只有勉强一笑。直到父亲去世,也没有见到马晓强,只见过他的照片。

  姜宁来自辽宁,在宁夏无依无靠,马晓强身有重病,又是回族,在世俗的眼光中,这两个年轻人很难在一起。起初,对于姜宁的出现,马晓强的家人一度也有顾虑,“怕生活习俗不一样,影响以后的生活,再考虑到儿子的病情,也不能耽误女孩的人生”。可看着两个年轻人感情如此之好,姜宁又懂礼貌,尊重回族的生活习俗,他们就高兴地把姜宁当成了自家人。

  姜宁觉得,要是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马晓强就能重燃生活的信心。2010年10月,红寺堡开办了首家慈善企业,能够解决部分残疾人的就业。做通了马晓强的思想工作后,姜宁第一时间跑到厂里,给他争取就业岗位。最后,厂里决定提供一份办公室文员的工作,马晓强可以在电脑上写文稿。

  很快,马晓强来到了姜宁身边,开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为了解决上班问题,姜宁买了电动车,每天接来送往,一天三趟,风雨无阻,并悉心照料着他的生活起居。工作后的马晓强明显开朗了,也自信了很多。

  2011年9月,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姜宁和马晓强的感人故事。在看电视时,母亲才知道了女儿在宁夏的生活,了解了事情的真相,被两个孩子不离不弃的爱情打动了,同意了姜宁的选择。那一刻,姜宁顿时觉得,“心头的另一个重担终于落地了!”不久,他们就领了结婚证,2012年5月3日,两个人正式结婚了。

  2012年10月,由于身体的原因,马晓强辞掉工作在家休养。当年12月,小两口有了爱情的结晶,儿子出生了。孩子的到来,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很多欢乐。前不久,马晓强受聘于一家电商企业,他将在家上班,做一名电商客服,最近他正在“恶补”电商知识,“要做就要做好”。

  姜宁的人生梦想就是马晓强能恢复健康,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和工作,她也盼望儿子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幸福其实很简单,它甚至只是我们内心的一种踏实的感觉,我现在很幸福!”她说。

(原文载于《中国青年报》2015年7月3日第7版,作者:马富春)

宁夏:让职业技能培训惠及更多“三类”帮扶家庭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记者 谢建雯)记者近日从新华网
既要“面子新”又要“里子实” 大武口老旧小区改造暖民心
  “改造后,小区的路平了、灯亮了,家里暖和了,我们的心也暖和了。”近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永欣园小区9号楼居民孙群告诉记者。2021年,大武口区投资1.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