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都山下鼓乐悠扬
50年的愿望实现了
半个世纪的愿望,终于在张国瑞70岁时得以实现——他学会了拉二胡,并且已经挥洒自如。
5月21日下午,海原县风雨交加,最低气温4摄氏度。而天都山下的西安镇西安村老城自然村的文化活动室里鼓乐激昂、唱腔高亢,老城秦腔文艺队正在进行秦腔经典名段《铡美案》的联唱练习。70岁的张国瑞娴熟地拉着二胡,脸上是沉醉的笑容。
20岁时,张国瑞深深喜欢上了二胡。曾试着自学一段时间,但条件所限没能入门,从那时起,“一定要学会二胡”的愿望就在这个朴实的农民心底扎了根。
几年前,文化惠民工程启动,又一次点燃了张国瑞心中埋藏太久的二胡情。来自宁夏演艺集团歌舞剧院、中卫市文化馆和海原县文化馆的专业老师轮番送文化到村里。张国瑞注意到,这次来的专业人员不再像以往那样演完就走,而是演完还教乡亲们唱秦腔、拉二胡、跳民族舞等。愿望就能实现了,年近70的张国瑞激动得像个孩子,“我实在没想到我还有条件、有机会学二胡!”二胡老师是海原县文化馆副馆长苏刚,村民农闲时间,多才多艺的苏老师一教就是一整天。种了一辈子地的张国瑞课堂上不敢眨眼,课后常常练到半夜三更。
苏老师几年间的风雨无阻,终于换来了张国瑞的出师。如今,张国瑞已为秦腔伴奏上百场,经典曲段无一不精。“我最该感谢苏老师!要不是他,我学二胡的这个心愿可能这辈子都不能实现了。”
村民学艺像“点菜”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把过去传统的文化下乡形式,创新发展为‘菜单式’文化惠民服务。”苏刚介绍,专业团队下乡演出次数多了之后,村民对这些文化项目热情很高,海原县便决定打破你演我看的固定模式,不但让农民看到、听到,还要教会农民,让他们切身体会到文化艺术的魅力。
“菜单式”文化下乡辅导实行“基层点菜、业务单位配菜、按需送菜”的服务模式。海原县文化服务单位将戏剧、小品、舞蹈、秦腔、器乐、书画等10个文化项目和17位专业授课人员制成简介“菜单”,发放到各乡镇,由群众根据兴趣爱好、时间条件选取服务项目,然后由县文化馆统一安排,组织相关文化单位专业人员下乡提供各种培训、指导服务,手把手地言传身教,使群众成为文化活动的踊跃参与者、积极推动者和直接受益者。目前,海原县学有所成的村民已成立224个农民文化大院、农村业余文艺团队等民间文艺团队,在册人数达8725人。
“以前我爱唱却不会唱,只能自己哼”。72岁的张娇也是苏刚的徒弟,学的是秦腔。她告诉记者,现在《三娘教子》《窦娥冤》《状元媒》这些名段她都能唱,“都是在村文化活动中心学的”。记者在西安镇小河村文化活动中心看到,这里的二胡、唢呐及音响设备一应俱全。据介绍,海原县去年以来投资5000余万元建设了150个包含文化广场、多功能室、简易戏台、文化器材的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还将12处闲置学校或村部修缮改建为村级文化活动室。
“这些年,农民对业余文化生活热情很高。”老城村舞蹈队队员杨占秀说,以前村里没人会跳舞,文化惠民活动安排的专业舞蹈演员给村民教了好几年,“她们教得严格,我们进步也很快,民族舞、现代舞、广场舞蹈都学了,我们的舞蹈队获得了大大小小很多奖。”杨占秀指着村里农家书屋半面墙的奖牌介绍。
秦腔伴奏乐队敲板鼓的老人但旭,是从25公里外的史店乡专程赶到老城村合练的。如今在海原,民间文艺团队和队员在各乡镇之间相互交流、走台、串场已成常态。各业余文艺队累计举办演出1580场次,创编节目1800多个,深受农民群众欢迎。(记者 王文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