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桥村三轮蜕变之路

16.05.2018  12:25

  从“吃粮靠回销、花钱靠救济、种田靠贷款”的“三靠村”,到全市赫赫有名的“蔬菜村”,再到走向全国的“花卉村”,用了近30年的时间,兴庆区塔桥村完成了三轮脱胎换骨般的蜕变——

  近日,记者在兴庆区大新镇塔桥村采访时,该村党总支书记王林正带着村“两委”班子成员,为今年村上正在打造的“金色果林田园综合体”项目辛苦奔波着。对于这个已经为塔桥村服务了近30年的老党员来说,在带领父老乡亲走过近30年的发展之路后,今年还要带领乡亲们迎来一次“幸福指数”的提升。

   村民总动员,“三靠村”变了样

  今年已经68岁的老党员杨永山回忆起曾经的日子直摇头,他说,虽然土房变砖房,但是村上环境差,到处都是臭水坑,鸭子都在巷道里游泳。而这些不仅影响着村民生活,也一度制约了村上的发展脚步。

  “车辆没法进出,村民们种的蔬菜,只能自己拉到北环蔬菜果品综合批发市场去卖。”当时担任村一队队长的王林说,那时的塔桥村,成了一个“吃粮靠回销、花钱靠救济、种田靠贷款”的“三靠村”。

  不发展怎么行?1998年,塔桥村被列为银川郊区小康村示范建设点之一,终于迎来转折之路。“要想富,先修路。”在王林看来,发展的第一步就要从改变环境开始。

  平地、修路、通自来水……即便冬日里冒着大雪,村民们还在忙着砌围墙。3个月后,终于有了巷道平坦、树木成荫的现代新农庄。

  拉菜的车进来了,村民们种地的收入能保证了。但是,这些还不够。

   从“蔬菜村”到“花卉村”,村民找到种植新路子

  “村民们大多数以种地为生,辛苦忙乎一年收入并不高。”2000年,在一次去甘肃培训学习的时候,王林找到发展的灵感——二代温棚。“回来以后,我就和当时的三队队长王晓华贷款10万元,建了8栋温棚,专门种植茄子。”这一次,王林要示范给农民看。

  不费人力保温、技术高、产量大,王林的茄子当年便迎来大丰收。这也让村里尚在观望的乡亲们放下了疑虑。此时又逢政府出台补贴政策,第二年76栋二代温棚就在村上一字排开,两年下来80%的村民都搭建起新型大棚,种出高品质蔬菜。塔桥村也打响了“蔬菜村”的美名。

  就在村民人均收入节节攀升时,2005年,塔桥村迎来了新的挑战。“种蔬菜的人越来越多,市场饱和了蔬菜价格就没那么值钱了。”此时的王林,又开始酝酿着村上的转型之路。

  在一次考察中,王林发现种植鲜花的经济收益远高于传统种植。于是,他便带着村上6队的10多户村民,尝试种植康乃馨、非洲菊、马蹄莲等鲜切花。

  对于过去只会种蔬菜的塔桥村村民来说,这一次转型之路,远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因为缺少技术,六队的陈山种出的花因为质量不好,没有销路,便抱到了王林家。“你让我们种花,现在卖不出去,怎么办?”面对这样的质问,王林的心中五味杂陈。抱着一捆捆的鲜花,他到学校、企业等地半卖半送做推销,只为了尽量挽回农民损失,但是种花的决定不能变。

  终于在第三年,摸透了技术的塔桥村花农们,种出了高品质的鲜切花,越来越多的村民也加入其中。最多的时候,塔桥村40%的大棚中都种植花卉,远销甘肃、内蒙古、陕西等周边城市。而靠着这样的特色产业,富了的村民们买车买房,生活大变样。

  塔桥村,成为了全国赫赫有名的“花卉村”。但是,这些还不够。

   开辟产业,兜底村民幸福日子

  2010年,作为致富带头人和先锋党员,王林被推选为塔桥村党总支书记。从过去带着村小组的200多人,到现在服务着3000多名村民。此时的王林,责任更大、担子更重了。“刚到村上的时候,村民人均收入刚过万元。”王林告诉记者,2010年时的塔桥村在兴庆区已经是排头兵,但是对于自己来说,这些还不够。

  这些年,随着安置区建设的覆盖,村民们住房条件改善了,但是没有产业、没有收入。“就相当于一只脚踏进城市,一只脚在农村。”为了提升村上产业基础,这些年塔桥村先后建了两个花卉市场、一个仓储物流园、一个停车场,村民们的人均收入达到14000元,村集体收入更是突破了150万元。

  今年年初,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下,塔桥村将打造“塔桥村金色果林田园综合体”,通过盘活村上1200多亩土地,发展以循环农业、民俗文化、餐饮娱乐、休闲采摘为主的绿色乡村游,吸引周边城里人来这里休闲度假,以扩大村集体经营业态,帮助村民增加致富门路。

  “这是我们村上百姓未来的产业,大家用土地入股,五年后就能拿租金拿分红。”采访中记者得知,为了项目中的500亩经果林,就在上个月,患病的王林冒雨植树,回来时体力不支的他,在村委会的台阶上,足足坐了两个小时,才勉强站起来,对此,王林却笑着说道,“老百姓日子过好,就是我最大的动力,如果干不好第一对不起党和政府,第二对不起村民对我的信任。

  在王林的蓝图中,明年塔桥村还要在永宁县望远镇长湖村打造500亩的优质米基地,要通过一点点搭建产业基础,兜底父老乡亲们的幸福日子。

  记者  孙楠

巧思助民鼓钱袋 这些书记都不赖
  塔桥村的“抠门书记”、镇河村的“番茄书记”、燕银川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