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山水“景”万千——聚焦宁夏代表团热议话题

07.03.2015  11:42

  现代都市,高端产业;山水园林,重工基地;水韵灵动,滨河回乡;红色六盘,生态休闲;沙都杞乡,云端信息……未来,这些“气质”将集于一城之中。 

  昨天,宁夏制订的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成为出席全国人大十二届三次会议宁夏代表团代表的热议话题,也成为宁夏代表团媒体开放日上出现的“高频词”,代表纷纷建言献策,为宁夏未来发展勾勒出美好图景。

   破解“碎片式”“同质化”发展困局

  王永耀代表说,“十一五”以来,我区共编制各级各类规划1300余项,由于编制标准不统一,多头、重复编制现象严重,造成规划数量庞大,规划层次不清,体系不完整。其中基础性、战略性的空间规划缺乏,直接指导城市建设的城市设计和详细规划更是严重缺失。 

  据统计,我区已编制的规划经过审批的不足50%,现有规划实施率不到20%,大量规划编制完成即被束之高阁,一部分规划未经批准即投入实施,执行过程中随意变更,随之带来一些地方无序建设、盲目投资、资源浪费、产业雷同等问题严重。而与此同时,宁夏南部山区资源禀赋不如北部川区,城镇化和产业化均低于北部,经济基础较差,川区以60%的面积聚集了全区80%的GDP和80%的人口,中南部大量生态移民需要消化,如果从顶层设计拿出全域规划,就能实现以川济山,城乡协调发展,从而拓展出更大的发展空间,缓解环境、资源等的压力。 

  昨天,全国人大代表、银川市市长马力告诉记者,将全域宁夏的功能定位、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整合到一张蓝图上,构建“一主三副、核心带动,两带两轴、统筹城乡”的空间发展格局,能集聚各方优势,汇聚强大合力,克服地方保护主义,避免资源浪费和恶性竞争,以各具特色的差异化、梯度化凸显小省区的大优势。

   双翼产业带融合  勾勒大城崛起蓝图

  今年是空间发展规划落实的起步之年。

  未来,一个城市的走向如何?民众满怀期待。

  白尚成代表说,空间规划作为宁夏中长期发展战略,应考虑先从一体化入手,首先是互联互通,先打通道路连接,让物流人流及生产要素实现有效流动,其次是养老、医疗、教育等社会事业及生态圈培育、建设的一体化。在产业上,既要一体化布局,更要特色化发展。产业是实现空间发展规划的主线,是城市发展的灵魂。

  白尚成代表建议,在自治区空间规划大战略的基础上,一定要进行个性化、专业化、区域化的详规设计,如“两横两纵”中,沿黄城市带和清水河产业带都涉及到了吴忠,按照布局,同心和红寺堡都在清水河产业带上,做详规时,一定要突出特色产业,如草畜、有机枸杞、甘草等产业的特色发展路径;盐池、宁东、银川,产业布局一定要在“精准”上下功夫,走集中、集聚、集约的路子,切忌分散“经营”,各自为政。

  未来,沿黄城市带和清水河产业带将成为贯通南北的金玉缎带,让更多人口和资源聚集于斯,成为宁夏振翅高飞的双翼。

   创新与坚持同在  共迎发展春天

  代表所言,直通民心,众望所归。未来,宁夏还将构建起由内向外、通疆达海、立体错落的交通枢纽网,带动经济大动脉迸发活力。五市的城际铁路将率先联通,高速公路连接起所有县区,让群众畅享一城之便。同时,在现有支线机场的基础上,我区还规划了14个通用机场,今年开建1个至两个,“十三五”期间将陆续开工,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展现出城市的包容和胸怀。在农村,20个“美丽乡镇”、100个“美丽乡村”将在今年由蓝图变为现实,逐步实现以山济川、整体统筹的协调发展。

  “编制规划的过程,就是布局培育新一轮经济增长点的最好时机。”王永耀代表说,这就要求我们在详规编制中,建立起更科学、更完善的指标体系,让其发挥出指挥棒的作用,促进一、二、三产业比例的合理调整。同时,加速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在原始创新、引进消化再创新、集成创新的基础上,推进跨越、跨代创新、颠覆性创新,让它在生产力布局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银川市市长马力说,银川市将发挥核心区作用,注重区域板块之间、产业园区之间的联动融合发展,注重能源资源、基础设施建设的衔接共享,把产业联系起来,把轻重工业联系起来,把生产生活联系起来,坚定走出一条银川特色的产城融合发展之路。

  面积6.64万平方公里,人口660多万,从“”的最北到最南端,坐火车只要1个多小时,一批具有鲜明特色,市场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集群纷纷崛起,在更加开放的大环境下,空中、网上、陆上的丝绸之路“宁夏通道”将为城市带来更多的发展可能和空间……这座“”值得期待和向往。

  宁夏日报记者  徐佳敏  马晓芳  高莉  李志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