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预警何时走进百姓生活?

06.02.2015  11:36

  


  2月5日9时49分,永宁县发生3.3级地震,银川市区有震感,微信、QQ上对此热议不断。这次地震也使银川市民有了强烈的期盼:下次地震的时候,能不能有所预警,为大家预留一点避险的时间?而不久前结束的政协银川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政协提案委员会关于建议尽快建设银川地区地震烈度速报系统的提案,经审查已被立案。

  宁夏地处我国最大的地震带上 曾发生两次8级以上地震

  南北地震带是中国大地震集中发生的区域之一。宁夏与四川、云南同处在我国最大的地震带——南北地震带上,历史上曾发生1739年银川平罗间的8.0级和1920年的海原8.5级大地震,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的损失。

  1739年,银川平罗间发生8级地震,震中区烈度为Ⅷ度至Ⅸ度,银川位于极震区南半部内,烈度X级弱。极震区内地陷现象极为严重,如银川城基陷入地中,满城四门下陷,宝丰城、新渠城都下陷了。

  宁夏北部至宁蒙交界地区,1996年被国务院划为21个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之一,2006年再次被确定为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2006-2020)。宁夏南部被自治区确定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1950年后,宁夏地震最高活动强度为5.5级,1990年以来没有发生5级以上地震。长时间的平静,意味着地下应力逐渐的积累,破坏性地震发生的几率进一步增大。

  银川暂无地震烈度速报系统 无法快速做出抗震救灾的抉择

  银川市目前还没有地震预警系统(地震快速测报网)。但是,银川是全国首批确定38个重点抗震城市之一,市区境内有4条活动断层通过,具备有发生强烈地震的背景和条件,建国以来虽未发生破坏性地震,但周边省区及该市的一些强有感小地震,对社会稳定、人心安定造成一定的影响。

  建设地震烈度速报系统,在地震预报技术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可达到减灾目地。它的预警原理是在地震可能发生的地域(如银川市)布设地震烈度仪(间距为每15公里1台),在地震发生时,利用电波比地震波快的原理,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银川市之前提供几秒到几十秒的预警时间,市民在预警时间内躲避地震,从而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和次生灾害的目的。

  由于目前无地震预警系统,因而无法及时地向政府、社会提供地震信息服务,政府也无法快速做出抗震救灾的抉择。长期以来,每次地震发生后,银川市地震局和全区的地方地震部门一样,都在焦急等待自治区地震局的分析结果,以便随即向地方政府汇报。通常情况下,每次地震发生后接到地震信息的时间一般在4到6分钟,当线路阻塞获得信息的时间还要更长。当地政府能否在第一时间掌握地震的信息,及时决策将抗震救灾力量投向灾区最严重的地方,对于抢救更多的生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政协相关提案正在研究办理 石嘴山部分地区已建成地震烈度速报网

  不久前结束的政协银川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银川市政协提案委员会提交的《关于尽快建设银川地区地震烈度速报系统的建议》已被立案。记者2月5日获悉,按照归口办理的原则,下一步,该提案将转送政府研究办理。政协提案委员会将与各承办单位保持联系,密切配合,做好协调服务和督办工作。

  具体建议:银川市政府应组织有关部门调研论证,尽快建设银川地区地震预警系统;在银川地区按每15公里设一台地震烈度仪(约需要30-40台,每台费用约12万元);在人口密集场所,如学校等重点要害部位建设若干个预警终端站;在银川市地震局建设一个预警接收中心终端。

  目前,平罗县已建成包括本县全境并涵盖惠农、陶乐、石嘴山部分地区的地震烈度速报网,学校的预警终端和抗震救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领导手机均可及时地得知地震预警信息。

  预警系统蓝图已绘就 建成后将助力避震自救与互救

  银川作为首府城市,其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在全区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拥有与之相适应的地震预警系统,有利于当前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建成后的银川地区地震预警系统,在地震发生时,利用地震波与电波的速度差,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之前给预警目标发出警告,市民在预警时间内躲避地震;银川市地震局地震预警中心在接收到各烈度仪的烈度速报后进行信息处理并在10分钟内快速绘制出烈度(灾情)分布情况,供领导指挥抗震救灾决策参考;行业终端中除了有接收地震预警时间的功能还有地震演练的功能。

  个人终端目前主要是为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领导配备,它是通过智能手机扫描设备生产厂家提供的二维码安装程序后,即可接收由银川市地震局地震预警中心免费提供的地震信息。

  据了解,已建成的四川汶川、北川等地的地震预警系统在芦山地震中已发挥作用,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之前中小学校学生在预警系统发出警报的时间内全部撤离到安全地带。(记者 张静)

  知识点

  地震预警并非地震预报,两者不属同一概念。地震预报是对尚未发生、但有可能发生的地震事件事先发出通告;而地震预警是指突发性大震已发生、抢在严重灾害尚未形成之前发出警告并采取措施的行动,也称作震时预警。

  从世界范围来说,地震预测目前正处于科学探索阶段,还很不成熟,地震预报是世界难题。地震预警技术已在墨西哥、日本广为应用,中国也开始应用。

  相关新闻

  我国将在南北地震带建设地震预警骨干台网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为有效减轻地震灾害的破坏,我国正在积极推进国家地震预警能力建设,将在南北地震带、首都圈、新疆和东南沿海四个重点地区建设地震预警骨干台网,形成地震预警能力。

  “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建议书已通过评估论证,正在等待国家发改委的批准。其主要目标是实现全国范围的地震烈度速报和华北地震预警区、南北带地震预警区、新疆西北部地震预警区、东南沿海地震预警区的地震预警。该项目计划在正式立项后5年内完成。

宁夏:让职业技能培训惠及更多“三类”帮扶家庭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记者 谢建雯)记者近日从新华网
既要“面子新”又要“里子实” 大武口老旧小区改造暖民心
  “改造后,小区的路平了、灯亮了,家里暖和了,我们的心也暖和了。”近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永欣园小区9号楼居民孙群告诉记者。2021年,大武口区投资1.新华网
5年支出672亿元年均增长5.7% 中卫市“小财政”托起大民生
  近日,家住中卫市沙坡头区世纪花园小区的戚璐圆说,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