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养”的孩子需要这些健身游戏
09.12.2014 18:58
本文来源: 宁夏新闻网
最近一次的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我区中小学生在身高、体重等形态指标呈继续增长趋势的同时,速度、耐力、爆发力、力量及身体柔韧性等多项身体素质指标却呈下降趋势,特别是肌力、耐力和柔韧性下降幅度较大。业内人士认为,踢毽子、丢沙包、滚铁环、转陀螺等课外活动,可有效解决青少年运动不足的问题。
记者在银川街头随机采访一些家长,他们表示偶尔会带孩子去游泳或者打球,但孩子平时自己玩的游戏很少跟体育锻炼沾边。一些小学生坦言,他们从来没有玩过滚铁环、丢沙包、跳马等健身游戏。目前,除了一些条件比较好的学校,许多学校不同程度存在运动场地少、体育师资缺乏、课程和活动内容陈旧等问题,特别是为了避免伤害事故,大多数学校都不愿开展激烈对抗的运动项目,孩子们大多数时间被“圈养”在教室里。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让孩子们多参加一些健身游戏,“化整为零”就显得尤为重要。宁夏社会体育指导员周艳呼吁,学校可以在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引入健身游戏,让它们再次发挥作用。而宁夏体育科技中心主任贺长乐认为,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学应根据青少年的身体特点和心理需求,设计一些学生乐于接受的项目,让孩子的体育锻炼彰显个性化色彩;同时引进“终身体育”的观念,通过开“体育处方”等灵活方式,让中小学生体育锻炼和当前的全民健身计划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记者 高晓刚)
本文来源: 宁夏新闻网
09.12.2014 1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