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奋斗 才能收获幸福
唯有奋斗 才能收获幸福
——代表委员关注的那些事之十二
历史的画卷,总是在砥砺前行中铺展;精彩的华章,总是在接续奋斗里书写。
去年,宁夏交出一份亮丽的成绩单: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453.9亿元,增长7.8%;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9472元、10738元,同比增长8.5%、9%。吴忠至中卫城际铁路、银西和中兰高铁、京藏高速宁夏段改扩建等加快建设,煤制油、高端锂电池、差别化氨纶、宁浙特高压输电等工程项目投产运行。302个贫困村销号,19.3万人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到6%。全面打响蓝天保卫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79天……
这份成绩单,让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份成绩单也充分证明,唯有奋斗才能收获幸福。
姚爱兴、朱奕龙等委员建议,要用好的激励制度,唤醒人们的奋斗意识。
“内因是根本,外因是动力,贫困群众既是扶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激活贫困群众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内生动力,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是确保脱贫效果可持续性的关键所在。”姚爱兴委员说。
过去五年,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到3.1%。
扶贫工作越到后头,越是难啃的“硬骨头”。姚爱兴在调研中发现,当前,在脱贫攻坚中增强贫困户内生动力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难以解决又亟需解决的问题。
“部分群众‘思想贫困’‘志气贫困’‘等靠要’思想观念不同程度存在。”姚爱兴说,“要让脱贫致富真正意义上成为贫困群众的第一愿望,引导困难群众依靠双手辛勤劳动创造幸福的生活。”姚爱兴建议,要发挥好各级干部在帮扶中的作用,做好基层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的宣传教育,通过选树先进典型,在产业发展、民风建设等方面激发和唤醒基层群众,尤其是基层困难群众的思想自觉和内生动力。要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积极探索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模式,推动贫困户产业提质增效;继续加强金融扶贫政策,灵活巧用金融杠杆撬动脱贫攻坚作用。同时,通过强化产业扶贫和金融扶贫,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贫困户激励机制,进一步鼓励困难群众多劳多得、大干快富,切实增强贫困户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愿望。
姚爱兴还建议,继续加强驻村帮扶工作。要继续调整、选优、配强贫困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鼓励和引导第一书记及驻村工作队员为贫困群众多出点子、多谋思路。积极稳妥推进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确保贫困群众通过劳动技能培训能够获得一技之长,进一步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内生动力,进而实现脱贫致富。要始终把民风建设作为脱贫攻坚激发脱贫内生动力的有力抓手,积极倡导文明、简约、理性办事的新风尚。继续加强移风易俗,从根本上抵制农村铺张浪费、相互攀比等心理和陈规陋习,彻底减轻贫困群众负担。
“千方百计唤醒贫困群众的主动脱贫意识,变‘让我脱贫’的被动思想为‘我要脱贫’的进取心,对打赢脱贫攻坚十分重要。”姚爱兴说。
扶志加扶智,共同奔向幸福美好新生活
脱贫攻坚,是广大群众奔向美好生活的过程。
“在精准脱贫方面,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朱奕龙委员认为,“精准脱贫必须贯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使帮扶群众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
朱奕龙建议,要加强贫困地区村级党组织建设。当前,贫困村党组织还存在党员队伍“老、散、弱、低”等问题,因此要着眼提升村党组织牵头抓总的能力,推动党组织的战斗力强起来。要夯实贫困地区村级文化阵地和队伍基础,更加重视贫困地区文化建设,以文化滋润民风,培养群众自尊自立自强的精神。要做好顶层设计,扶持贫困地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种好文化“庄稼”,推进文化设施到村、文化服务到户、文化普及到人、文化扶贫到“根”,让沉寂的村落活起来。
朱奕龙呼吁,社会扶贫力量要重视贫困群众思想教育工作。“将物质帮扶和思想引导结合起来,让群众勇于改变命运的信心真正树起来。”朱奕龙表示。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只有让精准脱贫实现由“输血”向“造血”转变,人们才能共同奔向幸福美好新生活。(记者 周一青 房名名 李 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