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发展没有完成时——全区产业发展和重点工作现场交流会之石嘴山篇

29.09.2015  17:08

      一路向北。

  从“生态固原”到“沙漠水城”,从“水韵吴忠”到“活力宁东”,一座座现代新城跃动着发展的脉搏,一个个重点项目积蓄起发展的后劲。

  9月21日,自治区党委书记李建华、自治区主席刘慧率全区产业发展和重点工作现场交流会代表走进山水园林之城——石嘴山。

  自治区领导齐同生、蔡国英、陈绪国、徐广国、张超超、马廷礼、马三刚、郝林海、白雪山、马力、李彦凯、李定达参加石嘴山市的观摩和汇报点评会。

  石嘴山,因煤而生,又为煤而困。

  在经历了资源枯竭的阵痛之后,石嘴山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产业、民生、生态三大转型,开启二次创业的新征程。

  (一)

  九月下旬的石嘴山,已有些许凉意。

  惠农区申银特钢循环经济项目生产基地内,却是一派热火朝天。作为石嘴山市投资规模最大、建设速度最快、产业带动力最强的项目,申银特钢计划总投资110亿元,已累计完成投资近70亿元。项目建成后,将形成钢坯350万吨、成品钢材350万吨的生产能力。

  园区内纵横交错的管廊引起大家的注意。据介绍,这些如网状的管廊可将生产设备产生的余热输往电站,最终形成闭合循环产业链。项目全部投产达效后,可实现物流量1500万吨,年销售收入300亿元,利税3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5000多个。李建华、刘慧希望企业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在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上下功夫,着力提升产品竞争力。

  “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从3月份开始引进到一期投入生产,仅用了不到两百天时间。”在大武口恒达30万锭纺纱项目现场,与会代表为项目建设的高效率倍感振奋。

  该项目占地面积300亩,计划总投资15亿元,主要生产各类棉花及人造纤维纺纱线,分三期建设,全部建成后将形成30万锭纺纱规模,年产各种纱线3.2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2亿元。恒达纺织的落户,填补了石嘴山纺织产业空白,结束了该市没有轻工业的历史,对优化产业结构起到示范作用。

  走进一期纺织车间,代表们实地了解生产工艺、销售市场等情况。李建华叮嘱企业负责人,要利用好政策、土地、劳动力等优势,进一步扩大规模,并与园区实现蒸汽等原料的联产联用,将企业做大做强。

  曾经“倚能依重”的产业结构逐渐向“有轻有重”转型。“”是新生的、填补产业空白的“”;重也不是过去的“”,而是转型升级、产业链延长之后的重。

  从比头发丝还细的电缆到联通高压电塔的大型电缆,作为国内电缆行业产品最齐全的企业,中利科技集团以拥有1500多项国家专利而居“全国自主创新十强”。

  中利集团惠农项目计划投资20亿元,主要生产不同规格的电力缆、光伏缆、布电缆等产品。全部建成后,预计年实现销售额15亿元以上,税收1.5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000多个。

  经济下行压力巨大,传统产业该如何转型,走出低潮?宁夏德信恒通管业有限公司给出了答案——创新!

  在整个中国大西北,管道配件技术还是空白,但德信恒通依靠人才、科技闯出一条生路。在生产低温钢、不锈钢等传统管道配件基础上,开发了有色金属钛材、镍基合金管件,今年一年就获批4项国家专利。

  德信恒通管业分两期建设管件及法兰项目。一期年产2万吨管件已投产,二期生产线蓄势待发,预计年销售收入7.9亿元。

  钛材管件已进军航天航空、军工、大型舰船等尖端领域。“高技术人才储备和销售市场是关键。”李建华鼓励企业继续走创新之路,在宁夏装备制造业发展中勇立潮头。

  如今的石嘴山,产业结构“由重转轻”,产品层次“由粗转精”,科技含量“由低转高”,呈现出城美景新、天蓝水绿,惠民措施暖民心的美好景象。

  (二)

  石嘴山是宁夏工业发展的起点,具有工业大、农业小,城市大、农村小的显著特点。

  随着城市的发展,让民生需求引领转型升级,让经济升级与民生升级同步,成为石嘴山市从上到下的共识。一系列围绕民生需求的转型发展改革渐次推进。

  3年前,平罗县农村土地经营管理制度改革开始实施,“平罗经验”多次在全国交流。

  “中心承担着全县农村各类产权确权登记、价值评估、抵押登记、流转交易、纠纷调处等职能。”在平罗县农村改革服务中心,平罗县相关负责人向与会代表“如数家珍”地介绍中心运行情况,代表们为这种“一站式”的便民服务点赞。

  目前,平罗县已基本完成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的确权颁证工作。平罗县农村改革服务中心累计提供各类咨询800多次,受理各类业务1.45万笔,办理农村产权流转交易8.46亿元。

  阡陌交错,沃野千里。银北地区百万亩盐碱地改良工程现场,金黄色的稻浪一眼望不到边,一条条水渠纵横交错,宛如“血脉”延伸到农田的每个角落。

  盐碱地向来与干枯、贫瘠和凋零同行。而平罗县数十万亩盐碱地,却依托改良迎来凤凰涅槃般的重生。

  盐碱地改良项目实施后,有效降低了地下水位,控制了土壤盐碱化,水稻、小麦、玉米亩均产量分别提高9%、7%、16%,全县年可新增粮食2.35万吨,项目区农民人均增收500元以上。

  伴随着石嘴山发展一路成长,宁夏理工学院迈进自己的而立之年。

  从最初面向9个省区招生,到今天招生版图扩大到全国26个省区,宁夏理工学院开放先进的办学理念与合作办学取长补短的办学思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子。

  自2008年以来,学院的初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建校30年来,已有10万学子走向社会,为石嘴山和宁夏经济转型提供人才支撑。这里的学子85%来自外省区,但每年有60%的毕业生服务当地。

  一廊一桥、一湖一景。那些行色匆匆的脚步是否记得这片土地往昔的容颜?

  眼前这座山的名字叫星海翠岭,她的曾经是数以万吨计的煤矸石,这里埋葬着石嘴山的过去,也昭示着石嘴山的未来。

  经过大规模开发整治,矸石山演绎出土黄与葱绿的神奇变幻,成为一道令人叹为观止的风景。曾经飞沙走石、人迹罕至的地带,如今成为房地产开发商青睐的热土。依傍在星海湖畔,湖光粼粼,曲水环绕,让人尽享“城在林中、水在城中、人在景中”的田园城市风光。

  (三)

  当天下午,李建华在平罗县主持召开石嘴山市汇报点评会,依然是随机点名,每位发言者都结合观摩谈了体会,提出了建议。

  自治区政协主席齐同生在点评时说,石嘴山是宁夏工业的摇篮,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创造过辉煌。当前,石嘴山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时期,要抓好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以决战决胜的精神和勇气谋划发展。齐同生建议石嘴山要高度重视固定资产投资,抓大项目、好项目,帮助企业降低生产综合成本、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要在发展传统产业和环境保护上找好平衡点,坚决守住环保底线和生态红线;要敢于担当,放手去干,抓好招商引资,推动工业上规模、上层次;要树立全区“一盘棋”的思想,加强协调,确保信息畅通,协调有力,调度有方,力争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自治区副主席白雪山在点评时说,用三个词概括现在石嘴山的工作就是很努力、很艰难,很不容易。虽然经济转型发展遇到的困难前所未有,但是石嘴山市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非常好,干劲很足。白雪山建议,要紧紧抓住工业这个核心,在当前转型升级中下狠功夫、苦功夫,下决心抓住工业这个“牛鼻子”。要继续加大环保工作力度,按照美丽中国、美丽宁夏的建设标准,加大淘汰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加大劣质煤的管控力度,下决心治理煤矿采空区,加大水污染的治理力度。

  自治区住建厅厅长杨玉经建议石嘴山积极对接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动向,围绕老城区综合整治、农村环境治理、综合管廊建设和地下空间开发、房屋绿色节能环保建设等方面加大投资。中卫市市长万新恒建议狠抓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鼓励现有工业园区差异化发展,在产业选择上提前谋划好环保工作。(记者王建宏 李东梅 李志廷 张文攀 和牧川)

宁夏:让职业技能培训惠及更多“三类”帮扶家庭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记者 谢建雯)记者近日从新华网
既要“面子新”又要“里子实” 大武口老旧小区改造暖民心
  “改造后,小区的路平了、灯亮了,家里暖和了,我们的心也暖和了。”近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永欣园小区9号楼居民孙群告诉记者。2021年,大武口区投资1.新华网
5年支出672亿元年均增长5.7% 中卫市“小财政”托起大民生
  近日,家住中卫市沙坡头区世纪花园小区的戚璐圆说,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