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学解析乡村振兴与全域旅游
乡村振兴与全域旅游,一个是国家发展方略,一个是我国新阶段旅游发展战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以乡村振兴战略为主题,国务院又印发了《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如何将两者相结合,形成“1+1>2”的倍增效益?4月13日,全域旅游与乡村振兴高峰论坛上,原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吴文学就此提出见解。
“全域旅游现阶段是试点创建,这是提出全域旅游的初衷,不是要全国上下不分地区、不分条件,都要以旅游发展为主体和主题,更不是‘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吴文学说,要正确认识和理解全域旅游。“全域旅游其实就是要做到全域经济,把产业的优势放射为社会的优势。旅游的最大功能是导入人流,通过人流来带动物流,实现商品流,最后形成货币流。全域旅游重在建设,要研发产品,把资源转化成产品,产品再转化成生产力,生产力再转化为货币,实现全域旅游、全域经济的目标。”
中国旅游业用30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历程,但进入新时代新时期,下一个发展指向和重点是乡村振兴问题。“我们社会发展的第一阶段是农村进城市。第二阶段,处在现在这样一个城乡互动阶段,未来全面进入小康之后,人民将会由城市走向生态区域,走向度假区,走入农村。到那个时候,我们的县域和村镇资源将会成为稀缺资源。”吴文学说,目前旅游产品的发展60%到70%是景观依托型、山岳依托型和生态依托型,主要都在农村和靠近农村的地方。无论是资源转换的角度,还是人流、物流形成商流、货币流、资本流的角度,均可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作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后发优势。
“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路径之一,但不是唯一。”吴文学认为。乡村振兴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重在落地生根。乡村旅游为乡村振兴注入发展活力、产业形态,把一部分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投入到社会服务业当中去。“让农民共享乡村旅游的最大利益,是政府做乡村旅游的一个重要目的。”在吴文学看来,各地首先要做好资源普查,通过资源分类,对接落实产业形态,从发展旅游消费服务业的角度,在新形势下寻找自己新的发展空间,切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记者 李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