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与承诺——向人民汇报》 与市民面对面 让承诺实打实
银川新闻网讯(记者 王一平)2月1日20时15分,由银川市纪委、银川市委宣传部、银川市广播电视台、银川日报社举办的电视访谈节目《责任与承诺——向人民汇报》2015年第二期,在银川电视台公共频道、银川新闻综合频率、银川交通频率、银川广播电视网同步直播。市领导左新军、王玮、马凯、陈军、代荣民、孙建峰参加节目直播。
节目一开始,就通过4G网络将观众带到了滨河黄河大桥的施工现场,“实地”察看工程的施工情况。2014年,滨河黄河大桥已完成工程总量的48%,预计2016年6月底实现通车。作为2014年银川市交通局的重点工作之一,该局承诺的内容圆满完成。但现场观察员提出的300辆公交车为何没有“上路”的问题,让直播现场“辛辣味”十足。对此,银川市交通局局长陈志文进行了“面对面”解答,并就承诺完成时间再次作答。
本期节目中,包括银川市交通局在内的银川市财政局、银川市环保局、银川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银川市城市管理局、银川市规划局等六个部门就2014年承诺完成情况向电视观众作了汇报,其中绝大多数承诺都如期完成,对于个别尚未完成的,各部门也作出了说明,并列出了落实承诺的时间表。
在各部门对2015年将要完成的工作目标作出承诺时,节目还通过采访,对市民的2015年愿望进行了收集。针对市民提出的“乘坐公交车等车时间长,期望缩短等车时间”“希望政府能建设更多的图书馆”“加快对‘断头路’的修建”等2015年的期盼,各职能部门也作出了正面回应。
在电视机前观看直播的市民李金霞告诉记者:“通过电视让广大市民了解2015年政府重点工作内容,让广大市民一起监督,对各部门积极作为,努力完成承诺是一种促进。”据了解,2月6日、7日、8日,还将举行3期《责任与承诺——向人民汇报》直播节目,每期将有6个部门负责人参与其中。
银川市环保局
用碧水蓝天扮靓银川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74天,居西北省会首府城市首位;完成燃煤锅炉脱硫、除尘设施改造19台,拆除燃煤(茶)锅炉、土暖炉152台,封闭煤场22个;地表水水质按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100%,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受理查处各类投诉3096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达97.5%……去年,市环保局狠抓“蓝天工程”、污染减排、水污染治理、农村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打造“碧水蓝天明媚银川”靓丽名片。
对于2015年,银川市环保局承诺:一、组织实施35台燃煤锅炉脱硫、除尘升级改造,18个工业烟粉尘治理项目和10个工业脱硫项目,建设6家大型工业企业原料场喷雾降尘设施。路检、遥测机动车10万辆,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率达到90%以上。通过各方共同努力,确保空气优良天数达到268天左右。二、抓好沿沟企业的监管,黄河银川断面、爱伊河实现水质自动监测,黄河银川段水质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三、创建自治区级生态乡镇1个、生态村2个。在36个行政村实施环境整治,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在全区率先实现生活垃圾收集行政村全覆盖。四、完成3个废水和7个废气减排项目,全面完成国家、自治区下达的减排任务。五、对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环境信息网上公开,接受群众监督。落实环境污染有奖举报。 记者 李阳阳
银川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让城市更宜居
新建、续建各类保障性安居住房45392套386.2万平方米;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62.52亿元;组织实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60项;查处燃气违法案件66起……去年,银川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积极作为,真抓实干,不仅又好又快地完成了重点工程、重大项目等各项工作,而且亮点频出,如成立住房保障投资公司以扩大融资渠道、保障住房实物配租电脑摇号、启动实施城市雨污分流管网改造等。
2015年,市住建局承诺:
一、加快续建21个保障性住房项目,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26个10040户。督促三区续建30个安置区,确保有序推进,如期回迁。
二、进一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指导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政府,完成50万平米老旧小区综合整治任务;完成240万平米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任务,拆除并网30台燃煤小锅炉。
三、实施政府投资建设、小街巷、配套建设棚户区改造等道路51条;实施大连路跨唐徕渠桥梁等4座桥梁;实施北京路、上海路跨唐徕渠桥等6项地下通道;实施重要节点的景观亮化。
四、新续建金凤区中北部雨污分流、四排沟泵站等6项防洪排涝工程;新建第七、第九污水处理厂;扩建提升第五污水处理厂;提升改造第二、第三、第四污水处理厂。
五、建设海宝公园应急避难场所。 记者 李阳阳
银川市财政局
理财施政惠民生
记者 李慧娟
组织好、安排好、管理好、监督好财政资金,促进发展,保障民生,是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2014年,银川市财政局围绕“2258”工作思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收入组织,优化支出结构,保障民生投入,深化财政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3.6亿元,增长14.1%;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62.5亿元,增长19.0%。市本级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6.6亿元,增长14.1%;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07.3亿元,增长25.8%。
对于2015年,银川市财政局承诺:一、提高保障能力。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抓好财源工程建设,建立财税可持续增长机制,实现2015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2%左右的目标。二、保证重点支出。坚持围绕中心,服务改革开放,全力保障重点项目、重大工程建设,支持滨河新区、综合保税区、阅海湾中央商务区等试验区核心区建设。三、推动产业转型。坚持创新驱动,重点支持园区转型和特色产业,促进工业由重向轻调;重点支持商贸流通和现代金融,促进服务业由传统向现代调;重点支持壮大特色农业和品牌培育,促进农业由优向精调。四、加大民生投入。坚持以民为本,增加保障和改善民生投入总量,推进社会保障扩面提标,支持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五、深化财政改革。坚持依法行政,科学理财,完善政府预算管理,推进预决算公开透明,扩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范围,增强公共服务能力。
银川市交通运输局
深化服务描绘新景
记者 寇莉苹
在2013年年底,银川市三座跨黄河大桥开工修建。2014年年初,银川市交通运输局分别与三座大桥的建设单位签订了安全、质量和建设进度责任书,对于抽检不合格连续达到两次的施工方直接“出局”,保证每一道工序都能做到合格达标。截至目前,兵沟黄河大桥已完成工程总量的46%。滨河黄河大桥已完成工程总量的48%。永宁黄河大桥已完成工程总量的29%。三座大桥将于2016年6月底全面竣工通车。大桥建成后,市民从市区到滨河新区路程将缩短20分钟。
此外,银川市交通运输局在去年为民所办十件实事之一的“公交惠民工程”涉及的三项内容均已完成。实现了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车,并办卡近10万张。同时,对60岁至65岁老年人5折优惠、学生6折优惠,并实行大众高峰期9折、平峰期7折优惠,且一小时内二次换乘免费,仅此一项政策优惠就达3000万元。另外,为改善市民乘车条件,2015年将新购置326辆公交车,改善市民乘车条件。
2015年银川市交通运输局向全市人民承诺:一、认真衔接、精心修编交通运输专项规划,同时,大力推进国家公交都市创建工作。二、围绕质量、进度、安全、施工,保质保量的完成40亿元以上产值的工程任务,确保三座跨黄河公路大桥及连接线工程主体完工、局部建成通车。三、进一步巩固深化“亮牌评星争先锋”活动,以更优质的服务为文明银川增光添彩。四、力争将第32次全国(2015银川)中心城市交通改革与发展研讨会和西北地区中心城市交通运输工作协作会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影响,展示湖城银川新面貌。
银川市城管局
精细管理治市貌
记者 寇莉苹
2014年,银川市城管局依法拆除空中违建“擎天柱”户外广告79处。拆除“两违”建筑992.8万平方米。对62处333家夜市烧烤区域实施集中治理。数字城管向市民开放,受理案卷14.9万件,结案率95.74%。新建改造公厕65座,全部免费开放。无害化处置生活垃圾44.2万吨、餐厨垃圾5.1万吨、医疗废物1632吨,无害化处置率为100%。资源化焚烧生活垃圾18.3万吨,发电5951万千瓦时。
过去的一年,银川市城管局从“依法管理,向依法治理”的新进程推进。出台了《银川市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办法》,全面成立启动了城管巡回法庭,向全市城管系统配发电动执法车260辆、对讲机500余部、执法记录仪240余部、单兵装备600余套,掀开了依法治理城市的新局面。
步入2015年,银川市城管局承诺:一、扎实做好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复审工作。精细化、常态化治理城乡市容环境,办好全国城市管理、爱国卫生等重大会议。二、启动创建垃圾分类收集示范城市。在全市选择5所小学、5所中学、1所大学城、8个居民小区推动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收集。三、开展户外广告空间净化工作。按照银川市户外广告编制规划,实施立体治理,依法拆除空中违建物,净化城市空间。重点对北京路、贺兰山路等8条纵路和丽景街、亲水街等20条横街巷的广告、楼顶字体、门头牌匾和电子屏进行综合治理,计划拆除各类广告牌匾8万平方米,打造广告亮点示范街。四、深入推进门前“三包”星级管理。贯彻落实门前“三包”管理办法,为市民打造规范、有序、整齐的市容环境。五、全面施实公厕星级化管理。对全市238座直管公厕100%免费,提高服务质量,方便市民如厕。对城市建成区可机扫路面实施100%的机械化清扫作业。
银川市规划管理局
让城市建设规划更美丽
记者 陈玲
回首刚刚过去的2014年,银川市规划管理局按照“2258”工作思路和“两区”建设的总体要求,编制完成了《全域银川总体发展战略策划》《银川市产城一体化规划》《银川市生态规划》《银川市市域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等12项重大战略规划,为银川市未来发展赢得战略先机。在银川市开展行政审批改革之际,市规划管理局优化审批流程,审批时间由原来的12个环节41个工作日,减少到8个环节26个工作日,共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702件,办结总平面规划设计方案审查、建筑单体设计方案审查等各类非行政许可事项1631件。在这期间,银川城镇化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快速推进,规划执法工作得到稳步落实。这一年,银川市规划展示馆及银川市城建档案馆已成城市建设新亮点。伴随“三规合一”工作的深入,《银川市城市特色风貌研究》和《银川市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规划》等编制逐一的完善。
2015年,市规划管理局在规划管理、城市基础设施、村镇建设水平、行政审批改革四个方面向百姓作出殷实承诺:一、在“三规合一”基础上,科学确定城市环境容量,研究确定城市用地发展布局新形态,形成“疏朗、大气、清爽”的城市风格。二、对全市约5000公里地下管线进行探查与测量,建立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完善和落实《银川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统筹规划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编制镇北堡镇及周边区域概念性详细规划,指导建好镇北堡、良田等7个特色小城镇,实施15个“美丽乡村”项目和7个村庄综合环境整治。四、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间、优化办理流程,推进规划管理和决策辅助电子信息系统建设,争取2015年上半年建成并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