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绿色发展 同心县创新方式破解秸秆利用难题
在治污减霾压力日益加大的当下,如何让秸秆有效利用,还不污染环境?3月15日,同心县新开工的三聚环保万吨级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给出了答案:将秸秆资源炭化生产秸秆生物质缓释炭基肥,实现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循环利用。
近年来,相关部门陆续出台关于禁止露天焚烧秸秆、加强秸秆综合利用的政策措施,各地露天焚烧秸秆现象大量减少,秸秆饲料化、肥料化、原料化等技术不断成熟。同心县秸秆资源丰富,但还没有得到高效转化利用。引进企业,将秸秆资源转化成经济优势,造福广大群众,一直是县委、政府关注考虑的一大课题,也是群众多年来的一大夙愿。
2016年10月份以来,同心县委、政府多次与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对接,最终促成了万吨级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在同心落地。项目填补了同心县在秸秆生物资源综合循环利用方面的空白,为同心在生物高效循环利用、土壤改良、提升肥力、增产增收等方面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
该项目利用同心县当地丰富的粮作物秸秆资源炭化生产秸秆生物质缓释炭基肥,实现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循环利用。项目概算总投资3.2亿元,全套工艺采用三聚环保专有技术,属目前国内该领域最先进的工艺技术、最高端的装置设备。万吨级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经测产实验,生物炭复合肥与普通复合肥相比,氮磷钾无机肥减少5%-10%,籽粒粗蛋白提高15%,有机质增加20%,每亩增产约10%,增收100元-200元。
据介绍,项目计划分两期项目进行建设,2017年一期工程完成机械竣工,2018年正式商业运作,2019年完成二期工程。项目建成后可每年回收利用同心县18万吨粮作物秸秆,实现年销售收入3.6亿元,利润超过723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200余个,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均十分显著。
同心县县长丁炜表示,三聚环保万吨级秸秆综合利用项目体量大、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强,带动效应大。项目的上马意义重大,既是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的务实举措,也必将对保护同心县生态环境,优化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助力脱贫攻坚,推动绿色发展,创造新优势、增添新动能。(记者 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