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增双减”构建和谐社会
“双增双减”构建和谐社会
——专访银川市委副秘书长、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市“双增双减”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江龙
今年,是全市实施“双增双减”专项行动的第一年。日前,记者就“双增双减”专项行动专访了银川市委副秘书长、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市“双增双减”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江龙。
记者:什么是“双增双减”,为什么要开展“双增双减”专项行动?
韩江龙:“双增双减”即“增加农民收入、增加村集体收入,减少群体性信访事件、减少刑事(治安)案件增幅”,是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依法治国的具体举措。与“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年”活动在本质上一致、内容上互补、范围上互联、对象上统一。没有西部的小康就没有中国的小康,没有银川的小康就没有西部的小康,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银川的小康,因此银川农民和村集体增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至关重要、迫在眉睫。从农民增收方面看,2014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275元,按目前的增速,到2018年提前达标的难度很大,农业发展面临一个“地板”(农业投入品价格和生产要素成本居高不下,农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两个“天花板”(我市主要农产品价格已经高于国际市场;国家直接补给老百姓的钱比如粮食直补等“黄箱政策”已接近世贸组织规定的上线)、两个“紧箍咒”(农业面临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问题,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从村集体增收方面看,近年来,虽然全市村集体经济得到了很快发展,实现了经济强村有突破、经济一般村有发展、经济薄弱村有起色的目标。但村集体经济实力还比较薄弱,问题还比较突出,全市无经营性收入的行政村(空壳村)还有109个,村与村最高收入和最低收入之间的差距达到了600余万元。因此,市委决定开展为期三年的“双增”专项行动。
开展减少群众群体性信访事件、减少刑事治安案件增幅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的重中之重,从群众群体性信访事件方面看,2013年以来,全市受理信访总量为1758批14628人次,同比批次上升28.6%、人次上升35.9%,这说明我们发展中,还有许多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没有协调处理好,一些群众的合理诉求没有得到解决,需要我们从信访入手,全面排查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平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要求,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从刑事治安事件方面看,当前全市社会大局总体平稳,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近五年我市社会安全指数始终在73%~84%之间低位徘徊,危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类案件立案数均呈上升趋势,流动人口、未成年人涉嫌犯罪人数比例上升,社会治安形势依然严峻。以上问题,多年来一直努力解决,目前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倒计时,需要我们创新思维,合力攻坚,推动“双减”工作取得实效。
记者: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有什么具体的举措?
韩江龙:此次活动,我们将着手抓好4个方面、22项任务:比如在农民增收方面,我们提出了稳定经营性收入,大幅增加工资性收入,挖掘转移性、财产性收入为措施,力争完成年度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的目标任务;在增加集体收入方面,提出依托产业挖潜力,向资本市场借力,靠改革增动力,到2018年,城市近郊村年经营性收入达到50万元以上;偏远农村年经营性收入达10万元以上;生态移民村年经营性收入达3万元以上,全面消除“空壳村”,并培育一批村级集体经济强村;在减少群众性信访事件方面,制定完善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完善预警预测网络,开展领导干部公开接访、化解信访积案、突出领域信访问题治理等措施,提出要实现初信初访办结率达到90%以上,50人以上群体性集体上访量逐年下降20%,进京访和进京非正常上访量逐年下降10%的目标任务。在减少刑事犯罪方面,制定完善深化治安整治、深化社会管理创新、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严格落实执法责任等措施,提出年度刑事案件立案数增幅不高于前三年刑事案件立案平均数的6%,八类刑事案件立案数占当年刑事案件立案总数的比例不超过5%,市、县(区)发生命案不超过全国每10万人发生命案的平均值,两抢、盗窃、诈骗等案件得到有效防范的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