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县秋冬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接近尾声
本站10月28日讯 今秋以来,我县立足于早谋划、早安排、早行动,以渠道畅通工程、沟道整治、水毁工程修复等为重点,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各项工作进展迅速。截止目前,全县累计投入4.88亿元,完成土石方、砼869.76万方,分别占计划的95%,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接近尾声。
抓保障机制,突出“早”。 我县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去冬今春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并召开2016年秋冬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动员会,认真总结近几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经验,安排部署2016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把目标任务分解到村、组,落实到人,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制,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迅速在全县掀起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高潮。
抓平台建设,突出“实”。 在总结“十二五”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本着“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研究制定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明确主攻方向和工作重点。一是宣传发动落实。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宣传车、标语等宣传工具,广泛深入宣传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新思路、新措施。二是投入落实。积极拓展筹资渠道,参与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投入新机制。三是服务落实。综合水利、国土、农发、财政等部门各司其职,把各项服务落到实处。四是管理落实。严格按照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有关规定,认真执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等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的检查督办,促进度、抓质量、抓落实。
抓惠民工程,突出“长”。 我们在认真总结2015年度渠道畅通工程经验的基础上,再鼓干劲,再添措施,再加力度,继续做好渠道畅通工程。各镇(街道)、村成立专门的管护队伍,落实好管护制度,负责渠道的日常检查管理,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抓长效机制,突出“新”。 一是创新投入机制。我县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进一步巩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的成果,积极摸索创新管理模式,加强小型水利工程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二是创新建管机制。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对大中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全面推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质量终身负责制;对小微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全面推行政策公开,投入公开、补助公开和帐务公开等群众监理机制。在工程的经营管理中,建立产权明晰、利益直接的经营管理机制。 (永宁县水务局)